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风雨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淮上旅行回来,一日,吴孟侠(吴越)和赵声来访陈独秀。吴越自前年到上海见到了陈独秀,从此和陈独秀一直书信往来。陈独秀问他:“还在保定办《直隶白话报》?”吴越摇头,说:“同胞们都在做弥天大梦,办报纸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我已和马鸿亮等人组织了北方暗杀团,决意亲手杀几个清朝大臣,以唤醒同胞已死之心。” 
  赵声对陈独秀说:“孟侠被推举为北方暗杀团支部长。”陈独秀听了连连点头,说:“去年11月万福华案后,章炳麟、龚宝铨、蔡元培、陶成章把暗杀团改为光复会,我也赞同。我一向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朝,只是行动要小心。”吴越说:“好在我没有妻子儿女,只有老父亲有些舍弃不下。这次我回桐城,上了一趟龙眠山老家的坟山。”“不可胆怯,也不可粗心,行动前要作缜密考虑,接受万福华的教训。”送吴越、赵声出门时,陈独秀一再提醒吴越。吴越、赵声走后,陈独秀书写了一幅对子,“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不久,《安徽俗话报》因刊载一则反英消息,触怒了英国驻芜湖的领事,该领事胁迫芜湖地方当局勒令停办《安徽俗话报》。 
  9月底,留在安徽公学教书的陈独秀听到传闻,北京火车站发生刺杀五大臣未遂事件,五大臣中仅载泽、绍英受轻伤。刺杀者当场身亡,因血肉模糊,至今官方不知刺杀者为谁云云。陈独秀大吃一惊,立即给在保定高等学堂读书的张啸岑去信:“北京店事,想是吴先生主张开措,关于吴兄一切,务详告。” 
  事情发生在9月24日,这天出洋考察宪政的载泽、绍英、端方、戴鸿慈、徐世昌五大臣出都。杨笃生是随员,事前通知了吴越。早上,北京正阳门火车站戒备森严,吴越身揣红布包裹着的自制炸弹不能靠近,临时买一套无顶红缨官服穿在身上,装成随员,在火车启动之际,登上了窗帘装饰富丽堂皇的五大臣专车。吴越尚未立稳脚跟,火车突然开动,猛然的震动使吴越措手不及,将胸前的炸弹引爆。   
  吴越牺牲(2)   
  这枚炸弹有很大威力,火车站一时大乱。负责掩护吴越撤退的杨笃生和张榕见事已至此,忙趁乱离去。 
  张啸岑给陈独秀寄来吴越的两部遗著:《暗杀时代自序》和《意见书》,并说烈士赴难前,曾留下遗言,若遇难,将上述书转交杨笃生或陈仲甫。吴越写道:“杀那拉淫妇难,杀铁良逆贼易;杀那拉淫妇其利在今日,杀铁良逆贼其利在将来,杀那拉淫妇去其主动力,杀铁良逆贼去其助动力……”吴越字迹雄宏刚健,如枪炮子弹,掷地有声;文论气势磅礴,大义凛然。后来,陈独秀将烈士遗物寄往上海。开吴越追悼会时,蔡元培在大会上说:烈士“死难后,有陈君寄一皮包至上海,内有西式外套一件,此系烈士之遗物。当时系赠杨君,以为纪念”。 
  清廷不久查明是吴越所为,张榜示众时,将“越”字旁加一“木”,成“吴樾”,以示给吴越永远戴上枷具。(注:1929年,由张啸岑、金慰农等人提议,将安庆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吴越街,延用至今)桐城人金寿民1901年任保定莲池书院讲习时,作担保人,帮吴越考取北洋高等学堂。吴越出事后,受牵连入狱。其妻郝漱玉曾任直隶女学堂总教习,后经日本女学生出面,请日本驻华使馆出面斡旋,慈禧太后下旨:“金寿民马虎成性,不堪录用,驱逐回籍。”金寿民遂与妻子郝漱玉回老家桐城(今枞阳)会宫养老,留住了性命。   
  岳王会   
  1905年秋天的一日,在芜湖安徽公学代课的陈独秀和柏文蔚、学生常恒芳等人商议成立,因为岳飞反抗的金辽正是清人的祖先。 
  9、10月间的一天,一向冷落的芜湖关帝庙,突然来了30多位香客。他们在供桌的木香炉里燃上一炷香,在烛台上燃起两根蜡烛,面对神龛里的关帝泥塑,抚掌叩头,盘腿而坐。为首者便是26岁的陈独秀。大家静静地坐着,听陈独秀宣读岳王会章程,然后集体宣誓。会后,当选为会长的陈独秀利用会费,租了两间房子作秘密联络点。10月,柏文蔚因赵声之请,到南京新军第九镇任武官,不久在南京成立岳王会分会。 
  年底,孙中山派22岁的吴谷(吴春阳)到南京组织长江流域同盟会。柏文蔚率岳王会南京分会加入了同盟会。1906年年初,芜湖岳王会集体加入同盟会。陈独秀不愿参加同盟会,他说:“我不参加同盟会,照样也革命。”章士钊、徐锡麟、熊成基等也没有参加同盟会。 
  1906年春,陈独秀和苏曼殊一起去日本。在船上,苏曼殊问陈独秀:“为什么不加入同盟会?”陈独秀说:“同盟会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我很佩服孙中山、廖仲恺、朱执信,但其他人我就不好说了。像汪精卫,纯属全躯保妻之徒。尽美、薄泉、师培与孙逸仙也常有摩擦。”这次去日本,苏曼殊想寻找大姨河合仙(义母)。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人,1884年10月出生日本横滨,母亲是日本人河合若子,父亲苏杰在苏曼殊出世前即丢弃河合若子而去。苏曼殊出生不久,母亲嫁给了一个海军军官。改嫁前,母亲将苏曼殊交给其姐河合仙。 
  到日本后,苏曼殊没有找到河合仙,因送小野氏南归,和陈独秀在大热之前回到芜湖。7月5日,苏曼殊给刘三写信:“申江别后,弟即偕仲甫东游,至处暑始抵皖江。” 
  秋日的一天,陈独秀回到安庆。嗣母谢氏见他西装革履,头发后梳,一副留洋派头,笑着对高晓岚说:“大众,你看他穿得像个鬼样子!”陈独秀脱下西装褂子,披到侄子遐文身上,笑眯眯地说:“老奶奶讲我穿得像鬼一样,这穿得多好看呐!”延年和遐文年龄相仿,见父亲和遐文讲话,远远地站着,睁着大大的眼睛朝他们看。陈独秀见状,走了过来,伸手摸了一下延年的黑黑的头发,“嗯”了一声,说:“长高了。”   
  陈同甫再世   
  1907年春,陈独秀到日本,住东京神田区猿乐町二丁目番地清寿馆,和章士钊、苏曼殊住一室。和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邓以蛰和二哥邓初。陈独秀和章士钊在正则英语学校学习英文,同时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国等西欧文化。邓初到日本学医,邓以蛰在弘文书院学日语。陈独秀到东京后,和章太炎、刘师培、苏曼殊、张继、陶冶公、何震及日本人幸得秋水等人成立了“亚洲和亲会”,其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共同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章太炎是1906年6月出狱后来到东京的,任《民报》总编辑。章太炎古文造诣很高,文章古奥。平常好说佛法,讲《说文解字》。陈独秀很佩服他的“朴学”,章太炎也推举陈独秀的文字学。当时钱夏(钱玄同、字德潜)也在《民报》馆。陈独秀不参加同盟会,但喜欢读《民报》,平常无事,陈独秀喜欢到《民报》馆坐坐。 
  这期间,陈独秀沉醉于拜伦(Byron)与雪莱(Shelley)的全集。因为看多了,陈独秀就时而拜伦的浪漫主义,时而卢梭的自由主义,时而易卜生的个人主义等。 
  在邓以蛰眼里,陈独秀就是南宋的陈同甫再世,而陈独秀本人也最服膺陈同甫和叶水心。苏曼殊佩服陈独秀的汉学,章太炎的诗,自己喜欢哼着以龚定庵为蓝本的七言绝句。 
  夏天,苏曼殊完成了“梵文典”的翻译。陈独秀写诗《曼上人述梵文典成且将次西游命题数语爱奉一什丁未夏五》贺他:“千年绝学从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 
  罗典文章曾再世,悉昙天语竟销声。众声茧缚乌难白,人性泥涂马不鸣。本愿不随春梦去,雪山深处见先生。” 
  上一年苏曼殊在芜湖送给邓以蛰一幅荷锄图,画上燕绕春柳,落花无情,陈独秀也题了诗:“罗袜玉阶前,东风杨柳烟。携锄何所事,双燕语便便。”平常陈独秀叫苏曼殊“糖僧”,“革命和尚”,但题诗时,总客气地称为“曼上人”。 
  1908年夏日的一个星期天,陈独秀来到《民报》馆。湖北人黄季刚正在和章太炎、钱玄同闲谈,见来了生人,便退到里屋。谈了一会,周作人也来了。谈到汉学,陈独秀说:“清汉学发达,戴、段、王都是安徽、江苏人,安徽、江苏还是出人的。”陈独秀知道章太炎、钱玄同、周作人都是浙江人,因为是熟人,他也不避讳。章太炎清秀的长脸看上去很精神。他见陈独秀抬举安徽、江苏人,虽不以为然,还是点了点头。“湖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