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技术进一步发展,渗透到作战的各个环节,控制电磁频谱对战争的影响越 

来越大,争夺制电磁权已成为军事斗争的新领域。夜视技术渐趋成熟,作战 

已基本不受夜暗的限制,可在全时段进行。隐形技术正在兴起,使武器装备 

的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它与电子对抗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增加了突然袭击 

的可能性,将对未来作战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初步发展,战场机器 

人开始得到开发,无人驾驶的飞机、战车等己可直接承担某些作战任务。空 

间技术继续发展,外层空间除被用于提供作战保障以外,还可能被用于部署 

可实施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新型武器系统,包括可能在外层空间较准确地 

拦截洲际导弹以及拦截、捕获卫星,从而使外层空间进一步军事化,使争夺 

制天权成为军事斗争的又一新领域。对作战的指挥和控制逐步实现自动化, 

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处理战场实况信息并适时提出作战方案,使参加作战的 

各个部队更紧密地协调配合,军事力量的总体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显著提 

高。训练手段迅速更新,已经可以使用战斗模拟系统进行更加接近实战条件 

的战斗训练。 

     另一个方面是以高技术为基础开发具有新的杀伤机理的武器系统。其中 

包括:定向能武器,即用高能射束杀伤和摧毁目标的武器,如激光武器、粒 

子束武器、等离子束武器等,特点是射速可接近或达到光速 (每秒30万公 

里),命中率极高,射程可达数千公里,能用于摧毁卫星和洲际导弹,也能 

用于防空或反坦克作战,并可部署在空间。动能武器,即以高速弹丸直接碰 

撞或常规爆炸为手段毁伤目标的武器,如用电磁力将弹丸加速到每秒数千米 

乃至更快的电磁轨道炮,特点是射速大大超过现有火炮,穿甲能力强,可用 

于拦截导弹、防空以及地面和海上攻防战斗。次声武器,通过发射频率极低 

的次声波,破坏敌方作战人员的平衡感和方向感,使其因强烈不适而暂时丧 

失作战能力,主要特点是不造成致命性杀伤,可用于常规地面战斗。生物武 

器,即用基因工程拼接出新的超级病毒以传播疾病或破坏敌方生存环境的武 

器,特点是病毒一旦被制造出,便具有自我生成能力,传染性极强。 

     高技术武器装备仍在迅速发展中。它们正在并将继续推动战争形态发生 

新的重大变化。进行战争的领域进一步扩展,作战手段更加丰富,战争的激 

烈程度和破坏力进一步增加。在高技术常规战争中,传统的近距离前沿作战 

正在被超视距全纵深作战所取代,前方与后方的传统区进一步发生变化,作 

战行动的重点正在转向直接打击敌方战役战略重心和破坏敌方战争潜力,战 

役战术行动因而更易于一举达到战略目的。这意味着高技术常规武器装备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战略核武器那样的直接影响整个战争进程的作用。这类 

武器一般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重大破坏,也不会像使用核武器那样造 

成极其严重的政治和道德问题,因而更容易在实战中使用。这对于冷战以后 


… Page 28…

世界政治与军事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表明: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倚重科学技术进 

步,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和技术范围更加广泛;武器装备的结构更加复杂。武 

器装备的开发更加着眼于相互配套,以便提高整体作战效能;武器装备的更 

新速度更快,而研制周期则由于技术日趋复杂而延长;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 

采购、维修费用更加高昂。总之,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要求把国家军事力量 

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并且要求使用武器装备 

的作战人员具备更高的技术素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在几乎所有种类的武器装备方面都 

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其中美国的发展水平更高。它们是各自所在军事集团以 

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武器装备的主要提供者。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 

有选择地发展某些种类的武器装备,一些国家在某些方面达到较高水平。绝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具备自行开发和制造武器装备的科技与经济实力,严重 

依赖进口。从总体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有加大 

的趋势。 



                           2。常规武器发展简介 



     (1)陆军 

     陆军使用的主要武器包括轻武器、坦克与装甲车辆、以火炮为主的地面 

压制武器和防空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出现的陆战武器主要有全装甲 

输送车与步兵战车、战役战术导弹、反坦克火箭筒与反坦克导弹、地对空导 

弹,许多国家陆军还装备了大量武器直升机。 

     轻武器。战后枪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自动化、小口径化和标准化。枪普遍 

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部件的通用性提高,容易制造、 

拆换和维修;射速加快,火力更加猛烈,射击时更加稳定,命中精度提高, 

使用更加灵活;随着夜视技术的发展,已开始大量装备小型夜间瞄准器具; 

枪弹的结构和性能不断改进,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飞行稳定性提高,杀伤 

力增强,出现了新型无壳枪弹;枪榴弹发射技术改进,弹种增加,各国均普 

遍装备,以增强杀伤力对付装甲目标。从50年代末起,苏联发展了卡拉什尼 

科夫系列自动步枪,美国发展了M16系列自动步枪。它们分别取代了以往使 

用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卡宾枪等,成为战后最有代表性、使用范围最广 

的步兵轻武器。手榴弹也不断改进,重量有所减轻,投掷更加简便;采用预 

制破片等新技术,杀伤力增强;弹种显著增加,仍被各国广泛使用。 

     坦克。战后主战坦克迅速发展。它具有重型坦克的火力、防护力和中型 

坦克的机动性。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出现的战后第一代坦克,是以美国的M 

—48型、苏联的T—54和T—55型为代表的中型坦克;60年代初开始装备的 

第二代坦克,是以美国的M—60型、苏联的T—62和T—64型为代表的主战 

坦克;80年代初大量装备第三代主战坦克,以美国的M—1型、苏联的T—72 

和T—80型、联邦德国的豹Ⅱ型为代表。新型主战坦克多数装有大口径滑膛 

炮,采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火力显著增强;火力控制系统采 

用弹道计算机、稳定器、激光测距仪、夜间瞄准仪和电子战设备,能自动装 

弹,行进中对活动目标射击的命中率极高,而不必像60年代以前那样停下来 

射击;采用大功率发动机,速度普遍超过每小时60公里,机动性增强;装甲 


… Page 29…

加厚,采用新型复合装甲和反作用装甲,内部隔舱,有自动灭火和抑爆系统, 

防护力显著增强,可在核战争、生物战、化学战条件下作战。进入90年代以 

后,一些国家进一步提高坦克的防护力,主要措施包括:研制计算机控制的 

主动式反作用装甲,可在敌弹接近时引爆装甲块以摧毁敌弹或使其偏离;通 

过干扰装置使激光和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偏离;采用隐形技术。 

     装甲车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有部分装甲的步兵车辆,使步兵能 

随坦克推进并协同作战,并使步兵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战后第一代装甲车 

辆是50年代出现的装甲人员输送车,以美国的M—113型全履带车和苏联的 

БTP—60型8轮驱动轮式车为代表,全装甲防护,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60 

公里,机动性强,载员10人左右,装有机枪,主要用于运送步兵随坦克作战。 

60—70年代出现第二代装甲车辆步兵战车,主要代表是美国的M—2型和苏 

联的БМП型。步兵战车的越野能力与坦克相当,可两栖作战;装甲加厚, 

防护力接近坦克;装有机关炮、反坦克导弹或滑膛炮,火力显著增强,步兵 

可乘车战斗。步兵战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增强火力和防护力,并逐步系列 

化,用通用的底盘改装成其他多种用途的战斗车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