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久前在伦敦博物馆工作的史密斯在译读一首史诗时;发现其中一段有关洪水的讲述;与之十分相似。看来;神话般的传说中还包含着历史的真实。《创世纪》还说:〃7月18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亚拉腊山在土耳其东面;该国探险队于1955年在亚拉腊山顶的冰河中找到一块木头残片;经科学家鉴定;至少是5000年前的歌裴木;很可能就是方舟的残片。一些考古学家和史学家根据资料认为:在与《圣经》记载洪水方舟的相近时期;美索不达米亚流域的确有过一次特大洪水。这场罕见的大水不过是区域性的;绝不会淹没整个世界。
(王东明)
古伊朗圣典《阿维斯陀》产生于何时何地?
《阿维斯陀》是古伊朗宗教锁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经典。《阿维斯陀》
(Avesta)意思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它是可据以对古伊朗宗教进行探讨的主要文献;是关于琐罗亚斯德教最为完备、最为丰富的宗教圣典;主要记述的是琐罗亚斯德的生平及其教义。对《阿维斯陀》产生于何时何地这一问题;学术界迄今说法不一。
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为琐罗亚斯德;该教以其名字命名。关于琐罗亚斯德本人的生平和历史;古代东西方史料中有着不同的记载。有关他的传记充满了种种神话和传奇。历史上是否确有琐罗亚斯德其人;尚待探考。琐罗亚斯德在古阿维斯陀语中称作〃查拉图什特拉〃;意为〃黄色的骆驼〃或〃络驼的驾驭者〃;希腊语则称作琐罗亚斯德。根据古代希腊作家的记载;他的活动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之间。但按照琐罗亚斯德教传统的说法;认为他生于公元前628年;死于公元前551年;享年77岁。
琐罗亚斯德的出生地也众说不一。一说是波斯西北部美地亚的拉格斯镇(今德黑兰郊区);另说是阿塞拜疆多尔米河湖畔的伽山。
琐罗亚斯德教的称呼有好几个;一是由于该教注重礼拜〃圣火〃;又有〃拜火教〃之称;中国古代称之为〃袄教〃、〃火袄教〃、〃拜火教〃。该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和中亚等地(今伊朗境内)的宗教;公元3—7世纪时;伊朗萨珊王朝曾奉之为国教。
作为琐罗亚斯德教主要经典的《阿维斯陀》曾几经变迁;险些失传。它最早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末年;但在希腊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被焚毁;仅存一卷。公元前3世纪初;安息王朝的伏洛奇薛斯一世(VologesesI)曾下令重新收集整理;把口头流传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一工作在萨珊王朝建立后又继续进行;在沙布尔二世(ShapurⅡ309—380年)执政时最后完成《阿维斯陀》21卷;现已大多散佚。现有的《阿维斯陀注释》是在9世纪以后用中古波斯文帕拉维语(钵罗婆语)翻译和写作;由若干分散的经典汇集而成的。到了公元18世纪;欧洲人开始注意古伊朗宗教;他们获悉移居印度西北部的帕西人仍保存伊朗人的古老宗教经典。1723年;欧洲人始藏有获自印度的文本;但无人释读。后有法国人昂克蒂尔。迪佩龙矢志于学术探索;于1754年赴印度寻求帕西人之圣典;并潜心于其释读;历经多年劳苦奔波和呕心沥血;终于如愿以偿。1771年;他在牛津出版了《阿维斯陀》法译本;继而又有德译本问世。千百年来;伊朗圣典屡经增益;《阿维斯陀》何者形成较早;何者属于晚期已无从考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由形成于不同年代的诸部分辑成的。整个经典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阿维斯陀》的主体;其最古老部分——〃伽泰〃意译〃神歌〃;是祭司向神供献祭品时所唱的赞歌和祷词。第一部分主集全称耶斯那;《阿维斯陀》所属〃耶斯那〃的第28—34章、第43—51章、第53章;共17章;它们所使用的语言、韵律、格式与该经典其它部分迥然不同。很多学者认为〃伽泰〃属于公元前6世纪上半期或中期甚至更早一些时期的作品;其体栽主要是韵文;它以古波斯文(赞德文;即阿维斯陀文)写成;此文字与印度《吠陀》所用古梵文极为相近。
《阿维斯陀》的第二部分叫〃维斯帕拉特〃;也称为小祭祀书;内容是有关对各种守护神等的赞颂:〃维提吠达特〃为《阿维斯陀》的第三部分;即驱魔书:〃耶斯特〃即赞颂书;为《阿维斯陀》的第四部分;内容是对各种神抵和天使的赞颂:〃库尔达〃也称〃小阿维斯陀〃;即短的赞歌或祈祷书;为《阿维斯陀》的第五部分;其它零星和片断的颂歌构成《阿维斯陀》
的第六部分。从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写成了公元3至7世纪的萨珊王朝;它们一般是用巴列维文;即中古波斯文写成。显而易见;从《阿维斯陀》的内容上看;该经典是波斯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宗教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大汇集。
目前;学术界就《阿维斯陀》产生的地区与时间所持的不同观点大致如下:某些学者如德国的雅科布。达姆斯泰特认为;《阿维斯陀》形成于伊朗西北部的米提亚;所宣扬的是米提亚的部落宗教;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阿维斯陀》的发源地为伊朗东北部大夏;即令阿富汗和培吉克斯坦地区。这一说法似乎较为可取。大夏音译为巴克特里亚;为中亚细亚古国;无论是有关查拉图什特拉的传说;抑或语言领域的资料;均可为之佐证。见诸《阿维斯陀》圣典的地域和城市;无不位于伊朗东部;不久前;德国伊朗学家赫特尔以及前苏联学者瓦。瓦。司徒卢威和瓦。伊。阿巴耶夫三人提出了第三种新的假说:最初有两种载然不同的宗教相并而存;一是阿维斯陀教;传布于伊朗东部地区(大夏);一是麻葛教;传布于伊朗西部(米提亚和波斯)。嗣后;伴随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建立;两教融为一体。然而;苏联学者伊。米。季雅科诺夫对此说持异议;苏联著名的宗教学家谢。亚。托卡列夫则认为;古伊朗诸部落与古印度诸部落的分离约在公元前2000年代;在此之前;两个部落集团的宗教信仰十分近似。这无论在两者的语言、宗教仪式、崇拜对象;还是神抵名称等诸方面均有大量的相似之处。他据此认为;嗣后;以上述古老信仰为始基;一种别树一帜的宗教即琐罗亚斯德教在伊朗人地区臻于隆盛。
由此可见;古伊朗宗教及其圣典产生的时间与地点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尚无定论;这一问题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刘佐)《古兰经》为什么与十九有不解之缘?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历史上阿拉伯人的第一部书籍。《古兰经》又译《可兰经》。《古兰》是阿拉伯字的音译;意为〃诵读〃或〃读本〃。是穆罕默德在23年(公元610—632年)传教过程中作为〃安拉〃的〃启示〃陆续颁布的经文;为伊斯兰教最高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内容主要包括:(1)伊斯兰教的信仰和制度;(2)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各项主张和伦理规范;(3)关于《古兰经》本身的一些说法以及穆罕默德为传教需要而引述的各种神话、故事、传说等;(4)同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辨论的记述;(5)关于穆罕默德私人生活和轶事的记述。
穆罕默德在世时;《古兰经》只是零散记录;并未成册。后来经穆罕默德的继任者艾卜。伯克尔令人整理;辑缮保存;到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时期正式形成;并规定为标准本;又称〃奥斯曼定本〃;流传至今。《古兰经》的原文为古阿拉伯文;计有30卷;114章;6200余节;现已有多种文字的译本。
《古兰经》在阿拉伯文学史和伊斯兰教文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不知有多少学者以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最近;又有人讲《古兰经》的原文输入电脑进行分析;结果出现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数据。其中最为奇妙而有趣的;就是《古兰经》与十九居然有着不解之缘。
《古兰经》全书共有114章;而114恰是19的6倍。经书的第一句话由19个字母组成;这19个字母形成〃名——安拉——大仁的——大慈的〃四
个单词;其中:〃名〃在全书共出现19次;〃安拉〃出现2698次;〃大仁的〃出现57次;〃大慈的〃出现114次;而这些单词出现的次数;都是19的倍数。
第96章是最早颁布的《古兰经》经文;而此章按《古兰经》章次编排顺序算;是倒数第19章;由19节经文组成;共有285个字母;这285又是19的15倍。此外第96章的第5节经文;由19个词组成;这19个单词;根据《古兰经》奥斯曼原本;则是由76个阿拉伯文字母组成;而76也是19的倍数。
《古兰经》中曾提到很多数字;如〃40天〃;〃12道泉水〃;〃7重天〃;〃1000年〃等等;全书总共出现过285个类似数字;这285是19的15倍。
如果285个数字各所包括含有的数相加;其和为17。4591万;又是19的倍数。
类似上述《古兰经》与十九的关系;经电脑分析不胜枚举。这些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