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境插队手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面有江边沙滩,有北树林,又靠在公路旁,中午休息时,有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去北树林里采蘑菇,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干脆骑车回家,吃一顿热乎饭再来干活也不迟。
  晓雁和我坐在江边的大杨树下,她从兜里拿出一只馒头,掰开,再从一只瓶子里夹了一块上海带来的红腐乳,摊平在掰开的馒头里,合上,递给我。
  生产队地远,我们一年有四分之三的中午都是在地头吃饭的,我从来都是干粮就着凉水,几分钟吃完,倒头便睡。自从和晓雁谈恋爱后,只要这天是在一起干活,她就会在中午的干粮里弄点小花头,让人感到女人在生活上的细心和讲究。
  嚼着红腐乳夹心馒头,看着眼前刚刚淌完冰排的黑龙江,水面平静得如同身后那些刚撒完稻籽的田池,倒映着蓝天和白云,偶尔还有小块的冰,点缀在微蓝的江上,悠悠地漂过。
  晓雁问我:“最近给家里写信了吗?”
  我说:“写了。”
  “父母有没有谈到我们俩的事?”她又问。
  “没有,我也没在信上提这事。”我告诉她。
  “难道就一直这么下去?”她一边说着,一边帮自己也弄了个夹心馒头。
  我吃着馒头,沉默了一会儿说:“慢慢来吧,或许时间长了,父母会认可我们的。”
  晓雁看出我有点心烦,安慰我:“你不要有太大压力,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无论是什么结果,我都不会怨你,怨只怨自己没这个命。”
  我说:“别说什么命不命的,父母的意见要尊重,但天高皇帝远,我们在黑龙江,命运最后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晓雁不再吱声,见我吃完了,递给我水壶。那是她一次从马车上摔下来压瘪了,又用黄豆放进去泡胀的军用水壶,像个圆鼓鼓的手雷。
  我看了笑着说:“这东西拿到上海去,上海人会以为是个新产品呢。”
  晓雁也笑了:“瞎七搭八,上海人又不是戆大。”
  我郑重其事地对晓雁说:“三年没回上海,我觉得自己成了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了。在老乡眼里我们不是农村人,在上海人眼里我们又不是城里人。”
  晓雁不以为然:“谁能分得出来?都是你自己想的。”
  我说:“你记得吗?在‘大世界’边上那家饭店吃点心,我们俩人叫了四两小馄饨,四两烧卖。这点东西算什么,我在农村一顿就要吃八两大馒头的。结果,好家伙,一下子上来八碗小馄饨、四笼烧卖,放了一桌子。弄得一饭店的人都盯着我俩看,那眼神就好像在说:戆搭搭的知青,胃口倒蛮大的。”
  晓雁听了大笑:“就是,介许多人盯牢阿拉看,没吃完就赶快逃出来。那天真的太像乡下人了。”
  这次探亲,在上海无功而返,给我心里多少留下了些许阴影;但江边提水种稻的成功,又让我恢复了自信。
  我说:“乡下人就乡下人吧,我一回到黑龙江,就觉得浑身有劲。”我回头指着那一片片水稻地:“你看,我们在这里把江水提上了岸,把沙土地变成了水田,我心里真的很自豪!”
  晓雁说:“我知道你有理想,但我怕整天说你好,你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我说:“我现在哪有尾巴好翘?我觉得自己在农村呆的时间越长,头脑就越简单,语言举止就越来越‘戆搭搭’的,也许将来我只能沉迷在乡间,在简单实在的农业生产上取得一些还能自我陶醉的成功罢了。”
  我突然想起了黑桦树。
  人们赞美和欣赏小兴安岭上那一排排漂亮的白桦,但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有一种叫黑桦的树。
  黑桦树没有挺拔的身材,黑不溜秋地在林子里也不显眼,它的木质纹理又扭曲,是一种无用而且很让木匠头痛的树种,所以没人会对它感兴趣,只是在冬天的时候才会想起它:喔,它很韧劲,还可以做雪爬犁!
  有过我这种上山下乡经历的人,在别人眼里大抵就是这样的黑桦。二十浪当多岁了,失去了在大学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故而无用;在时代的压力下生存,故而扭曲。唯一的优点就是能身负重压,在寒冷坚硬的冰雪上特别耐磨擦。
  黑桦,自知没有栋梁之才,所以也无所谓鸿鹄大志,感兴趣的只是地上的泥土和泥土上的白雪,在同它们的交往中,渲泄着扭曲的韧劲,就像雪爬犁被老牛拉着不时要发出“嘎吱”的音响一样,并会因为终于能有所作为而乐此不疲。
  或许这就是黑桦在幻想中的一点点乐趣。





    正文 175、上门讨债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1:00 本章字数:1823

大田种完,我决定去黑河,不讨回这笔钱就不回来。
  生产队为建江边提水站,向县水利科买进一批设备,其中有一台80马力的泵机,后来换成60马力,差价是450元。
  队里会计到县里跑了三次,讨要这笔钱。水利科的人总是推说科长不在,其他工作人员又都不肯过问这事。
  这天我到了县水利科,他们又如法炮制,不管我去问谁,都说科长不在,解决不了。问科长什么时候来,又都说不知道。
  我蹲在县水利科大门口,从中午等到晚上,都下班了,也不见科长人影,里面的人嘻嘻哈哈地推门而出回家了,就当作没看见站在门口的我。
  一股火气涌上了我的心头。
  这是我从上海探亲回来后,第一次来县城,去大街上买了两只馒头,准备去县城最差的旅店――大车店里过夜,明天再去水利科。
  大车店里都是农村来的人,有看病的,有探亲的,也有像我这样替队里来办事的,甚至还有在镇里走累了来这里歇歇脚的。一大溜的大炕上,就这样坐着一群没事闲聊天的老头和单身汉。
  大车店的炕不好烧,往外倒烟,烟油子味呛人。我疲倦地坐在大炕上,倒来一杯凉水,就着馒头吃。
  突然,半掩着的门外传来大声的叫骂:“***,我的工资怎么还不发?会计呢?”
  “让我自己去说?呸!那会计就住我家院里头,他不来找我说,我还去找他?”
  我只听见他那嘴舌发硬的叫声,不听见对方有声,看来他是在打电话。
  一会儿,这个吐字不清的老头进了屋,个头很高,戴着一顶贼油的工作帽,身穿工作服,敞开着扣子,可以看到他除了里面一件棉衣外,就穿着一件发黑的衬衣。这种外貌给人有50多岁的感觉,可是要仔细瞅他的脸,可以看出,他比实际年龄还要老好多。发皱的脸皮,稀稀拉拉的几根白胡子,牙也剩下不多,发直的眼睛淌着水。
  他摇摇晃晃地进来,似乎跟每一个人都相识似地点着头。
  我突然从这老头的话里得到一种启发:为什么不找到科长家里去?
  这个不过两三万人的县城,打听个人住哪不是问题。
  等老头晃到我跟前,我给他递了一支烟,问:“水利科科长你认识吗?”
  他接过烟,看了我一下,“干啥?你是说那个刘科长?”
  我说:“对,我从屯子里来的,带了一点东西给他,但在科里一天没见到他,想送去他家里。”
  他点上烟,对我说:“你出门向左,过一条街,有个胡同,胡同底倒数第二家就是他家。”
  这下好了,我三口两口吞下馒头,赶紧出大车店,找到刘科长的家。虽然天已经黑了,可那个胡同并不难找。
  他家里只有老婆和一个十来岁的儿子,都说不清楚科长什么时候能回来。
  那就等呗,一个下午,我在水利科大门口都站过来了,现在坐在他家里,我也不怕晚了。
  可是,一直等到夜里11点,县城旅馆都关门了,外面又起了大雨。我一声不吭,反正没地方去了,就在这等个一通宵。
  科长老婆见无法撵我走,只好让我和她儿子在一张床上睡下。
  早晨起床,科长老婆告诉我:科长是半夜回来的,一早又走了。走前关照,让我早上10点到水利科找他。
  终于见到他了。瓦刀脸,粉红的脸颊上布满细密的血丝,还有一只酒糟鼻子。他对我很冷淡,一句话不说,开给我一张纸条,找来一个工作人员去给我办转账手续。
  事情竟然如此简单。
  不久,生产队就收到了这笔钱。
  后来每次想到这夜睡在水利科科长家的事,我总在问自己:是不是做得有点过了?
  再一想,怎么说,我也是被逼出来的。
  真的是无可奈何了,450元呢,相当于一个人十多个月的工钱。一年多交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