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伦素乘船到达厦门本岛,远远就看到一群群工人正在平整地基,为厦门城扩建的辛勤劳作。他裹了裹身上的大衣,还是觉得寒冷的海风不住地撕裂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明帝国的皇太子为什么不老实呆在漳州或者泉州呢?起码那里更暖和些。

洛伦素腹诽着,紧随身披裘皮的宦官走进了城中的东宫行辕。

“请允许我代表葡萄牙国王,伟大的复国者,若昂四世,以及澳门议事会,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祝贺您的元子顺利降生。”洛伦素在一间偏殿里见到了朱慈烺,与几位身穿燕居服色的明国官员。

这并不是一次正规场合的召见,当通事毕恭毕敬地将弗朗机使者的话翻译完毕,无论是萧陌还是郑芝龙,以及方家鸿,都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赐座。”朱慈烺坐在中间的主座上,让洛伦素在方家鸿对面落座,在他上首的是几位文质彬彬的年轻文官,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那张弗朗机面孔。

“这只是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以及一场非正式的筵席,用来欢迎使者的到来。”朱慈烺看了一眼那个混血的通事,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白话说道:“葡国在之前的岁月里,遵守了大明制定的秩序,我对此很是欣慰。”

——这与当初汪鋐的海战胜利有直接关系。

朱慈烺在心中补了一句,当然没有必要说出来。

洛伦素听完了翻译,表示感谢。

朱慈烺继续道:“我也很高兴听闻尔国能够从野蛮残暴的西班牙人统治下独立出来,虽然迟了些。”

洛伦素不愧自己外交家的身份,有礼道:“真挚的祝福一千年都不迟。”

朱慈烺点了点头,继续道:“尔国与尼德兰在欧洲达成和解了么?”

洛伦素觉得这位强势的皇太子已经掌握了对话的节奏,很想摆脱出来,简单答道:“欧洲的战争正在平息,但还没有迎来最后的和平。不管欧洲如何,我们与荷兰人在东方的竞争不会减弱。”

他知道葡萄牙与明国的友好历史,也知道儒教对恩怨的看法。他们信奉的是“以直报怨”,在这点上葡萄牙对荷兰有先天优势。

朱慈烺没有允许洛伦素将话题转向东方,仍旧咬住欧洲说道:“很遗憾大明无法对远在欧洲的朋友进行支持。我仍然记得在许多明军投降的情况下,尔国战士却为大明战斗至死,这让我格外希望对尔国进行力所能及的援助。”

洛伦素还是第一次从明朝官方口中得到如此之高的褒扬,连忙起身致敬:“这是我国军人的荣誉。我国在东印度仍然需要大明的帮助。”

“东印度不算什么。”朱慈烺再次将洛伦素的努力挡了回去:“华夏有句老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你们在欧洲的根基受损,海外领是不可能安稳地提供资源的。”

“想必你很清楚,荷兰人已经将你们赶出了日本,并夺取了你们从非洲到印度的港口和领地。在东印度,也就是我们的南洋,你们只能寄居在澳门这么一小块地方上。用不了几十年,你们就会彻底被人遗忘。”

“而这一切,都源于你们失去了里斯本的支援,失去了本国两百万同胞的支撑。”朱慈烺总结道。

洛伦素知道耶稣会的传教士会不遗余力向东方介绍欧洲,但真没想到这位皇太子竟然连葡萄牙的人口都这么清楚。

——两百万人口,这个数字可靠么?

洛伦素心中暗道。

“所以,在南洋的合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欧洲。”朱慈烺道:“你们需要一个能够直接帮助你们提高战斗力的盟友。”

“但是殿下,大明恐怕不会派出舰队远征欧洲吧。”洛伦素终于放弃了主导谈判节奏,反正这是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他安慰自己。

“我们目前没有派出舰队的计划。”朱慈烺这么说着,发现郑芝龙似乎不那么紧张了。

“不过我们可以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搭乘你们的船前往欧洲作战,如果到时候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的话。”朱慈烺道。

萧陌并不怀疑“到时候”大明的军力,但他不明白为何皇太子对于一个万里之外的世界如此热心。在他的印象里,皇太子殿下更注重眼前的利益。

“五千人,”洛伦素有些结巴,“我无意冒犯,这个数量的军队在欧洲并不算很大。”

“如果再加一千门火炮呢?规格甚至可以比你们的舰炮更大。”朱慈烺道。

洛伦素颇为动心,但理智让他清醒过来:“殿下,一千门四十二磅舰炮起码需要十艘大帆船运送,而且仅仅是这些舰炮。”

“看来最重要的环节出在运输上。”朱慈烺面露失望,旋即又道:“不过我们既然是友邦,就不应该为这点小困难而止步。大明的舰队曾经到过非洲南端,未来也可以再去。只是因为时间太久,适合远航的水手过少……这样,我们可以先行安排一个使团前往里斯本,除了制定贸易协定,顺便对沿途进行考察,并且训练水手。”

洛伦素心中仍旧充满了疑惑,但这种送上门的友善让他无法拒绝。为了加重自己在明帝国皇储面前的分量,他已经通报了“全权特使”的头衔,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对此作出回应。

“我作为若昂四世国王的臣民,忠贞议会的使者,十分感谢殿下对我国的友善。”洛伦素道。

“很好,”朱慈烺抚掌而起,“今天是非正式会谈,不要因为这种心血来潮小事坏了大家的兴致。郑督和萧将军会代我好生招待你的,请尽情享用。明日早间,我们的礼官会带你前来签署派遣使团的相关协议,望你能够加以准备。”

说完这些话,朱慈烺并没有等洛伦素的回应便施施然离开了偏殿,让洛伦素对这位殿下的强势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第562章 衔枚夜度五千兵(14)

诚如朱慈烺所知的,现在的葡萄牙正处于内困外交的境地。

国势上,经过西班牙的统治,海外领地损失惨重,贵族和百姓都在经济衰退的煎熬中苦不堪言。曾经一度成为世界帝国的国家,如今只是个二流小国,更让葡萄牙人心怀不甘。

外交上,他们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希望能够加入反哈布斯堡阵营,也就是新教阵营。然而新教阵营更喜欢葡萄牙作为敌国,好理所当然地通过战争对其进行掠夺。

这种窘境将始终困扰葡萄牙,直到明年,耶历一六四八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签署,确定欧洲新秩序为止。

大明的战士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三十年战争的尾巴了,之所以抛出这个“善意”的邀约,纯粹是为了理所当然地派出第一支全面考察使团,了解欧洲的动向。

相比胜利在望、又即将反目的荷兰,以及毫无信义、且有血海深仇的西班牙,葡萄牙是朱慈烺的最佳选择。

同样,如今孤立无援的葡萄牙,也绝不会回绝明帝国这样友善的盟友。起码两国可以在南洋对西、荷发起攻势,重新获得前往日本的黄金航线。

洛伦素在接受赐宴的翌日,拿到了明帝国的派遣使团协议书,同时还有一份共同开发南洋市场的备忘录。

协议书具有条约的效力,违约将面临两国关系的紧张,大明帝国随时可能收回澳门,并且不再保证澳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开发南洋市场备忘录则是对东印度群岛进行的重新分配计划。葡萄牙人可以在大明南洋势力范围内开设商馆,合法进行贸易,缴纳商税,并受大明帝国的保护。

前者是大棒,后者是胡萝卜,这个招数固然老套,但始终有用。

洛伦素不可能承担交恶明帝国的责任,他也相信忠贞议会所有议员都不会选择站在明帝国的对立面。尤其是帝国皇储明显表达了善意,澳门当局只需要配合安排船只,提供一定的技术人员,并不需要投入过大的人力和财力。

“明帝国是个尊重规则的文明国家,不同于那些只能用武器交谈的野蛮人。他们看中诺言和信誉,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关于东印度开发的承诺。”洛伦素在信中结尾写到,读了一遍之后,让仆人尽快送回澳门。

从厦门回澳门可以从海路顺风而下,能节约将近一半时间。等澳门忠贞议会的议员们与耶稣会的教士们商议之后,便决定派出更大规模的团队前往厦门。其中有大量皇太子需要的技术人员,他们将拿到年薪一百五十两,每月三十五两生活津贴的高薪,前往北京、山东、浙江等地,交流绘图和航海技术。

另一部分则是汤若望的同行——耶稣会的教士们,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在大明传教的权利。当然,对于天主教这种颠覆大明社会根基的宗教,朱慈烺是满怀警惕,因为奉教绅士中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