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常媒·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吴澧波,他从经视过来,本来希望把生活频道做得更好,结果却总是被限制,似乎永远赶超不了经视,失望之下就去了澳门卫视,还带走了一帮人。慢慢的,生活频道就开始不稳定了。加上吴澧波走了以后,频道的权利平衡被打破了,出现一权独大的格局,风气渐渐变了。
  简单几句话讲完的过程,不可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了让大家更形象地了解湖南广电的气场,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谢湘林在总编室主任的位置上是怎样做人做事的。
  前面说过,总编室只有六七个人,管的事情却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频道本身的节目的预告和宣传片。当时王伟除了管收视率,还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安排频道里面栏目的宣传片。有一次,有个节目部的主任,属于个性很强的那种,突然把王伟喊去骂了一顿,质问他为什么他们节目部的栏目宣传片安排得那么少?王伟解释说,我们这个宣传片是统筹安排的,顺秩安排上先是电视剧的宣传片,再是广告,然后才是频道各节目部栏目的推广、宣传和预告,我们对各栏目一视同仁,不存在谁多谁少。
  那个主任并不听王伟解释,还是指着鼻子骂,让王伟很受委屈。谢湘林听说此事,赶了过去,一听原委,火冒三丈,把桌子一拍,也指着对方鼻子吼道,你有什么权力直接找我的手下?是总编室大还是你大?
  谢湘林的性格基本上是谦和的,难得发次脾气。在其位谋其政,谢湘林还是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曾经在98年《南方电视学刊》上发表过一篇名为《湖南电视改革趋势:合>分》的论文,《南方电视学刊》在当时是国内很专业、很权威的一本学术杂志。谢湘林撰写和发表那篇文章,并不是为了评职称,他在总编室主任这个位置,看到湖南广电、湖南电视陷入了极其严重的恶性竞争之中,而这种态势在其他省市电视台也存在,他必须为此鼓与呼,希望引起有关高层的注意并改变那种局面。
  几年后,湖南广电酝酿第二轮改革,合并浪潮把生活频道并没了,以后的广电正史提都不提生活频道,百多人的青春、梦想、奋斗、精彩,如过眼烟云,就此寂灭。这是谢湘林没想到的。
  让谢湘林感触良多的是电视剧的购买。
  经视、卫视、娱乐、有线、都市、生活频道,大家都在抢电视剧,每个台长都想通过好的电视剧争取收视率。那些卖电视剧的影视公司、发行商都特别高兴到湖南来,有意无意地挑逗各频道去争去抢,成交价比别的省份高出很多,多花掉的那些冤枉钱有多少进了个人的腰包他不敢说,但通过所谓正常渠道流失的,可都是国有资产。
  谢湘林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对外设置贸易壁垒,对内进行市场化竞争。改多头进口为统一进口,再在湖南广电内部进行二次分配。
  所谓的贸易壁垒也就是一种比喻,以防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至于内部竞价时可能会因为存在频道实力的强弱而产生的不公正,他建议采取投“暗标”的竞价方式,既要凭借经济实力,又要考验频道选剧的眼光。
  两三年以后湖南广电成立了统一的节目营销中心,在电视剧采购上对外实行限制价格。
  谢湘林在购买电视剧方面所做的文章,这才刚刚开了一个头,他接下来做了两件让自己得意让同事叹服的事情。
  先说第一件。当时西安有个公司拍了一部涉案剧,叫《真实再现》,属公安干警侦破刑事案件类型的,就由侦破案件的公安干警真人出演,完全是一种纪实手法,有悬念,有罪犯的做案手法,有一步一步逼近真实的侦破过程。一开始,这部片子并不被看好,甚至差点被频道领导否定掉。领导的意见有道理,因为这部片子节奏太拖沓,比如说,为了突出领导,一出场要介绍这是某某领导,到了下一个破案地方,又把上面的领导再介绍一圈,诸如此类,确实让人烦不胜烦。但是,如果你把这些跟故事情节关联度不大的繁文缛节统统去掉,将会是一个演绎得非常到位的精彩故事,非常惊险,非常好看。
  谢湘林这一点看得非常准,他以极低的价格把片子买了下来,然后把总编室同事叫拢来,自己亲自动手剪了一集做样本,然后把任务分下去,每人几集。又叫李卫重新做了片头和片尾,还找了一首歌放在里面,经过这样的删减、包装和再创造,放到频道一播,一炮打响,创造了非常高的收视率。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是否购买电视连续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一部由刘恒的优秀小说改编成的一个非常好的电视剧,已经在北方不少电视台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谢湘林看样片的时候非常感动,感动得流了眼泪。
  但是看完以后,他冷静一想,结论却变了:不能买。
  为什么?
  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部剧的幽默不符合南方的幽默逻辑,湖南的幽默文化跟北方的幽默文化是不一样的,北方观众认可贫嘴张大民在辛酸中夹带的那种幽默,湖南人就不接受这种东西,湖南人不喜欢这种自虐的、窝囊的东西。第二,经视在抢这个剧,已经把价格抬得很高了;以谢湘林的判断,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频道领导知道谢湘林的意见后急了,亲自做他的工作,不理解这么好的一部剧为什么不买。谢湘林说了自己的理由,却没有把领导说服,领导说他看走眼了,如果这部剧被经视拿走,收视率肯定会非常好,这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在原则问题上谢湘林也是不轻意让步的,他强调湖南观众的欣赏习惯,强调价格已经被经视抬得高得离谱。但他也没能说服领导。领导说:“那这样,我们在频道里面抽几个人,作为普通观众来看看这个剧,听听群众的意见。”结果就抽了几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看,因为那个时候两个人意见相左的情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你说最后由群众来决定,群众又不傻,既不想担责任,也不想得罪人,结果所有的表态都是很含糊的,‘哎呀,好像也还可以’,‘哎呀,又怎么怎么……’就是很暧昧的态度。再说了,他们当时确实把握不准,他们不是干这个的,知道什么观众受众心理啊,收视率啊?领导没办法,就逼谢湘林,说“如果经视播了这个剧,收视率又很高,你要负责任!’那个时候谢湘林已经豁出去了,就拍胸脯向他保证,说我来负责。
  后来这个剧还是被湖南经视拿去了,播出以后,反响平平,收视率创了湖南经视的新低。付出了高昂成本的湖南经视感到莫名其妙,完全懵了。
  生活频道定位边缘而软性,本来就不好做还经常被湖南广电领导部门批评,说他们跟家庭、生活贴近得不够。谢湘林很不服气,就想自己亲自做一档节目,做一档与家庭、生活、情感有关联的节目。
  当时在湖南经视做体育节目的苏建华是谢湘林在湖南台专题部时的同事和朋友,也被请来当策划。
  谢湘林设计了三个板块:
  第一,“萝卜白菜”版块,专门围绕一个生活中的主题来讨论,现场有很多观众,台上有几个嘉宾、加上两个主持,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说他们曾经策划过的话题之一是关于借钱的,谁都碰到过,都有话说。他们给现场的每个观众都准备了一个按钮的,大屏幕上当场就会出现调查结果,赞同的多少人,不赞同的多少人,很快被分成两派,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再加上嘉宾或专家的评点总结,便能展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
  第二,“比较生活”版块,两个含义:一个是提供一个很故事化很生活化的标本,另外一个是让大家进行互相比较、互相参照、互相关照,就是“比较生活”,这是一个专门做个人的故事或者说是怎样做人的故事。比如这本书前面提到过的“走进戒毒所”、“为婚姻辨法”等等,通过一些特殊人群或个体的故事,折射到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引起观众的关注与共鸣。
  第三,“当家理财”版块,这是对前两个版块的补充,除了满足观众的情感需要和对某个话题认知的需要,还要给观众一个实惠的东西,怎么样精打细算过日子。他们当时联系了阿波罗超市,针对某一款商品进行价格竞猜,低于原标价又最接近原标价的现场观众有奖,他猜出的价格,将成为该超市该商品在这一周内的优惠价,很好地实现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他们把这个节目统称为“大当家”,这个名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