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约翰·克利斯朵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的法国人遗传下来的,不过是变了形。正如犀利的目光会在一个妖冶的老妇脸上发见
她女儿脸上的秀美的线条:那当然不会使你对老妇发生什么爱情!法国人好象每天
相见的家属一样,决不发觉彼此的相似。克利斯朵夫可一看见便怔住了,并且格外加以
夸张,临了竟只看见这一点。当代的艺术无异是那些伟大的祖先的漫画,而伟大的祖先
在他心目中也显得象漫画中的人物。克利斯朵夫再也分辨不出,高乃依和一般摹仿者中
间有何区别。拉辛也被末流的巴黎心理学家,成天在自己心中掏来摸去的子孙们弄得鱼
目混珠了。
    所有这些幼稚的人从来跳不出他们的古典作家的圈子。批评家老是拉不断扯不断的
讨论着《伪君子》与《费德尔》,①不觉得厌倦。年纪老了,他们还在津津有味的搞着
幼年时代心爱的玩艺。这情形可以拖到民族的末日。以崇拜远祖列宗的传统而论,世界
上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和法国相比的。宇宙中其余的东西都不值他们一顾。除了路易十四
时代的法国名著以外什么都不读不愿意读的人不知有多多少少!他们的戏院不演歌德,
不演席勒,不演克莱斯特,不演格里尔帕策尔,不演赫贝尔,不演史特林堡,不演洛普,
不演嘉台龙,不演②任何别的国家的任何巨人的名作,只有古希腊的是例外,因为他们
(如欧洲所有的民族一样)自命为希腊文化的承继人。他们偶然觉得需要演一下莎士比
亚,那才是他们的试金石了。表演莎士比亚的也有两派:一是用布尔乔亚的写实手法,
把《李尔王》当做奥依哀③的喜剧那么演出的;一是把《哈姆莱特》编成歌剧,加进许
多雨果式的卖弄嗓子的唱词。他们完④全没想到现实可以富有诗意,也没想到诗歌对于
一般生机蓬勃的心灵就是自然的语言。所以他们听了莎士比亚觉得不入耳,赶紧回头表
演洛斯当。    
  ①《伪君子》为莫里哀的喜剧;《费德尔》为拉辛的悲剧。
    ②克莱斯特为十八世纪德国戏剧家,格里尔帕策尔(奥),赫贝尔(德),史特林
堡(瑞典),均十九世纪戏剧家。洛普(西班牙),嘉台龙(西班牙),为十七世纪戏
剧家。
    ③奥依哀(1820—1889)为十九世纪后期以中产阶级为主要观众的戏剧家,当时与小仲马分庭抗礼。
    ④《哈姆莱特》由多玛谱成歌剧,由加勒与巴普哀二人编歌词。首次于一八六八年在巴黎公演。
 
    可是二十年来,也有人干着革新戏剧的工作;狭窄的巴黎文坛范围扩大了,它装着
大胆的神气向各方面去尝试。甚至有两三次,外界的战斗,群众的生活,居然冲破了传
统的幕。但他们赶紧把破洞缝起来。因为他们都是些娇弱的老头儿,生怕看到事实的真
面目。随俗的思想,古典的传统,精神上与形式上的墨守成法,缺少深刻的严肃,使他
们那个大胆的运动无法完成。最沉痛的问题一变而为巧妙的游戏;临了,一切都归结到
女人——渺小的女人——问题上去。易卜生的英雄式的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的《福音
书》,尼采的超人哲学,到了他们江湖派的舞台上只剩下那些巨人的影子,可笑而可怜!
    巴黎的作家花了不少心血要表示在思索一些新的事情。骨子里他们全是保守派。欧
洲没有一派文学象法国文学那样普遍的跳不出过去的樊笼的:大杂志,大日报,国家剧
场,学士院,到处都给〃不朽的昨日〃控制着。巴黎之于文学,仿佛伦敦之于政治,是防
止欧洲思想趋于过激的制动机。法兰西学士院等于英国的上议院。君主时代的制度对新
社会依旧提出它们从前的规章。革命分子不是被迅速的扑灭,就是被迅速的同化。而那
些革命分子也正是求之不得。政府即使在政治上采取社会主义的姿态,在艺术上还是闭
着眼睛让学院派摆布。针对学院派的斗争,大家只用文艺社团来做武器;而且那种斗争
也可怜得很。因为社团中人一有机会就马上跨入学士院,而变得比学院派的人更学院派。
至于当先锋的或是当后备员的,又老是做自己集团的奴隶,跳不出一党一派的思想。有
的是囿于学院派的原则,有的是囿于革命的主张:归根结蒂,都是坐井观天。
    为了要使克利斯朵夫提提精神,高恩预备带他到一种完全特殊的——就是说妙不可
言的——戏院去。在那边可以看到凶杀,强奸,疯狂,酷刑,挖眼,破肚:凡是足以震
动一下太文明的人的神经,满足一下他们隐蔽的兽性的景象,无不具备。那对于一般漂
亮女子和交际花尤其特具魔①力,——她们平时就有勇气去挤在巴黎法院的闷人的审判
庭上消磨整个下午,说说笑笑,嚼着糖果,旁听那些骇人听闻的案子。但克利斯朵夫愤
愤的拒绝了。他在这种艺术里进得愈深,觉得那股早就闻到的气息愈浓,先是还淡淡的,
继而是持久不散的,猛烈的,完全是死的气息。
    豪华的表面,繁嚣的喧闹,底下都有死的影子。克利斯朵夫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
开始就对某些作品感到厌恶。他受不了的倒并非在于作品的不道德。道德,不道德,无
道德,——这些名辞都没有什么意义。克利斯朵夫从来没肯定什么道德理论;他所爱的
古代的大诗人大音乐家,也并非规行矩步的圣人;要是有机会遇到一个大艺术家,他决
不问他要忏悔单②看,而是要问他:“你是不是健全的?”    
  ①指巴黎的大木偶戏院,创立于一八九七年,所演的戏不是专门逗笑的,就是极端恐怖的。
    ②旧教惯例,凡教徒向教士忏悔后,教士予以书面证明,称为忏悔单。法国习惯,
凡教徒结婚时,须向本堂神甫缴验忏悔单。
 
    关键就在于这〃健全〃二字。歌德说过:“要是诗人病了,他得想法医治。等病好了
再写作。”
    可是巴黎的作家都病了;或者即使有一个健全的,也要引以为羞,不让别人知道他
健全,而假装害着某种重病。然而他们的疾病所反映于艺术的,并不在于喜欢享乐,也
不在于极端放纵的思想,或是富于破坏性的批评。这些特点可能是健全的,可能是不健
全的,看情形而定;但绝对没有死的根苗。如果有的话,也不是由于这些力量本身,而
是由于使用力量的人,因为死的气息就在他们身上。——享乐,克利斯朵夫也一样喜欢。
他也爱好自由。他为了直言不讳的说出他的思想,曾经在德国惹起小城里的人的反感;
如今看到巴黎人宣传同样的思想,他反倒厌恶了。思想还不是一样的思想?可是听起来
大不相同。以前克利斯朵夫很不耐烦的摆脱古代宗师的羁轭,攻击虚伪的美学,虚伪的
道德的时候,并不象这些漂亮朋友一般以游戏态度出之;他是严肃的,严肃得可怕;他
的反抗是为了追求生命,追求丰富的,藏有未来的种子的生命。但在这批人,一切都归
结到贫瘠的享乐。贫瘠,贫瘠。这就是病根所在。滥用思想,滥用感官,而毫无果实。
那是一种光华灿烂的,巧妙的,富有风趣的艺术;——当然是一种美的形式,美的传统,
外边冲来的淤沙淹没不了的传统;——一种象戏剧的戏剧,一种象风格的风格,一批熟
练的作家,很能写文章的文人;——是当年很有力量的艺术与很有力量的思想的骨骼,
相当美丽的骨骼。可是也仅仅限于骨骼。铿锵的字眼,悦耳的句子,空空洞洞的互相摩
擦的观念,思想的游戏,肉感的头脑,长于推理的感官;这一切除了自私自利的供自己
享乐以外,毫无用处。那简直是望死路上走。而这个现象,和法国人口激减的情形相仿,
是全欧洲不声不响的看在眼里而私心窃喜的。多少的聪明才智,多少的细腻的感觉,都
浪费于无用之地,虚耗于下流可耻之事。他们自己可不觉得,只嘻嘻哈哈的笑着。但克
利斯朵夫认为差堪安慰的也只有这一点:这些家伙还能够痛痛快快的笑,究竟不能算完
全没希望。他们装做正经的时候,克利斯朵夫倒更不喜欢他们了;他觉得最难堪的,莫
过于那些文人一边把艺术当作寻欢作乐的工具,一边自命为宣扬一种没有利害观念的宗
教。
    “我们是艺术家,〃高恩得意扬扬的说。〃我们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永远是纯洁的;
它只有贞操,没有别的。我们在人生中探险,象游历家一般对什么都感兴趣。我们是探
奇猎艳的使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