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周列国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仲告桓公曰:“楚人倔强,未可以口舌屈也,宜进逼之。”乃传令八军同发,直至隆山。离汉水不远,管仲下令:“就此屯扎,不可前行!”诸侯皆曰:“兵已深入,何不济汉,决一死战,而逗留于此?”管仲曰:“楚既遣使,必然有备,兵锋一交,不可复解。今吾顿兵此地,遥张其势,楚惧吾之众,将复遣使,吾因取成焉。以讨楚出,以服楚归,不亦可乎?”诸侯犹未深信,议论纷纷不一。
  却说楚成王已拜斗子文为大将,搜甲厉兵,屯于汉南,只等诸侯济汉,便来邀击。谍报:“八国之兵,屯驻烃地。”子文进曰:“管仲知兵,不万全不发。今以八国之众,逗留不进,是必有谋。当遣使再往,探其强弱,察其意向,或战或和,决计未晚。成王曰:”此番何人可使?“子文曰:”屈完既与夷吾识面,宜再遣之。“
  屈完奏曰:“缺贡包茅,臣前承其咎矣。君若请盟,臣当勉行,以解两国之纷。若欲请战,别遣能者。”成王曰:“战盟任卿自裁,寡人不汝制也。”屈完乃再至齐军。毕竟齐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话说屈完再至齐军,请面见齐侯言事。管仲曰:“楚使复来,请盟必矣。君其礼之。”
  屈完见齐桓公再拜。桓公答礼,问其来意。屈完曰:“寡君以不贡之故,致干君讨,寡君已知罪矣。君若肯退师一舍,寡君敢不惟命是听。桓公曰:”大夫能辅尔君以修旧职,伸寡人有辞于天于,又何求焉?“屈完称谢而去。归报楚王,言:。‘齐侯已许臣退师矣,臣亦许以入贡,君不可失信也。”少顷,谍报:“八路军马,拔寨俱起。成王再使探实,回言:”退三十里,在召陵驻扎。“楚王曰:”齐师之退,必畏我也。“欲悔人贡之事。于文曰:”彼八国之君,尚不失信于匹夫,君可使匹夫食言于国君乎?楚王嘿然。乃命屈完资金帛八车,再往召陵犒八路之师,复备育茅一车,在齐军前呈样过了,然后具表,如周进贡。
  却说许穆公丧至本国,世子业嗣位,主丧,是为信公。感桓公之德,遣大夫百忙,率师会于召陵。桓公闻屈完再到,吩咐诸侯:“将各国车徒,分为七队,分列七方。齐国之兵,屯于南方,以当楚冲。俟齐军中鼓起,七路一齐鸣鼓,器械盔甲,务要十分整齐,以强中国之威势。”屈完既入,见齐侯陈上犒军之物。桓公命分派八军。其蔷茅验过,仍令屈完收管,自行进贡。桓公曰:大夫亦曾观我中国之兵乎?“屈完曰:”完僻居南服,未及睹中国之盛,愿借一观。“桓公与屈完同登戎铬,望见各国之兵,各占一方,联络数十里不绝。齐军中一声鼓起,七路鼓声相应,正如雷霆震击,骇地惊天。桓公喜形于色,谓屈完曰:”寡人有此兵众,以战,何患不胜?以攻,何患不克?“屈完对曰:”君所以主盟中夏者,为天子宣布德意,抚恤黎元也。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若恃众逞力,楚国虽梳小,有方城为城,汉水为池,池深城峻,虽有百万之众,正未知所用耳!“桓公面有惭色,谓屈完曰:”大夫诚楚之良也!寡人愿与汝国修先君之好如何?“屈完对曰:”君惠激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于同盟,寡君其敢自外?请与君定盟可乎?“
  桓公曰:“可。”是晚留屈完宿于营中,设宴款待。次日,立坛于召陵,桓公执牛耳为主盟,管仲为司盟。屈完称楚君之命,同立载书:“自今以后,世通盟好。”桓公先献,七国与屈完以次受献。礼毕,屈完再拜致谢。管仲私与屈完言,请放脯伯还郑。屈完亦代蔡侯谢罪。两下各许诺。管仲下令班师。途中鲍叔牙问于管仲曰:“楚之罪,悟号为大。吾予以包茅为辞,吾所未解。管仲对曰:”楚膺号已三世矣,我是以摈之,同于蛮夷。倘责其革号,楚肯娩首而听我乎?若其不听,势必交兵,兵端一开,彼此报复,其祸非数年不解,南北从此骚然矣。吾以包茅为辞,使彼易于共命。苟有服罪之名,亦足以夸耀诸侯,还报天子,不愈于兵连祸结,无己时乎?鲍叔牙嗟叹不已。胡曾先生有诗曰:
  楚王南海目无周,仲父当年善运筹。
  不用寸兵成款约,千秋伯业诵齐侯~
  又髯翁有诗讥桓仲苟且结局,无害于楚,所以齐兵退后,楚兵犯侵中原如故,桓仲不能再兴伐楚之师矣。诗云:
  南望踌躇数十年,远交近合各纷然。
  大声罪状谋方壮,直革淫名局始全。
  昭庙孤魂终负痛,江黄义举但胎您。
  不知一敌成何享,依旧中原战血鲜!
  陈大夫辕涛涂闻班师之令,与郑大夫申侯商议曰:“师若取道于陈郑,粮食衣搂,所费不货,国必甚玻不若东循海道而归,使徐首承供给之劳,吾二国可以少安。”申侯曰:“善,子试言之。”涛涂言于桓公曰:“君北伐戎,南伐楚,若以诸侯之众,观兵于东夷,东方诸侯,畏君之威,敢不奉朝请乎?”桓公曰:“大夫之言是也。”少顷,申侯请见,桓公召入。申侯进曰:“臣闻‘师不跪时’,惧劳民也。
  今自春祖夏,霜露风雨,师力疲矣。若取道于陈郑,粮食衣屡,取之犹外府也。
  若出于东方,倘东夷梗路,恐不堪战,将若之何?涛涂自恤其国,非善计也。君其察之!“桓公曰:”微大夫之言,几误吾事!“乃命执涛涂于军,使郑伯以虎牢之地,赏申侯之功。
  因使申侯大其城邑,为南北藩蔽。郑伯虽然从命,自此心中有不乐之意。陈侯遣使纳赂,再三请罪,桓公乃赦涛涂。诸侯各归本国。桓公以管仲功高,乃夺大夫伯氏之骄邑三百户,以益其封焉。
  楚王见诸侯兵退,不欲贡茅。屈完曰:“不可以失信于齐!且楚惟绝周,故使齐得私之以为重。若假此以自通于周,则我与齐共之矣。”楚王曰:“奈二王何?…屈完曰:”不序爵,但称远臣某可也。“楚王从之。即使屈完为使,资青茅十车,加以金帛,贡献天子。周惠王大喜曰:”楚不共职久矣。今效顺如此,殆先王之灵乎?“乃告于文武之庙,因以炸赐楚。谓屈完曰:”镇尔南方,毋侵中国!“屈完再拜稽首而退。屈完方去后,齐桓公遣隔朋随至,以服楚告。惠王待限朋有加礼。
  腥朋因请见世于,惠王便有不乐之色。乃使次子带与世子郑,一同出见。隰朋微窥惠王神色,似有仓皇无主之意。隰朋自周归,谓桓公曰:“周将乱矣!”桓公曰:“何故?”隰朋曰:“周王长子名郑,先皇后姜氏所生,已正位东宫矣。姜后尧,次妃陈妨有宠,立为继后,有于名带。带善于趋奉,周王爱之,呼为太叔。遂欲废世于而立带。臣观其神色仓皇,必然此事在心故也。恐《小并》之事,复见于今日!
  君为盟主,不可不图。“桓公乃召管仲谋之。管仲对曰:”臣有一计,可以定周。
  桓公曰:“仲父计将安出?”管仲对曰:“世子危疑,其党孤也。君今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世子,请世于出会诸侯。’世于一出,君臣之分已定,王虽欲废立,亦难行矣。”桓公曰:“善。”乃传檄诸侯,以明年夏月会于首止。再遣隰朋如周,言:“诸侯愿见世于,以申尊王之情。”周惠王本不欲子郑出会,因齐势强大,且名正言顺,难以辞之,只得许诺。腺朋归报。
  至次年春,桓公遣陈敬仲先至首止,筑宫以待世子驾临。夏五月,齐、宋、鲁、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并集首止。世子郑亦至,停驾于行宫。桓公率诸侯起居,于郑再三谦让,欲以宾主之礼相见。桓公曰:“小白等吞在藩室,见世子如见王也,敢不稽首!”子郑谢曰:“诸君且休矣。”是夜,子郑使人邀桓公至于行宫,诉以大叔带谋欲夺位之事。桓公曰:“小白当与诸臣立盟,共戴世于,世子勿忧也!”于郑感谢不已,遂留于行宫。诸侯亦不敢归国,各就馆舍,轮番进献酒食,及犒劳舆从之属。于郑恐久劳诸国,便欲辞归京师。
  桓公曰:“所以愿与世子留连者,欲使天王知吾等爱戴世子,不忍相舍之意,所以杜其邪谋也。方今夏月大暑,稍俟秋凉,当送驾还朝耳。”遂预择盟期,用秋八月之吉。
  却说周惠王见世子郑久不还辕,知是齐侯推戴,心中不悦。更兼惠后与叔带朝夕在傍,将言语浸润惠王。太宰周公孔来见,谓之曰:“齐侯名虽伐楚,其实不能有加于楚。今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