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常媒·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很好地实现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他们把这个节目统称为“大当家”,这个名字是苏建华提出的,谢湘林觉得非常好,又贴切又响亮。
  这档由潘峰和贾芳共同主持的节目后来很有影响力,开始却差点胎死腹中,因为台里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谢湘林是总编室主任,他牵头做节目等于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显失公平。
  谢湘林是个坚持梦想,敢于舍得的人,便去找频道道长刘沙白,宁愿辞掉总编室主任的职务,也要把节目做起来。刘沙白见他决心很大,只好同意。谢湘林振臂一呼,原来总编室的几个人就跟着他走了,包括李卫和王伟。
  谢湘林担任栏目组总制片人比总编室主任矮一级,大家开始叫他谢老师,他勤于律己,施惠于人,让十二个人紧紧地团结在他周围,非常上进、非常愉快,用活了频道的优惠政策和他们自己制订的奖励机制,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大家拿的钱比别的栏目组高出不少,年底还能奖励大家到海南、泰国去玩,这让大家的辛苦有个盼头,集体出去旅游也增加了团队的感情和凝聚力。
  谢湘林把每个人的潜能都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的节目不仅在生活频道收视率总是名列前茅,而且还获得了“湖南省最佳原创电视节目”奖。
  正是在这里,王伟逐渐成长为栏目的制片人,在与潘峰、贾芳、李卫、王谅、封继承等策划制作了“走进戒毒所”、“为婚姻辨法”等大型系列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之后,王伟的心里就埋下了活动运营产业这么一个种子。
  谢湘林做节目做得风风火火的时候,他空出来的总编室主任的位置却是几易其主,前后换了三四个人,人员也臌胀很快,多时大约二三十个,是谢湘林当主任时的三四倍。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但肯定力量杂,反而把真正干事的力量给抵消了。
  吴澧波走后刘沙白也走了,他去湖南电广传媒在北京的子公司远景东方当总经理去了。
  生活频道的力量一下子就弱了下来,到2004年,频道间激烈的内部竞争让魏文彬觉得该整合了,湖南广电把经视、都市、生活三台合并,统称湖南经视,原来生活频道的员工一下子变成了“三等公民”,大家都感觉到没着没落的。
  三个台的节目合并在一块儿,时段是有限的,有些节目就得下,“大当家”被认为不适合在经视做,就停掉了。谢湘林的团队面临解散。他和栏目弟兄们一起想辙,很快策划了一个“铁嘴童牙”节目,是讲小孩子的。
  谢发现七到十岁的孩子,对世界的看法是很新奇的,介于童趣与少年老成之间,有很强的语言表达欲望,但表达能力又不充分,其语言呈现便会具有一种独特性,不同于成人的逻辑,往往出乎意料,做成语言类的节目应该非常有意思,会让成人观众觉得很娱乐很生活。
  他们很快就做了一个样片,经视领导审查的时候看得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可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节目没有通过。节目上不了,意味着团队赖以存在的理由失去了。
  当时的他们,制播分离的条件基本不具备。中国电视就是发展到了今天,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也走得非常艰辛。谢湘林只好看着大家各谋出路。
  他的团队散了,这让他无奈并且愧疚。王伟成立海南天娱后,谢湘林曾告诉他两句话,一是要抓住团队,二是要抓住资源。
  就在这个时候,谢湘林个人生活中出了件大事,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了。
  其实1999年11月,他的妻子就查出了卵巢癌,这几年谢湘林一边要陪妻子做各种治疗,一边要兼顾工作,很不容易,也让他对生命,有了更加丰富复杂的感悟和体认。
  妻子的去世对她打击很大,三台合并又让他失去了团队和施展的舞台。这时,有几个朋友劝他改变一下环境,邀请他去工作。
  谢湘林找经视台长吕焕斌请假,吕台表示理解和支持,还主动提出将他经济节目中心副主任的职位保留一年。
  他选择去了朋友老游的公司,因为老游的公司是做影视剧的,当时热播的《金粉世家》便是这家公司的出品。老游看中他有总编室的经历,比直接从事影视制作的人更了解观众,了解市场。谢湘林也觉得影视制作毕竟没有离电视太远。就这样,他在老游北京的公司当起了总经理。
  这期间有好多事情,我因为也在改编自己的小说《青瓷》为连续剧,对电视剧的策划创作、市场定位等等非常感兴趣,所以下面这个跟剧本有关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作为老游北京公司的总经理,谢湘林最重要的工作是抓剧本抓项目。在浏览了大量送上门的或通过朋友找到的剧本和大纲之后,他发现没有让自己满意的。一天,他清理公司文件柜里尘封了一两年的剧本和大纲,在故纸堆里发现了《血色残阳》的三集剧本和全部大纲,他惊奇这么一个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怎么会被埋没。
  谢湘林说,一个剧本如果是悬疑剧,又是女人剧,还是民国剧,那影视公司的老板应该重视了。悬疑剧吸引人,女人戏好看,民国剧好编,特别是海外观众看得懂,可以发海外,市场大啊。具体到《血色残阳》,编剧手法老到、全面,语言有相当功力,其对白既刻画出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又很好地推动情节的向前发展。在悬疑设置、情节结构、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方面都独具匠心。还有一点,这部剧的大部分戏都在一个大院里发生,这对于老板来说可以降低拍摄制作的预算,缩短拍摄周期。
  有这么多好处,谢湘林觉得公司上这个项目可以说稳赚不赔。于是赶紧寻找作者,通过打听,在北京通州找到了作者林和平。林原是东北某省作家,《血色残阳》是他创作的第一个电视连续剧剧本。一年多以前,他揣着剧本到北京,给很多家影视公司送了剧本和大纲,但一直没有动静。谢一听暗喜,马上跟他谈拍摄版权转让。不过,林说,剧本的版权归了他现在立足的一家小公司。
  公司老板是个抽烟喝酒的东北女人。在双方初步谈好价格、拟定协议时,又拿着协议去别的影视公司吆喝。老游的公司在影视圈内有相当影响,老游公司看上的剧本别人自然不敢轻视。一看,果然好,越看越好。于是,女老板又反过来跟他们提价了。70万,80万,90万,如此这般,三番五次,把个湘西倔脾气的老游惹毛了,老子不要了!
  谢意识到游老板是真发火了,不是商业策略,又气又急,赶紧找到《走向共和》的责编、央视的吴兆龙老师,请他对剧本作个判断。吴老师其时正跟王跃文等编剧帮老游策划、改编《龙票》剧本,翻看以后说,考虑到这是个不错的成熟的剧本,不用再费时费钱策划、讨论、修改,且有三十集以上,一百万买下来都值。
  此时的老游受了小公司的气,加上心思全在《龙票》这部计划中的大片上,便杠上了。那边厢对方两边也忽悠得够了,见好就收,卖给了别人,最终谢便与这部剧失之交臂。
  谢湘林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与淳朴而有才华的编剧林和平成为了好朋友。林老师后来创作了好几部艺术性强的电视剧,如《继父》、《女人一辈子》、《西圣地》等。
  《血色残阳》这个本子后来辗转到了柳云龙的手上,成为他试水监制的第一部剧。2005年,该剧在全国各地播出,收视飘红,南北通吃,虽然成品在导演的整体把握、演员的选择及表演上有诸多不足,但市场已经证明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剧。后来柳云龙自导自演大获成功的《暗算》,多少吸取了前剧的经验。
  谢湘林离开湖南后一直与王伟等人保持着联系,密切关注着他们的发展。2004年下半年,谢在老游公司广州的总部工作。此时已是天娱传媒副总的王伟带着联系超女分赛区的任务来到广州。王谢在位于天河北路的公司见了面。
  看了王伟随身带来的《超级女声》节目方案、推广方案,还有海选的录像,谢湘林非常认可王伟对这档节目意义的阐述。知道王伟很辛苦地在各地推广,谢分析说就算搞定几个分赛区,也只有这几个地面频道在推广,影响仍然是局部的、孤立的,不能形成全国性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上一个卫视,为什么不找湖南卫视呢?王伟无奈地一笑,当然找过啦。
  不用多说,谢湘林就明白,不同频道的条块分割、对此节目价值的认识不够等等因素都会造成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