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武器装备的革命性变 

化,出现了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核武器和洲际导弹,常规武器不断更新,还出 

现了新型高技术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发展使战争样式发生变化,军事理论 

不断更新。战后40多年来,世界处在冷战之中。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 

全球范围内全面对峙,军备竞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 

空前激烈。在此背景下,在世界各地发生了为数众多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 

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本书概要地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冷 

战的缘起、发展和终结以及与此有关的军事问题,世界各主要地区军事格局 

的演变,武器装备发展概况,主要国家基本军事制度的变迁,某些重要军事 

理论的演变,以及战后若干重要战事的背景和经过,对系统地了解当代世界 

军事有一定参考价值。 


… Page 3…

                      一、影响当代军事的若干因素 



     军事是与准备和从事战争直接相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 

模空前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就整 

个世界而言,保持了大体和平的局面。然而,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长期 

处在冷战之中,它们为准备战争和谋求军事优势进行了持续、激烈的军备竞 

赛,以它们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各种局部战争、军事冲突以及国 

内战争接连不断。这些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一些地区处在长期 

不稳定的局势中;并且促使许多国家进行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 

准备,使整个世界的军备达到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这决定了当代世界军事 

的基本面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在相对稳定的格局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它们既推动了冷战、集团军事对峙和军备竞赛, 

引发了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又制约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规模,从而构成当代世界军事的基本背景,对世 

界军事的走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1。政     治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当今世界上,准备战争、以战争相威胁和进行战 

争,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所以,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演变对世界军 

事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动战争的德国、日本和意 

大利遭到彻底失败,成为被占领和被管制的国家。多数战胜国在战争中遭到 

严重破坏和巨大损失。战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力量被严重消 

耗,已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依赖美 

国。苏联也遭到巨大破坏,但在战争中积聚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欧亚大 

陆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是唯一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战胜国,成为在世 

界各地拥有最广泛影响的大国。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的 

面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通过雅尔塔会议、波 

茨坦会议等大致划分了它们在欧洲和东亚的势力范围,由此形成了被称为“雅 

尔塔体系”的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此后,美国和苏联成为拥有广大势力范围 

和全球影响的超级大国。这对世界政治和军事具有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美苏两极对立,它们在被分割的欧洲 

建立了两大军事集团。这与近代以来直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在欧洲多次出现的 

以几个势均力敌的大国并存为特征的格局有重大差别。在两极格局下,只有 

超级大国拥有发动和进行世界大战的能力,但它们都有许多既得利益要维 

护,军事力量又处在大体平衡的状态,都不愿因贸然发动战争而冒损害乃至 

毁灭自身的风险,也不愿使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扩大到足以损害自身利益的 

程度,并且有能力遏制某些局部冲突和可能造成冲突的因素。而其他国家不 

仅实力远逊于超级大国,甚至在两极之间纵横捭阖的余地也极其狭小。事实 

上,战后几十年间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能这样做。两极格局因而具有一定意 

义上的稳定性。而且,势力范围的划分不仅具有地理政治的含义,还具有明 


… Page 4…

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更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稳定性。所以,两极格局在 

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遏制新的世界大战的作用,并且遏制或限制了某些局部冲 

突。 

     另一方面,两个超级大国的地位都主要是靠军事力量支撑的。它们为维 

持和加强既有地位而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积聚了足以多次摧毁世界的核 

力量,使世界长期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下。它们相互进行遏制与反遏制、扩张 

与反扩张的斗争,有时甚至剑拔弩张,使国际局势长期处在冷战的紧张状态 

下。它们竭力维护既有势力范围,不惜进行武装干涉。它们力图扩大势力范 

围,在世界各地展开激烈的竞争,虽然始终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却策 

动、参与、操纵、支持、纵容了许多局部战争、军事冲突和国内战争。事实 

上,战后发生的大多数战争都不同程度地有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背景。 

所以,两极格局也是当代世界不稳定、不安全的重要根源,是导致或强化多 

数战争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解决殖民地的地位问题,却促使民族独立运动在战 

后走向高潮。英国和法国等殖民国家虽然在战争中被削弱,战后初期仍力图 

恢复殖民体系,引发了同一些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冲突,在一些国家还发 

生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战争。然而,非殖民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到了20世纪70年代,绝大多数原殖民地获得独立。这是当代世界最重大的 

政治变化之一,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绝大多数新独立国家经济落后,存在着诸多政治和社会问题,一些国家 

政局不稳;一些国家间由于多种原因存在着某些争端。这些国家独立后,美 

国和苏联先后把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扩大到那里。它们用冷战的观点看待那 

里的事务,力图控制那里的某些国家,利用那里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多种手 

段进行干涉,甚至进行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入侵。它们的作为加剧了许多地区 

的动荡,对许多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那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发生局部战争、军事冲突和国内战争的主要地区。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新独 

立国家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经济发展。它们强烈反对大国的政治、经 

济和军事干涉,反对集团政治,广泛支持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原则。  60 

年代初,部分发展中国家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主张奉行独立政策,不参加 

可能卷入大国冲突的军事联盟,不与大国缔结军事联盟。到80年代,不结盟 

运动成员国增加到100多个。所以,从整体看,新独立的原殖民地和其他发 

展中国家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日益 

增强。 

     欧洲大多数国家和日本等国在战后初期分别与美国和苏联结盟,加入了 

两大军事集团。这是出于政治、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对两极格局的形成 

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它们也是冷战的参与者,有些国家还 

曾是积极参与者。但是,这也使它们的领土成为超级大国军事对峙的主要场 

所,并且被认为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最可能的战场。这些国家曾经遭受两次世 

界大战的严重破坏,厌恶、反对战争的情绪普遍比较强烈。随着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政治上的独立倾向和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 

两极格局中的困难处境,因而比美苏两国更强烈地期待东西方关系的和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