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教绅士中并不全是王徵这样头脑清楚的人,还有一部分甚至会接受天主教之中最极端的愚昧内容。

不过朱慈烺是个有说话艺术的人,以传教必先传文为理由,又收罗了几个博学广闻精通多国语言的教士,在福建漳州和广东广州分别设立四夷馆,翻译欧洲学术著作,培养翻译人员。

在葡萄牙人的努力配合之下,大明第一批前往欧洲的使者人数被确定在了三百人。郑芝龙拨出一艘西式战船,作为大明使团的座舰,水手由明葡两国交叉配备,旨在培养大明的水手掌握远洋航行技术。

这个使团将从泉州厦门出发,在澳门与葡萄牙船队汇合,然后借着东风穿过麻六甲,横渡印度洋,在经历八到九个月的航行之后,到达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崇祯二十一年,注定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

“今天是明国历法崇祯二十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他们计算春天到来的第二天。我在今天,二月二日,到达厦门港,看到了的两艘葡萄牙人的老闸船。明国人丝毫不掩饰对我公司的敌对态度,不允许任何一个船员离开船,直到进行完他们所谓的瘟疫检查。”

科恩拉德坐在船舱里,看着窗外新建设的港口,蘸了墨水,继续写道:“中国人对葡萄牙人显然更加友好,他们的船每天都在卸货,即便如此仍旧吃水很深,天知道他们装了多少货物。厦门港口的官员将在明天安排卸货,但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按照清单核数,甚至还要开箱检查……”

“所罗门松先生。”船长敲开了科恩拉德?所罗门松的舱门:“有位中国官员请求见你。”

科恩拉德点了点头,检查了一番自己的着装,走出了舱室。

以他的军衔和高级商务专员的身份,有资格担任一支分舰队的指挥官。不过他对自己的战术能力十分有自知之明,所以只带了两艘帆船——卢斯杜南号和白鹭号。即便如此,为了降低明帝国背信弃义的风险,科恩拉德只乘坐卢斯杜南号前往厦门,而将白鹭号停在了外洋一处岛屿,以便支援。

“尼古拉,真没想到是你亲自来了。”科恩拉德走到甲板上,看到了码头上站着的老熟人,郑芝龙。

尼古拉正是郑芝龙的教名。

郑芝龙朝科恩拉德笑了笑,用荷兰语答道:“这次的旅行还顺利么?”

“这取决于贵国最终达成的通商条款。”科恩拉德笑道:“我可以下来么?”

郑芝龙点了点头。

看守船只的近卫军士兵只让科恩拉德通过,却连他的仆人都不准上岸。

科恩拉德看了看尼古拉,相信这不是他能决定的问题,只得将不悦埋在了心里。他走向郑芝龙,道:“这里在闹瘟疫么?查得很严格。”

郑芝龙没有答复,只是让手下递上一份国书:“这是我国内阁最新下发的《万国坤舆全图》。”

科恩拉德疑惑地接过地图,打开之后发现地图上是罕见的彩印,其中在地图右上方是被印上了淡黄色的大明领土。其他国家则被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颜色,以区分大致的疆域范围。

“谢谢你的礼物。”科恩拉德收起了地图,正要拿出自己给郑芝龙准备的回礼,却见郑芝龙抬手阻止了他。

“请仔细看看大明的疆域。”郑芝龙提醒道。

科恩拉德再次展开地图,注意力不禁放在了自己身处的地方——福建,旋即他发现福尔摩萨也被染成了与大明一样的颜色:淡黄色。

“这是什么意思?”科恩拉德强忍着愤怒。

“意思就是,尼德兰人应该退出热兰遮和安东尼堡,将台湾还给大明官员治理。”郑芝龙简单明了说道。

“这不可能,一官。”科恩拉德道:“总督将军不可能同意这种过分的要求。”

“如果你们自觉离去,还能获得与葡萄牙人平等的贸易权力。”郑芝龙微微昂起头:“否则,我们恐怕还要再打一仗,决定谁服从谁。”

科恩拉德感觉到了一股深深寒意。一六三三年的料罗湾之战,正是眼前这个男人所率领的明军舰队击败了荷兰舰队,让“远征中国”成为笑话。

郑芝龙也不会忘记崇祯六年那场对决,虽然荷兰帆船展现出了精准的炮击能力,但他最终还是击溃了这支号称东印度洋面上最为强大的欧洲舰队。现在想想似乎还有余力,完全可以在皇太子眼下再打一次,为自己增添砝码。

“你这是在讹诈,一官。”科恩拉德怒视郑芝龙。

郑芝龙抬起手,朝他轻轻一甩:“将他带走。”

一旁的侍卫上前抓住了科恩拉德,几乎将他架了起来。

“联合公司不会放任你这种绑架行为的!”科恩拉德叫道。

“不,只是请你去做客而已。”郑芝龙挤出一个微笑。

科恩拉德没有进行无谓的抵抗,他希望船上有人看到自己被带走之后,派小船回巴达维亚报信。然而理智又告诉他,中国人势必不会放任何一艘荷兰船离开港口。更让他忧虑的是,如果事实证明欧福瓦特所忧虑的明军进攻福尔摩萨没有错,那么莱恩将军就要面临渎职的指控。

自己成为一地长官,甚至是总督的梦想,自然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如果能够避免福尔摩萨的战争,或许还有回旋余地。

科恩拉德被软禁之后,苦思冥想,希望能够走出一条绝境逢生的道路。

……

“我们与荷兰之间没有媾和的可能。”朱慈烺从未想过通过谈判和威压迫使荷兰人屈服:“即便他们愿意放弃台湾,也不可能放弃日本。即便他们放弃了巴达维亚以东所有航线,也不可能放弃巴达维亚。然而大明的水师却必须占领吕宋、爪哇,直至控制麻六甲。这是不容动摇的国策。”

郑芝龙看着地图上标注的范围,突然觉得如果这片地方全都是大明的领地,倒也是一桩很不错的买卖。

第563章 衔枚夜度五千兵(15)

崇祯二十一年的正月传来了颇多喜讯,先是久旱数年西北竟然下了春雨,虽然不足以滋养庄稼,却是个十分不错的好兆头。非但从心理上安慰了从皇帝到百姓的所有人,也实打实地减轻了新政推行的阻力——天人感应就是儒门宪法,如果老天爷认为新政祸国,就不会在这个时候降雨了。

尽管崇祯也相信这是储君监国带来的上天认可,但是朱慈烺却没有自大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自然气候。这场微不足道的小雨显然是因为太阳黑子结束了休眠期,诚如原历史时空中的进度一样,地球渐渐从小冰河期的影响中走出来,并将在二十年后打造出一个“盛世”。

在同一个月,部署在辽东的第二军攻克了海州,海州城里的汉人发动起事,迎第二军入城。

满洲震动,多铎甚至未得允许就率领自己的牛录朝宁古塔移动。多尔衮最终以福临的名义找到萧东楼,希望能够媾和,并提醒萧东楼“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萧东楼对此大不以为然,不过第二军的确有人开着“五十年平辽”玩笑,因为只要多呆一年,土地就会多许多。

奉命前来辽东负责满洲工作的冯斌也认为应当缓一缓,否则先死的肯定是辽东汉人。

汉人越多,满洲人的影响力就越小。

“将满洲人全都杀了便是,何必这么麻烦?”萧东楼曾对冯斌抱怨道。

冯斌在军阶的压制下不敢太过恣意,只是笑问道:“将军可曾听说过东夏?”

萧东楼本就没读过什么书,看了一眼曹宁,见曹宁也是一脸茫然,以为这个拿鸡毛当令箭的上尉在消遣自己,不悦道:“冬夏没听说过,春秋倒是常见。”

冯斌敛容道:“皇太子殿下希望满洲成为第二个东夏。”

萧东楼这才严肃起来,回头便让曹宁去查访一番,到底“冬夏”是什么意思,这可是关系到皇太子战略意图的重要信息。

结果让萧东楼十分惊诧,军中那么多秀才,竟然没人知道。

得不到答案本身就是一个答案,萧东楼似乎明白了什么。

冬天对满洲人而言难熬,对于蒙古人而言更是难熬。

好在今年有张家口这座新城,就像是寒冷的草原上点起了一团篝火,许多牧民被这里吸引,放弃了传统的过冬地,将帐篷搭在了张家口外围。

当第一个牧民通过修路赚到了足够一家五口饱食一顿的收入之后,更多的牧民加入了劳工队伍,换到口粮和草料,让家人和牲口不至于冻饿而死。

而且日益强大起来的骑兵师也让塞外的蒙古王公们不敢轻动入关打劫的念头。

崇祯二十一年的元旦大朝上,崇祯终于等来了四海升平的消息,除了西南的云贵川还尚未平定,其他地方都已经恢复生机,中兴指日可待了。

朱慈烺在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