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周列国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地,在于楚邱,但版筑之费,非亡国所能办耳!”桓公曰:“此事寡人力任之。即日传令三国之兵,俱往楚邱兴工。复运门材,重立朝庙,谓之”封卫\卫文公感齐再造之恩,为《木瓜》之诗以咏之。
  诗云:
  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踞。
  投我以木桃兮,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兮,报之以琼玖。
  当时称桓公存三亡国:谓立僖公以存鲁,城夷仪以存邢,城楚邱以存卫,有此三大功劳,此所以为五霸之首也。潜渊先生读史诗云:
  周室东迁纲纪摧,桓公纠合振倾颓。
  兴灭继绝存三国,大义堂堂五霸魁。
  时楚成王熊浑,任用令尹子文图治,修明国政,有志争霸。闻齐侯救邢存卫,颂声传至荆襄,楚成王心甚不乐,谓子文曰:“齐侯布德沽名,人心归向。寡人伏处汉东,德不足以怀人,威不足以慑众,当今之时,有齐无楚,寡人耻之!”子文对曰:“齐侯经营伯业,于今几三十年矣。彼以尊王为名,诸侯乐附,未可敌也。郑居南北之间,为中原屏蔽,王若欲图中原,非得郑不可。”成王曰:“谁能为寡人任伐郑之事者?”大夫斗章愿往,成王与车二百乘,长驱至郑。
  却说郑自纯门受师以后,日夜提防楚兵,探知楚国兴师,郑怕大惧,即遣大夫聪伯,率师把守纯门,使人星夜告急于齐。齐侯传檄,大合诸侯于怪,将谋救郑。斗章知郑有准备,又闻齐救将至,恐其失利,至界而返。楚成王大怒,解佩剑赐斗廉,使即军中斩斗章之酋。
  斗廉乃斗章之兄也。既至军中,且隐下楚王之命,密与斗章商议:“欲免国法,必须立功,方可自赎。”斗章跪而请教。斗廉臼:“郑知退兵,谓汝必不骤来,若疾走袭之,可得志也。”斗章分军为二队,自率前队先行,斗廉率后队接应。却说斗章衔枚卧鼓,悄地侵入郑界,恰遇呐伯在界上点阅车马。聃伯闻有寇兵,正不知何国,慌忙点兵,在界上迎住厮杀。
  不期斗廉后队已到,反抄出郑师之后,腹背夹攻。呐伯力不能支,被斗章只一铁简打倒,以手拿来。斗廉乘胜掩杀,郑兵折其大半。斗章将聃伯上了囚车,便欲长驱人郑。斗廉曰:“此番掩袭成功,且图免死,敢侥幸从事那?”乃即日班师。斗章归见楚成王,叩首请罪,奏曰:“臣回军是诱敌之计,非怯战也。”成王曰:“既有擒将之功,权许准罪。但郑国未服,如何撤兵?”斗廉曰:“恐兵少不能成功,惧亵国威。”成王怒曰:“汝以兵少为辞,明是怯敌。今添兵车二百乘,汝可再往,若不得郑成,休见寡人之面!”斗廉奏曰:“臣愿兄弟同往。若郑不投降,当缚郑泊以献。”成王壮其言,许之。乃拜斗廉为大将,斗章副之,共率车四百乘,重望郑国杀来。
  史臣有诗云:
  荆襄自帝势炎炎,蚕食多邦志未厌。
  漆淆何辜三受伐?解悬只把霸君瞻。
  且说郑伯闻呐伯被囚,复遣人如齐请救。管仲进曰:“君数年以来,救燕存鲁,城邢封卫,恩德加于百姓,大义布于诸侯,若欲用诸侯之兵,此其时矣。君若救郑,不如伐楚,伐楚必须大台诸侯。”桓公曰:“大合诸侯,楚必为备,可必胜乎?”管仲曰:“蔡人得罪于君,君欲讨之久矣。楚蔡接壤,诚以讨蔡为名,团而及楚,《兵法》所谓‘出其不意’者也。”——先时,蔡穆公以其妹嫁桓公为第三夫人,一日,桓公与蔡姬共登小舟,游于池上,采莲为乐。蔡姬戏以水洒公,公止之。姬知公畏水,故荡其舟,水溅公衣。公大怒曰:“婢子不能事君!”乃遣竖貂送蔡姬归国,蔡穆公亦怒曰:“已嫁而归,是绝之也。”竟将其妹更嫁于楚国,为楚成工夫人。桓公深恨蔡侯,故管仲占及之。——桓公曰:“江黄二国,不堪楚暴,遣使纳款,寡人欲与会盟,伐楚之日,约为内应,何如?”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一向服楚,所以仅存。今背而从齐,楚人必怒,怒必加讨。当此时,我欲救,则阻道路之遥;不救,则乖同盟之义。况中国诸侯,五合六聚,尽可成功,何必借助裹尔?不如以好言辞之。”桓公曰:“远国慕义而来,辞之将失人心。”管仲曰:“君但识吾言于壁,异日勿忘江黄之急也。”桓公遂与江黄二君盟会,密订伐楚之约,以明年春正月为期。二君言:“舒人助楚为虐,天下称为‘荆舒’,不可不讨。”桓公曰:“寡人当先取舒国,以剪楚翼。乃密写一书,付于徐子。徐与舒近,徐赢嫁为齐桓公第二夫人,有婚姻之好,一向归附于齐,故桓公以舒事嘱之。徐果引兵袭取舒国。桓公即命徐子屯兵舒城,以备缓急。江黄二君,各守本界,以候调遣。鲁信公遣季友至齐谢罪,称:”有邪芦之隙,不得共邢卫之役。今闻会盟江黄,特来申好,嗣有征伐,愿执鞭前驱。“桓公大喜,亦以伐楚之事,密与订约。
  时楚兵再至郑国,郑文公请成,以纤民祸。大夫孔叔曰:“不可,齐方有事于楚,以我故也。人有德于我,弃之不祥,宜坚壁以待之。”于是再遣使如齐告急。
  桓公授之以计,使扬言齐救即至,以缓楚。至期,或君或臣,率一军出虎牢,于上蔡取齐,等候协力攻楚。于是遍约宋、鲁、陈、卫、曹、许之君,俱要如期起兵,名为讨蔡,实力伐楚。
  明年,为周惠王之十三年,春正月元旦,齐桓公朝贺已毕,便议讨蔡一事。
  命管仲为大将,率领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公于开方、竖人貂等,出车三百乘,甲士万人,分队进发。太史奏:“七日出军上吉。竖貂请先率一军,潜行掠蔡,就会集各国车马。桓公许之。蔡人恃楚,全不设备直待齐兵到时,方才敛兵设守。
  竖貂在城下耀武扬威,喝令攻城,至夜方退。蔡穆公认得是竖貂,先年在齐宫曾伏恃蔡姬,受其恩惠,蔡姬退回,又是他送去的,晓得是宵小之辈。乃于夜深,使人密送金帛一车,求其缓兵。竖貂受了,遂私将齐侯纠合七路诸侯,先侵蔡,后伐楚,一段军机,备细泄漏于蔡:“不日各国军到,将蔡城躁为平地,不如及早逃遁为上。”使者回报,蔡侯大惊。
  当夜率领宫眷,开门出奔楚国。百姓无主,即时溃散,竖貂自以为功,飞报齐侯去讫。
  却说蔡侯至楚,见了成王,备述竖貂之语。成王方省齐谋,传令简阅兵车,准备战守,一面撤回斗章伐郑之兵。数日后,齐侯兵至上蔡。竖貂谒见已毕。七路诸侯陆续俱到,一个个躬率车徒,前来助战,军威甚壮。那七路:宋桓公御说,鲁傅公申,陈宣公柠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连主伯齐桓公小白,共是八位。内许穆公抱病,力疾率师先到蔡地。桓公嘉其劳,使序于曹伯之上。是夜,许穆公芜。齐侯留蔡三日,为之发丧。命许国以侯礼葬之。七国之师,望南而进,直达楚界。只见界上,早有一人衣冠整肃,停车道左,磐折而言曰:“来者可是齐侯?可传言楚国使臣奉候久矣。”那人姓屈名完,乃楚之公族,官拜大夫。今奉楚王之命为行人,使于齐师。桓公曰:“楚人何以预知吾军之至也?”管仲曰:“此必有人漏泄消息。既彼遣使,必有所陈。臣当以大义责之,使彼自愧屈,可不战而降矣。管仲亦乘车而出,与屈完车上拱手。屈完开言曰:”寡君闻上国车徒,辱于敝邑,使下臣完致命。寡君命使臣辞曰:“齐楚各君其国,齐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虽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敢请其故?”管仲对曰:“昔周成王封吾先君大公于齐,使召康公赐之命,辞曰:”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夹辅周室。其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凡有不共工职,汝勿赦有。‘自周室东迁,诸侯放恣,寡君奉命主盟,修复先业。尔楚国于南荆,当岁贡包茅,以助王祭。自尔缺贡,无以缩酒,寡人是征。且昭王南征而不返,亦尔故也。尔其何辞?“屈完对曰:”周失其纲,朝贡废缺,天下皆然,岂惟南荆?虽然,包茅不入,寡君知罪矣。敢不共给,以承君命!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完将复于寡君。“言毕,麾车而退。
  管仲告桓公曰:“楚人倔强,未可以口舌屈也,宜进逼之。”乃传令八军同发,直至隆山。离汉水不远,管仲下令:“就此屯扎,不可前行!”诸侯皆曰:“兵已深入,何不济汉,决一死战,而逗留于此?”管仲曰:“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