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花的浓郁芳香,充溢在房屋里乌黑的大气中。
黑雾变成了一条细流,集中在寒水翁的胯间,消失了。
“啊哟! ”
寒水翁两手捂着臀部,扑倒在地上。
倒下之后,寒水翁忍不住痛苦地扭动着身体。
寒水翁的肚子膨胀起来,圆滚滚的大得惊人。
“寒水翁! ”
博雅奔过去,慌忙从怀中取出晴明交给他的短剑,拔了出来:“快张开口,把这个衔住! ”
博雅将短剑放入寒水翁口中。
寒水翁用牙齿将短剑紧紧咬住,苦状立刻平息了。
由于寒水翁是将刀刃对准内侧横过来衔着,所以两个嘴角都受了伤,流出血来。
“别松口! 就这么衔紧了! ”
博雅大声叫道。
“晴明……”
博雅呼喊。
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7 博雅手足无措,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
寒水翁用胆怯的眼睛仰望着博雅。
“别放开! 不能放! ”
博雅只能对着寒水翁大声呼喊。
博雅将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响,抬起脸来,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个人影。
晴明站在那里,正看着博雅。
“晴明?!”博雅大喊。
“你真的是晴明吗? ”
“对不起,博雅。因为进了一趟深山老林,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
晴明迅速来到博雅身边,从怀中取出一束药草。
“这种药草是生长在夏天的,所以这个季节很难找到。”
晴明说着,薅了一两把草叶,放入自己口中咀嚼起来。
咀嚼了一会儿,再吐出来,用指尖捏着,从寒水翁衔着的刀与牙齿之间,塞进寒水翁的口里。
“吞下去。”晴明说道。
寒水翁赶紧将药草吞进胃里。
如此反复数次。
“行了。就这么把刀衔着,挨上一个时辰的话,就得救啦。”晴明恳切地说道。
寰水翁热泪潸潸,点点头。
“晴明,刚才让他吞下去的是什么? ”
“天人草。”
“天人草? ”
“这也是从大唐传来的东两。据说是吉备真备(吉备真备(695~775),奈良时代人717 年作为遣唐使来唐,735 年回日本。)大人带回来的。在大唐,多生于自长安通往蜀中的ilia~ 。在我们国家,现在虽然还少,但已经有野生的了。”
“噢。”
“自长安至蜀中的山道上,有很多会从臀部钻进人体为害的妖物。行路人都服用天人草炼制的吐精丸来护身。安史之乱时,从长安逃难去蜀中的玄宗皇帝,途中经过耶山里时。听说也吃了这吐精丸呢。”
“可是。你刚才让他吃下去的……”
“因为没有时间炼制吐精丸,所以让他直接吞下了药草。给他服用的剂量很大,药效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大约一个时辰过后,寒水翁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
“快到时候了。”
晴明低语道。
“快到什么时候了? ”
博雅不解地问道。
晴明未及回答,寒水翁已开始痛苦地搓揉起肚子来。
牙齿与刀刃之间,痛楚地咻咻呼气。
“要不要紧啊? ”
“不要紧。天人草见效了。”
于是……
不多会儿,寒水翁排出一头野兽。
似乎曾被猎人捉住剥过皮,野兽的腹部有一块很大的刀伤。
那是一具巨大的、黑色的、经年老貉的尸骸。
第三章 陀罗尼仙
一
“哎呀,晴明啊——”
一开口说话,博雅口中便飘出了白色的呼气。
博雅似乎心有所思,几次独自颔首。
“实在妙不可言啊。真是遵时守信,如期迁变呀。”
听上去是感慨良深的口气。
“你指什么? ”
晴明将酒杯送往唇边,口角徽含笑意。
两人正在相对小酌。
是在晴明宅邸的外廊内。两人相对盘腿而坐,身旁是寥廓的秋野。
准确地说,其实并非原野。晴明家那几乎未加修整的庭院,看上去仿佛是将秋日的原野原封不动地搬来一般。
“当然是说季节喽。”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着庭院。
花朵早已枯萎的桔梗和女郎花的群落犹自残存在院里。那里一丛,这里一簇。
眺望着院中的花草,博雅深深呼出一口气。呼气已变成白雾。
“我是不是有点不对头,睛明? ”
“博雅你吗? ”
“嗯。”
博雅喝干杯中的酒,看了晴明一眼。
“我呀,对于这个庭院是无所不知的。连春天长出什么草,这草又开出什么花我都知道。可是……”
“怎么了? ”
“夏天里那么茂盛鲜妍的花草,一到秋天却枯萎败落,披上霜……”
“嗯。”
“这简直……”
说到这里,博雅把后面的话生生地吞了下去,将视线移向庭院。
“简直什么? ”
“不说啦……”
“为什么? ”
“说出来你又要笑话我了。”
“我怎么会笑话你呢? ”
“怎么不会,你的嘴角已经在笑了。”
“我没有笑。跟平时一样啊。”
“那你就是平时一直都在笑话我。”
晴明的口角浮出微笑。
“瞧,笑了不是? ”
“这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
“这是在称赞博雅你呢。”
“称赞? ”
“是啊。”
“那我可不懂了。”
“我嘛。始终觉得博雅是个好汉子。”
“那是嘲笑吗?”
“是称赞。”
“但是我可不觉得这是称赞。”
“你不觉得,这也是称赞啊。”
“唔。”
“接着说呀。”
“嗯。”
博雅的喉头低低地咕嘟了一下,低下头说道:“我是想说——简直就像人世间一样嘛。”
他的声音很低沉。
“原来如此。” 见晴明意外认真地点头称是,博雅抬起脸来:“想当年那样不可一世的平将门(平将门(?~940),平安中期的武将,939 年在关东起事,自称新皇,为平贞盛等诛灭。)大人,不也不在人世了吗? ”
也许是晴明的表情让他感到安心,博雅接着说道。
博雅拿起酒瓶,给自己的杯子里斟上酒。
“所以啊,每次望着这样的风景,便会不由自主感到哀伤,同时又觉得,这也许正是人世间的真实写照。这种奇怪的心情连自己也理不清头绪。”
“你就是说这不对头吗? ”
“嗯。”
博雅微微点头,又喝干了杯中的酒。
“大概并不是不对头,博雅。”
“你这么看吗? ”
“你终于变得跟普通人差不多了。”
听晴明这么说,博雅脸色怃然,正要放下酒杯的手停在半空。
“怎么了? ”
“你该不是说,所谓跟普通人差不多之类,也是称赞我的话吧? ”
“这话嘛,既不是称赞也不是贬低……”
“那,是什么? ”
“这可为难了。”
“我才为难呢。”
“怎么,你生气了? ”
“没生气,只是觉得没劲而已。”
博雅犯了牛脾气。
正在这时——“晴明大人! ”
有人呼唤。声音来自庭院。
是清脆澄澈的女子声音。身上沐浴着午后的斜阳,一个身着唐衣的女子站在枯野之中。
“有客人光临。”
“什么客人? ”
晴明问女子。
“是来自比睿叉山的一位名叫明智的大人。”
“哦? ”
“来客说,如果晴明大人在家的话,想拜见大人。”
“那么,请他进来。”
“是。”
女子答道,飘然走过枯野,向大门口走去。
她的步态轻盈飘逸,宛如枯野之类根本就不存在似内。女子的裙裾所及,草叶摇也不摇一下。
“岂不是来得正好吗? ”
博雅对晴明说。
“什么正好? ”
“客人一来,正好可以不必继续谈下去了嘛。”
“呵呵。”
晴明不置可否,看着博雅微微一笑。
不一会儿,刚才那位女子沿着外廊静静地走来。
她的身后跟着一位僧人。
他身材瘦削,年纪约六十岁左右。
“明智大人来了。”
女子说毕,行礼,缓缓地转身离去。
二
一步。两步……走出不到五步,女子的身影开始逐渐模糊,尚未走到外廊尽头的转角处,便悠悠地消失不见了。
晴明和博雅并肩而坐,那位名叫明智的僧人与二人相对而坐。
明智虽与晴明相对,却仿佛芒刺在背,上身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