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依智高败逃之后,有人曾主张报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却以为“不敢诬朝廷以贪功”。

就连力主罢免他的文彦博也称他“忠谨有素”。欧阳修在嘉祐元年(1056)七月上书请罢狄青,洋洋数千言,举不出一条得力罪证,反而称赞他:“青之事艺,实过于人”,“其心不恶”,“为军士所喜”,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那么罪名是什么呢?不得不假托虚妄的阴阳五行说,把当年的水灾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yin也,武将亦yin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兆。简直是无中生有,罗织罪名。

为什么如此急于除掉狄青呢?文彦博说得明白,就是因为“朝廷疑耳”。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理由太牵强附会了!

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康复,如制诰刘敞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树为朝廷最大的威胁。在这种猜忌,疑虑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谣言纷起,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家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但因无过,被加宰相衔,民间称“从士兵到元帅、从布衣到宰相”,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

到陈州之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惟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发病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这就是文人的特点,不论是投降派,议和派,不论是新党、旧党,平时间都得不可开交,可是关键时刻总是能做到一直对外,于是后来岳飞也挂掉了。岳飞之死,与其说是投降派陷害,不如说是投降派与主战派联合陷害。

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yu拔之而后快,他含冤而死,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当人活着的时刻,不肯给一点宽容,所谓的名臣,贤士,好似恶狗一般网络罪名,实在找不到罪名,就莫须有,就利用天象,总之搞死你不需要理由;可是死了之后,又会大肆吹捧,似乎是救世主。

理由很简单,死人退出了竞争,自然对死人是宽容的;而尊敬死人,往往比尊敬活人,更有价值。

正如那句诗“活人不及死人香!”

…………

狄青之死,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狄青操守,人品无可挑剔,战功显赫,可是没有赢得朝堂上下的尊敬,反而是处处刁难,处处为难,就连一个激女都敢于嘲讽他。

再牛,战功能牛过狄青吗?

人品好,能好过狄青吗?

对皇上忠心,能比得过狄青吗?

都比不上!一个近乎完美的武将,都是这样的下场。作武将还有什么意思。

狄青的经历告诉所有武将,武将是没有尊严的,哪怕是再好,再优秀,即便是在战场上就死一生又如何,在那些士大夫眼中依旧是卑贱之辈,依旧是一坨臭狗屎。

既然如此,何必要人品好?何必要建立战功?何必要忠于皇上?

于是,渐渐的武将开始自暴自弃,开始变得没有信仰,开始吃喝piao赌,开始贪生拍死,开始吃空饷,开始变得无赖……

狄青之后,再无良将;岳飞之后,再无名将。

身为武将,时刻要在战场上征战厮杀,可能今天还能看到太阳,明天就看不到月亮了。在这种朝不保夕中,他们只是渴望得到尊敬,得到尊严,立下战功后,有人夸奖;取得成绩时,有人欣赏。

而不是刚刚立下战功,就引来一群莫须有的弹劾,一群子虚乌有的责骂。

这是多么的冷人心!

就好似一个孩子考下好成绩,兴冲冲的返回家中,可是父母却是甩了一个耳光骂道,这是何等的伤人心!

…………

回想着这一段历史,赵朴心中就酸痛不已。

在后世,军队那是最吃香的行业,在红色的中国,世人都是以当兵为荣。在一些地区,当兵还有名额限制,没有一定的关系,没有一定的后门,想要当兵似乎还不够格。哪像这个奇葩的时代,士兵的地位竟然低劣到这种地位。

一切都是不堪回首。

“不是名将缺乏,而是制度不好!”赵朴心中暗自道,王彦、王守信、李破军仅仅是良将而已,距离名将还差好几个等级,距离统筹全局的元帅更是差了好几条街。靠着八字军原班人马,想要跟完颜斡不离,完颜粘罕,完颜娄室等这些牛人对决,绝对是撑不了几个回合。

如今之计,招募新军,编练强军已经没有时间了,只有采取非常之法,才能提升战斗力。

而借助这次实战演习,为的就是向那些武人宣告:乱世来了,武人的时代来了,憋屈的时代过去了。

ps: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第148章 勋章

实战演习开始了。

八字军三个大营的比拼,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检验八字军的战斗力,二是为了提升尚武之风,三是为了鼓励加入八字军。

激烈的比拼开始了,正所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校场的四周,各个武将,文臣都是汇聚在一起,分列在两旁,文人们眼中是热闹,而武将看中是八字军战斗力高低。

而赵朴这个半桶水,则是一边参观,一边学习。

很快,第一轮实战演习开始了。

第一轮是十二人一组的小队对决,这主要的是考核小组之间的作战能力。此时双方都是长枪对决,盾牌手辅助,短刀手护卫,身上穿着竹甲,矛头都是裹上了布头,上面涂着石灰,只要被长枪在身上捅上一个石灰点,就是阵亡了。

盾牌手,长枪手,短刀手,构成了最为简单的步兵阵型。

短刀手和盾牌手负责防御,长枪手主进攻。同样的步兵阵型,简简单单的十二人小队,盾牌手、短刀手、长枪手的比列也是不同。有的盾牌手居多,是以防御为主;有的是以长枪手为主,是以进攻为主;有的则是短刀手为主,以混乱乱战为主。

不同的将领,根据自身战斗风格的不同,设置的比列不同。

只不过,不管是如何设置,都必须保证强盛的战斗力。

十二人的小队比拼,重在考验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小队配合能力

为了避免猫腻出现,以抽签为主,随意决定十二人。王彦、王守义、李破军三人,分别上前抽取一个签,王彦抽取到的是“三二三”,王守义抽取的是“七三六”,李破军抽取的是“二一二”。

抽到的三个小队出现在了演舞台上。

在短暂的商量了片刻后,各个小队上前取了武器,然后按着向后顺序开始比拼。

而此时,作为侍卫的赵大亲自上前做裁判,让那些“阵亡”的士兵,退出战场。

如火如荼的战斗很快拉响,长矛舞动,盾牌闪耀…………

许久之后,战斗结束,王彦第一,李破军第二,王守义第三。

接着,第二轮开中队的对决,六十人对决,考验的是军官的临阵指挥能力。中队长,只是六十人的小头目,在八字军中属于低级军官,是没有品级的武官,属于微不足道的小脚色。

可是若是认为这些小脚色无关紧要就错误了。

再为高明的计策,也需要精明强悍的士兵指挥;再为出色的谋略,也必须要下面的士兵执行。

而战绩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中低级军官的素质,他们临阵指挥能力,往往是代表着这只军队的战斗力高低。

若说,第一轮考核,只要考核士兵的战斗素质;那第二轮考核,就是考核低级军官能力。

这一轮,一向默默无闻的王守义所属的中队,竟然一举连败那两个中队。

看着,那个从容指挥的中队长,赵朴不由问道:“他是谁?”

“他叫王贵,是河东一只义军。后来投奔我军!”一旁的王守义介绍道。

“王贵,好熟悉的名字呀,只不过……”赵朴觉得这个名字很是熟悉,可就是记不起来了,恍然间才想起,这不是岳飞手下的名将吗,只不过这个人似乎操守不太好,最后当了叛徒。

接下来,是第三轮,也就是三百人的对决,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