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努尔哈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应泰果断地说道:“不行!绝对不能再派兵了!”
  这时候,巡抚张钧在座,他说道:“咱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因为怕中敌人的埋伏,就不派救兵,这不是胆小怕死么?”
  袁应泰却一口咬定:“不行!”
  张钧听后,十分生气地说道:“去白塔铺的路,难道就那一条道可走?!……你身为上司,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被敌人包围,一个个地被杀死,你就忍心么?”
  袁应泰不听,也不发火,干脆走了出去,最终还是没有发救兵。
  童仲揆盼望辽阳发救兵,却久盼不至,只得挥舞大刀,杀开一条血路,吓得旗兵纷纷倒退。
  他冲出重围之后,心里正在准备远走高飞,忽听身后有人喊道:“童将军慢走!”
  他回头一看,见是副将戚金,童仲揆说:“咱们一同走吧,何必要死在这关外异乡?”
  戚金却提醒他道:“不知童将军想过没有?即使咱们冲了出去,也难保不死,还落个临战脱逃!能够战死沙场,也是咱们的幸事!现在,咱何不杀回去,领着兵马与鞑子们再拼杀一番。”
  童仲揆听后,羞愧万分,立即说道:“好兄弟!幸亏你的及时提醒,不然,愚兄倒是做了一件错事。”
  说完,遂与戚金一起,手舞大刀,又杀入大营,聚集残余兵马,再与八旗士兵混战在一块,直杀得旗兵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此时,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兵马,对浙川两营的明军大开杀戒,数千明军除少数随周士禄脱围之外,其余全部被歼。
  这浑河南北之战,是辽沈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仗。
  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之后,在沈阳城里屯兵五天,士兵沿街挨户劫掠财物,金银细软,搜罗殆尽。然后宰杀千头牛羊,让部下大宴数日,又论功行赏,奖励诸位贝勒、大臣。
  因为浑河南北之战,八旗将士死伤万人以上,为努尔哈赤与明朝军队开战以来所未有,旗兵深受重创。
  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努尔哈赤命令搭高台,杀黑牛,宰白马,祈告天地,愿神祉福佑后金国。
  他又亲自带领四大贝勒,各大臣们,对阵亡将士大行祭奠,以慰亡灵。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天命六年)三月十八日,也就是夺取沈阳城、同时击败明朝两路援军之后的第五天,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八旗兵分八路,旌旗蔽日,弥山亘野,齐头并进,到虎皮驿扎下营盘。
  袁应泰得知消息,当即采取应急措施,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在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城上布满士兵,严阵以待。
  为了加强对辽阳的镇守,袁应泰接受部下的意见,尽撤辽阳以北咸宁营等地的守军,将他们全部集中到辽阳城里。
  因为辽阳是明朝在辽东的首府,是朝廷统治辽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中心,历属的辽东经略长官一向驻扎辽阳以镇守辽东,视辽阳为辽东的根本,视保卫辽阳更胜于保卫沈阳。
  明朝天启皇帝接位之后,整日在宫内钻研技巧,制作各种精巧玩具,不问国事。
  辽东经略袁应泰得到调整部署、加紧部防,守住辽阳城的指示之后,再不敢怠慢,连夜安排部署,把原来驻守辽阳的总兵刘孔胤的军队,与川军的余部合在一起,统一交由刘总兵管辖。
  接着,他又调来宽甸、总兵胡嘉楝、副总兵刘光祚的青州兵马,相互配合,两部合在一起,也有两三万人,共同守卫辽阳。
  为了显示自己抗敌的决心,袁应泰把自己的家丁、亲兵组成一支队伍,名为虎旅军,以他们帮助守城。
  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兵马,来到虎皮驿驻扎下来,当晚,便召集各位贝勒、大臣们,还有范文程、降将李永芳等,研究攻打辽阳的方略。
  努尔哈赤说的辽阳城防图,便是李小芳从他在经略府任书记官的连襟——高大宏手中,以十根金条换来的。
  可见,被辽阳城里不少的人称为“浑河路上第一好人”的李小芳,确实很能干,难怪努尔哈赤当着李永芳的面说道:“你们父子俩好好地干,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因此,李小芳送来的消息,更坚定了努尔哈赤攻打辽阳的决心和信心。
  三月十九日清晨,后金十万大军迅速渡河,飞速前进,他们躲开了辽阳城西北方向武靖门驻防的明军,向山海关前进,准备攻打明朝京城!
  原来这只是他们的一计策,目的是调虎出山、引蛇出洞。
  努尔哈赤命各旗兵马暂作停顿,作好出战准备,让大贝勒代善带领其红旗军扫击尾随后金军的明军。
  然后,努尔哈赤又命令其余的七旗兵马,面对辽阳城西的明朝军队,摆开决战的阵式,随时准备向明军冲击过去。
  谁知那些旗兵如一阵狂风到来,对明营进行冲击,浑身披着铁甲的铁骑士,战车也挡不住他们冲击,大炮来不及燃放,炮手便被骑兵的大刀砍死了。
  四贝勒皇太极领着他的镶白旗士兵,首先向明营的左翼朱万良兵营冲去。
  由于朱万良是戴罪参战,刚才与三贝勒莽古尔泰一番厮杀,又见皇太极领兵来冲去兵营,于是抖起精神,再不敢临阵退缩了。
  朱万良立即领兵追杀过去,努尔哈赤急忙命令二贝勒阿敏统领正兰旗士兵上前助阵。
  两军展开激烈拼杀,正当势均力敌,双方不分胜负之时,努尔哈赤又命三贝勒莽古尔泰领兵杀入,一齐围歼朱万良部。
  明营中的中营刘孔胤与梁仲善,及右营中的李秉成却都死守自己的营寨,不知前去助战,眼睁睁地看着左营的朱万良部被后金的三旗兵马包围,而按兵不动,令人不解!
  朱万良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马下,以身赎罪,所余兵马立即溃散,被旗兵追杀蹂躏,能逃脱者寥寥无几。
  努尔哈赤善于抓紧战机,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又立即指挥他的八旗子弟,命令白旗兵突然冲入明军,将其右、中两营兵马一截为二,要兰旗兵在后,黄旗兵在前,形成包围夹攻的形势。
  后金旗兵善长野战,更善于近战,明军的炮火已失去作用,被迫与骑兵进行肉搏拼杀。
  三位总兵刘孔胤、李秉成、梁仲善尽管刀马纯熟,武艺精湛,每人都杀死数十旗兵,乃至百名旗兵以上,终因被层层围住,八旗兵马又多,为乱军所杀。
  这两营明军不下三万人,与旗兵拼杀之后,尚有一万多人,随着几名副将突出旗兵包围,仓皇逃去。努尔哈赤立即命令四贝勒皇太极、三贝勒莽古尔泰,更乘胜追杀,不能留下后患。
  后金兵马一直追杀六十余里,直到鞍山,才收军回营,沿途的枯草都被鲜血染红了。
  大贝勒代善领着一万余人,对不到五千人的青州军,如下山的猛虎一样,先是进行包围,然后再将其截断成三、四块,指挥铁骑在明军中砍杀。
  这些青州军一向缺乏训练,更没有近战的拼杀能力,遇到旗兵的左砍右劈,他们早已吓破了胆,眨眼之间,便溃不成军,两位总兵相继战死。
  当晚,努尔哈赤在消灭了两支明军之后,统领着得胜的八旗健儿,分兵为四营,进抵辽阳城下。
  他命令:右翼四旗兵马围攻东西城,左翼四旗兵马围攻城,双方在辽阳城的小西门,首先展开了争夺战。
  三月二十日早晨,袁应泰置守城任务于不顾,亲自带领数千虎旅军,冲出辽阳的平夷门,即辽阳的东城门,扎营于辽阳城外的东山上,决心与后金兵马拼个鱼死网破!
  这虎旅军,是以袁应泰的家丁、亲兵为主,组成的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士兵中有不少的人都有着精湛的武功,有万夫不当之勇。
  袁应泰带着一腔怨气,想用这支队伍狠狠地击杀努尔哈赤的狂傲气焰,打败八旗士兵,为自己伸张一身的正气给张钧他们看看!
  袁经略将其数千精兵,分开扎营为三,并且部列三层火炮,准备与后金兵马拼杀一场,用以牵制努尔哈赤攻打辽阳城的兵力。
  可是努尔哈赤依仗兵马众多,一方面命令左右各四旗兵马攻城,一边不断地抽调兵力,与东山袁经略的虎旅军进行野战。
  努尔哈赤先是派出红护军——即红旗军中的护卫兵卒,精卒二百名,对东山的明营进行冲击。谁知这二百名红护军未到阵前,便被袁应泰的炮火炸死了,还剩几个旗兵跑回去报信了。
  努尔哈赤一生气,立即派出红旗军一千名冲击东山虎旅营。这一次一千红旗军冒着炮火冲到阵前时,只剩六百余名,被明军炮火打死三分之一。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