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极格局中的困难处境,因而比美苏两国更强烈地期待东西方关系的和缓。 

在冷战中、后期,一些国家在某些方面采取与超级大国不同的方针,在一定 

程度上削弱了超级大国对各自军事集团的控制,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所以,它们随着政治力量的增强,日益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此外,二 


… Page 5…

次大战以后,在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 

出现了日益广泛的民间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 

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代以来多次 

遭受外国入侵,经历了长期的战乱,1949年以后长期处在严峻的国际环境 

中。中国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 

共处的原则,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发展了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对 

外政策,坚持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中国为防止世界大战的发生发 

挥了独特的作用。 



                                2。经      济 



     战争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维护或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相关联,军事力量 

总是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所以,在经济与军事之间有着密切、复杂的 

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 

巨大规模,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实力有较大程度的增强;国际经济联系更加紧 

密,各国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差距显著存在;无论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都日益注重经济发展问题。这些变化都对当代世界军事产生重要 

影响。 

     经济迅速发展首先使各国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这使各国可以把更多的 

资源投入军事领域。仅从军费数量上看,战后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有较大 

幅度的增加。据统计,世界军费总额1960年已达4000亿美元,接近第一次 

世界大战各交战国直接战争费用(2080亿美元)的两倍;到80年代后期超 

过10000亿美元,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的直接战争费用 (11170亿 

美元)。美苏两国的军费占世界军费总额的将近一半。到冷战后期,美国年 

军费3000亿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一位,超过战前按当时价格计算的美国年国 

民生产总值,接近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费总额(3410亿美元)。发 

达国家的军费约占世界军费总额的80%左右。由于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较 

多,军费所占比重一般为2—5%。但在80年代,美国占近7%,苏联占近9 

%。一些冲突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更高。数量空前巨大的军费是军备 

竞赛的经济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不仅表现为世界贸易额的增 

加,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即许多国家的经济更加依 

赖对外贸易;而且表现为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即生产和资本的国 

际化。这促使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出现了一些超越国家利益的因素。从东 

西方关系看,在冷战时期,这种一体化主要局限在各自集团的内部,相互间 

的经济联系和利益冲突都有限。但在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各国为了各自 

的经济利益都谋求有限度地扩大交往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两大军事 

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这些有助于降低军事对峙的程度与缓和紧张局势, 

对制约世界大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战后几十年来,特别是西方 

国家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日益严重。超级大国争夺对重要战略资源产地和运送 

这些资源的战略通道的控制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加剧了一些地区的不稳定, 

加剧了某些局部冲突,有时甚至使国际局势走向战争危机的边缘。 


… Page 6…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各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在战后初期,由于多 

数国家尚未从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中恢复过来,美国经济曾占世界经济的将 

近一半。苏联的经济力量居第二位。这是它们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之一。随 

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影响逐渐缩小, 

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利益冲突有所增加。这是各国经济力量对比的主要变 

化。这一变化发生在西方集团内部。冷战时共同的政治和安全利益在很大程 

度上促使它们抑制经济上的利害冲突。苏联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相对下 

降,严重损害了它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由政治、 

经济、科技、军事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其中经济和科技的因 

素,对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单一军事力量的 

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竞争比军备竞赛更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政治与军事格 

局的变化。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综合国力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军备 

竞赛。但是,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南北经济差距扩大,日益成为潜在的不稳定 

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维持军事力量和进行战争的费用急剧增加, 

并且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战后以来,新型武器装备不断涌现,更新 

换代的速度加快,美国和苏联的主要武器系统都已更换三代以上。据估计, 

武器装备每更换一代,费用就要增加5—10倍。例如: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一 

架战斗机的费用为几万美元,80年代已达1500—5000万美元,90年代初的 

一架最新型隐形战斗机超过1亿美元;80年代一艘攻击型航空母舰的造价为 

35亿美元,是二战结束时的11倍;80年代一枚新型战略导弹的费用是50 

年代同类导弹的60倍;一辆主战坦克的价格,70年代初是30万美元,到80 

年代初已上升到250万美元。连经济力量最雄厚的美国也难以承受如此高的 

费用,无法在新一代武器系统研制出来后迅速全部淘汰原有武器装备。现代 

战争的消耗也迅速上升。据统计:二次大战期间每个士兵日均消耗物资 20 

公斤,到80年代已达数百公斤;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日平均费用为二战时 

交战各国日均费用的6倍,而海湾战争只是一次局部战争,多国部队在战争 

中的损失并不多。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还大大提高了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损坏 

率。据估计,如果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发生全面战争,武器装备的损耗将远 

远超过现代经济的生产能力,即使平时大量储存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如 

果再考虑到战争造成的间接损失,现代全面战争对于交战双方都将是损失明 

显大于可能通过战争获得的经济利益。这对制约战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科学技术 



     武器装备是军事力量的物质基础,是决定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武器装备的技术前提。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军事具有非常重 

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出现了诸如信 

息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 

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它们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时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军事的面貌。现代科学技术还深刻影响了世界 

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并由此对世界军事产生间接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发挥主要作用的原有热兵器,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 


… Page 7…

速度、射程、杀伤破坏力、机动性、打击的精确度等性能全面提高,许多性 

能提高数倍,从而使其作战效能相应大幅度提高。另一个方面是,出现了一 

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没有或在战时尚极不成熟的新式武器装备,例如:原 

子弹和氢弹、导弹、军用卫星等。后一方面的影响意义更深远。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