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家解读聊斋志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相识,又很新奇。李渔强调说:“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
唐、怪异者,当日即朽。”(《闲情偶寄·词曲部》)这话虽有片面性,但
却也说明,写荒唐怪异者必须写出人情物理来,如果没有现实生活作基础,
没有人物性格作依据,不具有人之常情、事之通理,一味“侈陈怪异”(冯
镇峦语),像明末志怪和《封神演义》里的许多故事,那只能是“诞而不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下引鲁迅语均出此),没有艺术的生命。

鬼魂形象来去倏忽,外部的“形”难免涉异,在这种超现实的虚幻性形
象中,要写出性情伦次,比起现实性的人物形象来,更要着重在内在的“神”
上下功夫,写出能反映特定的人的本质特征的精神气质来,达到“神似”的
要求。郑板桥诗说得好:“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有真魂,
达到神似,就能做到“言诞而理真”(刘廷玑《品题》),这是
鬼狐形象成功的秘诀。与描摹现实事物的形象相比,它也别具一种难写之处。
刘熙载说:“按实肖象易,凭虚构象难。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矣。”(《艺
概·赋概》)这里强调了艺术虚构和想象的重要,“按实肖象”,只做到“袭
其形似”,那还只是艺术创作的初级阶段;“凭虚构象”,不拘泥于生活现
象的“真”,追求生活本质的“真”,不即不离,充分发挥想象和虚构的艺
术天才,达到幻而似真的“神似”,这才进入艺术创作的高级阶段。古典美
学的这一原理,生动地体现在蒲松龄的小说里,他富有独创性地运用这种典
型化方法,让鬼狐闯入人世,似人还似非人,“离形得似”,从更高的意义
上逼近生活的本质真实,创造了把现实人物理想化的新方法,塑造了大批可
爱的鬼狐形象。

聂小倩虽是鬼身,却具有人的真魂,她来到人间世界,即按人的性情伦
次行动,酷肖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她在宁生和剑客的帮助下,摆脱妖


怪,来到宁家,但宁母却不愿接纳。此情此境,请看她的表现:

女曰:“儿实无二心。泉下人既不见信于老母,请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

母怜其诚,允之。即欲拜嫂。母辞以疾,乃止。女即入厨下,代母尸饔。入房穿榻,似熟

居者。日暮,母畏惧之,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女窥知母意,即竟去。过斋欲入,却退,

徘徊户外,似有所惧。生呼之,女曰:“室中剑气畏人。向道途之不奉见者,良以此故。”

宁悟为革囊,取悬他室。女乃入,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久之,问:“夜读否?妾

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浼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宁诺。又坐,默然。二更向

尽,不言去。宁促之。愀然曰:“异域孤魂,殊怯荒墓。”宁曰:“斋中别无床寝,且兄

妹亦宜远嫌。”女起,容颦蹙而欲啼,足。。儴而懒步,从容出门,涉阶而没。宁窃怜之,

欲留宿别榻,又惧母嗔。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黄昏告退,

辄过斋头,就烛诵经。觉宁将寝,始惨然去。
对宁母,代操劳务,百般曲承,孤苦零丁谦卑自抑的神态,楚楚可怜;对宁
生,缱绻依恋,欲言又止,自惭自卑不敢自明的神情,宛然如见。正因为情
神毕肖,把她灵魂深处的奥秘揭示出来,才能与读者的心灵相通,在人们心
上刻下深深的烙印;正因为性格鲜明,这个鬼魂形象才栩栩如生,使读者获
得审美体验中的逼真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神与形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现。”(沈
宗骞《芥舟学画编》,下引沈语同此)必须“以形写神”,通过具有特征性
的形似描写,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的风神,才能达到神似。蒲松龄善于挑选
最能表现聂小倩神韵的动作和表情,用以传神写照,穷形尽神。为曲承母意,
她手脚特别勤快,一进门“即入厨下,代母尸饔”,一直忙到日暮;而天一
亮又来到宁母跟前,捧盆服侍洗漱,接着就“下堂操作”。这些勤快的动作
表现了无依弱女乞求收留的急切心理。操劳了一天,宁母下逐客令,她到了
宁生的书斋,“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找了一个可以接近宁生的题
目,“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虽然殊不一语,却是无声胜有声,
读者从她的沉默里听到欲吐不能的难言隐衷,从她流溢着哀怨的眼神里听到
无声的幽泣。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容颦蹙而欲啼,足。。儴而懒步”,愁
眉紧锁欲哭无声,踟踌彷徨欲行懒步,“愀然”乞怜,“惨然”离去。这些
表情维妙维肖地显露出主人公的内心情状,神以形见,形因神活,神形兼备。

但幻想性情节毕竟有其特定的逻辑,它必须具有幻想世界的合理性,必
须保持虚拟的艺术真实感。聂小倩既然是鬼,就要有作为鬼的幻想属性,她
的作为人的真实性情应当同作为鬼的神异特征取得和谐的统一。蒲松龄正善
于将此二端浑然无间地融为一体,现实逻辑同幻想逻辑互相渗透,而不露焊
接的疤痕,像鲁迅说的,“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但在一定的时候,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在人的行动的缝隙中逸出鬼的
阴气,流露鬼的习性,使整个情节中暗含的虚幻性明朗起来。聂小倩初到宁
家就能“入房穿榻,似熟居者”,表现了鬼的谙知一切的属性;而宁生室中
有剑气,她就畏惧不前,必待取走革囊方敢入室,又表现了鬼的虚弱。离开
宁生走出书斋,“从容出门”尚是人形,“涉阶而没”知复非人。这些地方
都具有幻想中的鬼魂行动的特殊逻辑,保持着虚拟的艺术真实感。

聂小倩忽具人身,忽现鬼形,却都保持着形象的完整统一,所以然之故,
“盖形虽变而神不变也”(沈宗骞语)。神,聂小倩所独具的精神气质,像
一根红线贯串始终,使她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是鲜明的“这一个”。除了保
持内在的“神”的统一之外,为了沟通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蒲松龄常常运


用“假实证幻”的手法——凭借现实世界的真实事物来证实幻想世界的虚幻
景象。以现实世界印证幻想世界,既连接了这两个世界,又增强了艺术的真
实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南柯太守传》时曾指出这种手法,蒲松龄
则已运用到精妙的地步。例如聂小倩说:“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彼即
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这是幻想世界的鬼语,而现实世界中果有兰溪
生主仆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聂小倩告诉宁生,要
寻她的葬骨之处,“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这也是幻想世界的鬼语,而
现实世界中宁生“出寺北,见荒坟累累,果有白杨,乌巢其颠”,其下发掘,
果得女骨;携骨归家,女魂果随之而返。由幻域进入现实,现实中又引入幻
境,假实证幻,似幻似真,沟通粘合,来去无迹。直到聂小倩取得人身之后,
见到降妖的剑囊,“肌犹粟栗”,见到驭鬼的妖怪,仍然本能地躲避藏匿,
以鬼性的余波,证实昔日的鬼魂身分。

冯镇峦说,《聊斋》之“说鬼说狐,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如未央宫
阙,实地造成”。一方面是幻想的天地,犹如弹指即现的华严楼阁,奇极幻
极;一方面是现实的人生,是建造在实地上的未央宫阙,真境真情:两种成
分相映成趣,合二为一,构成极浪漫又极富现实感的奇妙艺术世界。

蒲松龄运用艺术辩证法,可谓出神入化了。

1982 年3 月于安大

(选自《聊斋志异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版)


袁世硕
一篇并不虚幻的孤女故事
——《红玉》简析

(一)

《聊斋志异》中这篇以孤女红玉的名字作为篇名的小说,并没有集中笔
墨写这位可亲可敬的狐女,而且也并不多么虚幻。

全篇明显地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的:(1)冯相如家贫丧偶,狐女红玉假称
邻女,逾墙相从,但不久便被为人正直的冯翁发现,把他俩严厉地训斥了一
顿,红玉只好离去。(2)冯相如依照红玉临去时的安排,聘娶了邻村容貌艳
丽的卫氏女,夫妻恩爱,两年后生了个儿子。(3)不料突来横祸,罢官居家
的宋御史倚财仗势,打伤了冯家父子,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