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的支持。60年代后期尼日利亚发生的有部族背景的比夫拉战争,是非洲 

各国独立后规模最大的内战之一。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在独立后也发生长 

期内战。 

     苏联从60年代初起与一些非洲国家发展关系,70年代中期积极介入一 

些非洲国家事务,先后同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签订 

友好合作条约,向它们提供武器装备,派遣军事人员,并支持古巴派遣数万 

军队介入某些国家的内战。美国则向这些国家的反对派武装组织或与其对立 

的国家提供军事支持。超级大国的介入使非洲某些地区成为它们争夺势力范 

围斗争的场所,也使某些战争和冲突更趋激烈并长期延续。法国也有选择地 

介入非洲事务,多次派军队参与非洲的冲突。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由于大国干预而长期延续的若 

干冲突先后得到解决或有所缓解。一些国家稳定的政权消失,部族问题更加 

尖锐,局势动荡,内战有所增加。但非洲总的军事形势未发生重大变化。 



     (5)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战后初期,美国与拉美国家签订包含 

共同防御内容的《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并在许多国家设立军事设施,派 

驻军事人员。战后以来,除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外,拉美多数国家几乎 


… Page 25…

未发生战争或冲突,仅发生过为数不多的几起小规模边境冲突。但在许多国 

家内部,军事政变较多,并有小规模的反政府游击组织活动。 

     50年代后期,加勒比海岛国古巴发生反对独裁政权的革命。60年代初, 

古巴与苏联建立密切关系。这是对拉美传统的政治和军事格局的强烈冲击。 

美国多次策动古巴流亡者袭击古巴,均遭失败。古巴鼓动、支持、参与一些 

拉美国家反对亲美政权的游击战,也未成功。1962年,苏联秘密地在古巴建 

立针对美国的中程导弹基地,被美国侦知。10月下旬,美国命令全军进入戒 

备状态,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除进攻性武器。苏联在美国的压 

力下被迫退让。此即古巴导弹危机,是战后美苏两国间发生的最严重的危机。 

危机以后,美国长期孤立古巴。 

     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国,民族解放组织为反对亲美独裁政 

权进行了长期武装斗争。1979年,尼加拉瓜桑地诺阵线夺取政权,积极发展 

与苏联、古巴等国的关系。美国积极支持、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织, 

尼加拉瓜积极支持萨尔瓦多等国的反政府武装组织,苏联、古巴等国支持和 

援助尼加拉瓜政府方面。中美洲的战争持续10余年,是战后拉丁美洲最重要 

的冲突之一。此外,美国还多次派军队干预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事务,并 

曾通过军事入侵直接推翻不顺从美国意志的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政府。 

     阿根廷和英国对南大西洋中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和南 

乔治亚岛的归属长期存在争议。1982年初阿根廷派军队收复这些岛屿。英国 

立即派遣远征舰队前往该地区,重新占领这些岛屿。这是战后历史上规模最 

大的以海战和登陆作战为主的战争。 

     进入9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原有的冲突逐渐停息,但边界冲突和国内武 

装冲突仍偶有发生,美国仍是这一地区军事格局的主导者。 


… Page 26…

                            三、武器装备发展 



                          1。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 



     武器是在战争中直接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军事设施的作战工 

具。武器装备包括武器和与之配套的弹药,还包括其他用于作战和作战保障 

的器械与器材,如指挥、侦察、通信、工程、物资、运输、卫生等的器材与 

设备。武器装备是军事力量的物质基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第二 

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空前迅速,大致 

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核武器和导弹为主要标志,第二个阶段以70 

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要标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导弹和原子弹初露锋芒,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巨 

大威力。战后,核武器和导弹迅速发展和完善。50年代中期出现可用作武器 

的氢弹,后来还出现中子弹;50年代后期洲际弹道导弹开始装备部队。核武 

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仅仅几枚便可摧毁整座城市。它的杀伤机理已不限于 

以往的冷兵器和热兵器所能造成的机械性杀伤,而是通过包括物理杀伤(光 

辐射)、机械杀伤 (冲击波)、生化杀伤(放射性)、效应性破坏(电磁脉 

冲)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等的综合效应毁坏敌方的战争潜力。弹道导弹是核武 

器的主要运载工具,可将核弹头投射到地球上任何地点。由于它们的出现, 

战争的空间范围和时间概念都发生极大的变化,使战争一旦爆发便可以立即 

扩大到全球范围。所以,导弹核武器具有以往任何武器都不能比拟的作战效 

能和威慑作用,有可能直接达成影响整个战争进程的战略目的,是人类发明 

的对战争形态影响最大的武器之一。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掌握了严重破坏 

和摧毁自身生存环境的能力,对当代世界军事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 

影响。 

     导弹技术还应用在其他各个作战领域,成为战后应用范围最广的军事技 

术之一。在70年代以前,先后出现地对地战役战术导弹、空对空导弹、空对 

地导弹、地对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各种海战导弹,还出现巡航导弹。它 

们同原有常规武器相比,具有速度快、射程远、打击准确、杀伤力强等特点, 

推动了各种战场的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从60年代初起,先后出现用于侦 

察、探测、通信、导航、预警等目的的军事卫星。它们可以随时提供全球范 

围的作战保障,使保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并在原有的陆上、海上、空中、 

水下战场以外开辟了空间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常规武器装备也得到全面的改造,普遍采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安装更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还出现了 

步兵战斗车辆、武装直升机等新的武器装备。经过不断的技术更新,武器装 

备的火力显著增强,某些常规弹药的威力已接近小型核弹,命中精度也大幅 

度提高,还在许多原有武器装备上增添了导弹或火箭,各类武器装备都开始 

具备在各种条件下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武器装备的动力系统普遍更新,运动 

速度加快,航程或射程加大,机动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的防 

护能力增强,许多武器装备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在核战争和化学战条件下生存 

与作战的能力。武器装备的操作趋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侦察、探测、定位、 

制导、通信等技术空前发展,工程、运输、物资、修理、卫生等的器械更加 

专门化,保障作战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些变化使常规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显 


… Page 27…

著提高,进而使常规战争的激烈程度和破坏力显著增大。 

     从70年代后期起,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 

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代表的当代高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军事领域得到日益 

广泛的应用。其中有些技术在战后初期就已出现,而在70—80年代更趋成 

熟。它们推动武器装备的发展进入以高技术为标志的新阶段。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用高技术进一步改造原有的作战和保障手段。这方面的变化 

主要有:侦察技术更加先进,对情报的传递、处理更加迅速和准确。精确制 

导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导弹、炸弹、炮弹等的打击精度进一步提高。电子对 

抗技术进一步发展,渗透到作战的各个环节,控制电磁频谱对战争的影响越 

来越大,争夺制电磁权已成为军事斗争的新领域。夜视技术渐趋成熟,作战 

已基本不受夜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