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努尔哈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尔哈赤见贺世贤已死,尤世功又出城被围,心中十分兴奋,认为两员主将均已出城,城里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乘这混乱机会,应该抓紧攻城,沈阳城可唾手可得了!于是,他只以很小一部分兵力,让四贝勒皇太极领着,一定把这条大鱼——尤世功逮住!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城上,亲自指挥八旗士兵,用毡被裹身,推着四轮战车前进,让精锐的骑兵藏身车后,竭力靠近城墙。
  城中的两员主将虽然出城,还有副将、参将、游击等大小头目数十人,他们在各自位置上指挥守兵对攻城的旗兵进行打击。
  尤世功被层层八旗士兵包围着,任凭他双刀再砍再来,砍杀死再多的旗兵,仍然脱身不得。终于倒在乱箭之下,死于数百个八旗士兵的尸体之中……
  攻城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向多谋善断的后金汗王努尔哈赤,见到沈阳城的两位总兵贺世贤、尤世功双双战死,立刻抓住这机会,向城上的明军喊话,劝降。
  城上的明军见到后金的先遣军拚命的样子,又见城外的八旗兵马如潮水一般涌进城里,只得老老实实地放下兵箭,投降了。
  这些“先遣军”是新上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收编的“蒙古人”,被他“充实”到明军中。其实他们都是后金的“谍报人员”,是努尔哈赤安插在明军中的“奸细”。
  被明朝人称为“坚城”的沈阳城,努尔哈赤只用三天时间,一举攻占了。
  沈阳之战,明朝的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以下,道吏、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百总等大小将官共战死三十多人,兵民被杀死者据说有七万余人。
  沈阳城被围之时,辽东经略袁应泰、巡按大臣张钧早已部署了各路援军,准备以沈阳为犄角,对后金军展开内外夹攻,不料两位总兵官主动出城迎战,导致将死城破的后果。
  当时,川浙总兵童仲揆、陈策从黄山领兵来增援;虎皮驿、武靖营、奉节堡三处的梁仲善、朱石良、姜弼、李秉成等领兵也向沈阳集结。
  陈策领着兵马来到浑河桥南差别,听说沈阳城已经失守,便想下令回师。这时候,他的裨将周敦吉说道:“现在乘后金兵马在沈阳城立脚未稳之时,可以打过去,使他们措手不及。”
  副总兵泰邦屏也建议道:“咱们为救沈阳而来,不能前去一战,还要我们军队干什么呢?”
  在众将领的一片报国之心感染之下,陈策坚定了战斗信心,随即下令:把明军分为两大营,命令周敦吉、秦邦屏先渡浑河,在北岸安营扎寨,摆下阵势。
  且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得知明朝的援兵已到,便迅速派遣兵马,向正在渡河的明军猛扑过去,想将援军消灭在浑河里。
  此时,周敦吉等领兵刚上浑河北岸,兵分两营,还未来得及站稳脚跟、扎下营盘,努尔哈赤派来的右翼兵马,已经围了上来。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派遣一支兵马,截断了浑河桥通道,阻止河南岸的童正揆、陈策带领的队伍过河。
  两军激战开始了,努尔哈赤以五万兵力,围攻河北岸的明朝援军不足五千人马。
  初战时,努尔哈赤只以白旗士兵冲阵,认为明军全是弱卒,不经打的,往往是一经战阵便溃不成军。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支援军非同寻常!
  原来这支川军,特别能战斗,他们拼杀顽强,行动矫健,两军交战不多时,白旗士兵未能顶住川军的冲杀,不得不败下阵来。
  后金兵马众多,努尔哈赤又以黄旗军接着厮杀。
  由于川兵的英勇顽强,努尔哈赤的黄旗兵又被杀退,旗兵死伤枕藉,血流成河。
  面对明朝援军的顽强反击,努尔哈赤也看得怵目惊心,只得又派遣红旗兵接着厮杀,并将白旗、黄旗的残余士兵聚集起来,配合红旗兵一齐杀上去,将川军四面包围。
  在此情况下,双方经过厮杀、激战,相互各有杀伤,在川军反击下,八旗兵三进三退,死伤近三千人。
  这时候,明朝来自虎皮驿、奉节堡、武靖营的援军,由于主将朱万良、梁仲善、李秉成、姜弼等怕死怯战,兵至白塔铺便观望不前,贻误了战机,使川军处于孤军无援状态。
  后来,努尔哈赤见川军拼杀顽强,心生一计,派李永芳前去收买明军中的炮手,把沈阳城头的大炮搬来,对准川兵老营开炮,摧毁其指挥中心,致使川军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努尔哈赤又调来八旗兵马,以数倍于明朝川军的兵力,从两翼对其冲击,形成夹攻之势。
  此时,川军的将领周敦吉、秦邦屏等,在与八旗兵拼杀中先后战死,惟有周世禄等率领少数士卒,退到浑河南五里的浙营驻地。
  努尔哈赤怎肯放弃机会,又带领兵马乘胜追求,迅速渡过浑河,将浙兵营也重重包围起来,决心全歼这两支援军。
  忽有探马来向努尔哈赤报告道:“离此不过数十里路的白塔铺,有明军四万正向这里开来。”
  诸贝勒、大臣们一听,心中十分惊骇,都把目光投向他们的统帅。
  大家心中全都有数,攻打沈阳城的战斗结束不久,又与劲敌川军激战了一天,如今川浙两兵合营在前,这四万援军若是从后面再赶上来,八旗兵马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努尔哈赤当机立断,从容镇定地对其部下们说道:“代善、莽古尔泰二人带领右翼的兵马,去围歼这川浙两营的援军!这一仗,事关重大,要拼出死力,速战速决,只许胜,不准败!”
  两贝勒急忙答应一声,就匆匆领着兵马去了。
  白塔铺。明朝几位总兵正在营中议事,姜弼说道:“刚才李总兵代表咱们说的话,要言行一致,老是驻扎在白塔铺观望不进,川浙大营正在拼杀,如逗留不前,怪罪下来也是死,不如与努尔哈赤拼杀一场,死了也是忠臣!”
  朱万良听后,说道:“先派一支人马前去探听消息,咱们随后起兵,那努尔哈赤善用智谋,这里地形复杂,别中了他们埋伏了。”
  就在几位明朝的总兵大人说话工夫,忽听“冲啊!杀啊!”喊了起来,只见八旗士兵手执明晃晃的大刀,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如一股旋风刮来,冲进明军大营。
  尽管几万兵马,将领大大小小数十员,因为都是怯战怕死,转眼之间,四万兵马四散奔逃,溃不成军了。
  只有姜弼手提长枪,迎着皇太极杀奔前进,可是,众多的八旗士兵纷纷上前围住,使姜弼脱身不得,皇太极一声令下:“放箭!射死他!”
  姜弼也刺死了十几名旗兵,临死前大声喊道:“老子也够本了!”
  这一仗,皇太极仅以几千人马,却把四万明军杀得丢盔弃甲而逃,八旗兵乘胜追杀四十余里,沿途杀死明军三千余人。
  朱万良、李秉成、梁仲善早被吓得魂不附体,各人带着零星的残余人马,逃向辽阳去了。
  努尔哈赤笑着向部下道:“这是老天爷庇佑后金,这支四万人的明军,若像那川军一样,咱们能如此轻松么?”
  说罢,立即命令急速回师,全力去围歼川浙二大营,与大贝勒、三贝勒合兵一处,立即拼杀在一处了。
  浑河桥南之战更加激烈,比桥北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努尔哈赤有些着急了,命令全军要猛攻,猛杀,争取及早消灭两大营。谁知明军炮火威力大,八旗士兵纷纷倒下,由于旗兵有进无退的军纪,只得迎着乱飞的弹片,勇敢地拼杀,死伤惨重。直到明营的炮火打完,两军才开始了短兵交锋,相互肉搏拼杀,杀声响彻四野。
  此时,明军中的主将陈策战死,童仲揆拼命杀出重围,派参将刘洪急赴辽阳请求救兵。
  这刘洪见了经略袁应泰,大声哭道:“咱们队伍到达浑河边上,沈阳便已陷落,将领们坚持进战。谁知鞑子兵马太多,把咱们团团包围,川军大部分战死,残余兵马已与浙军联合,又被贼军包围,炮火用尽,陈策战死,请大人快发救兵。”
  袁应泰听了,却说道:“早在沈阳被围时,我已派参将带兵马五千前去援救,谁知努尔哈赤狡诈异常,他在辽沈之间的胡马峪埋伏了精兵,使他们全部覆没。如今,再派兵去,岂不是以肉包子打狗——有去的,还有回来的么?”
  听了袁经略的话,刘洪哭道:“还是请经略大人派兵吧,不然的话,那浙川大营将被全歼!”
  袁应泰果断地说道:“不行!绝对不能再派兵了!”
  这时候,巡抚张钧在座,他说道:“咱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因为怕中敌人的埋伏,就不派救兵,这不是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