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巳时(9——11点),继续念书,而且热了不许摇扇子,冷了不许抱着厚衣服,要专心写字。
  午时(11——13点),这是皇子们吃饭的时间,吃完饭后连午休的时间都没有,继续前面的功课。
  未时(13——15点),皇家的孩子,讲究的是文武双全,满洲的男儿决不能将血脉里尚武的天性丢掉,于是这个时候就是他们练武的时候了,皇子们统统到了外面的一个院子里练习骑射。
  申时(15——17点),此时又是皇帝逛到这里检查皇子作业的时候了。
  酉时(17——19点),练习射箭。
  当上皇帝后,虽然好了一点,但是依然······
  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
  7:00——9:30早膳;
  9:30——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11:00——2:30午休、午膳;
  2:30——5:00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5:00—9:00晚点或酒膳,做佛事,然后就寝。
  感受到乾隆残留的对这种悲催生活的一丝怨念,顾青竹只能感慨,皇家的人不好当啊,跟他们比起来,现代的学生除了高三生之外,那真是享受啊!难怪乾隆当上皇帝后那么肆意享受呢,原来是为了弥补损失啊!
  不过,说起皇子时代······
  话说乾隆有多久没去看看他的那些儿子们了?
  顾青竹坐直身体,要不,现在去看看?
  做了决定,顾青竹立刻站起身来,带着两三个侍卫前往皇子们念书的上书房。
  上书房中,纪晓岚正在给皇室子弟们上课,只听得外面小太监一声高喊。
  “皇上驾到!”
  纪晓岚手一抖,书差点就掉下来砸到自己的脚,不会吧,皇上不是一向不怎么喜欢到上书房来的吗?怎么今天有心情跑这里来?
  看看底下坐着的阿哥们,也是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看来不是他的幻觉,纪晓岚整理一下衣着,走下讲桌,对着走进的顾青竹跪下:“臣纪晓岚,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儿臣叩见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吉祥!”
  顾青竹嗯了一声,点点头,让他们起来,扫视了一下,嗯?上书房的人怎么这么少?于是在心中开始扳手指计算乾隆,不对,现在应该说是他的儿子们的现况了。
  大阿哥永璜,两年前就死了。
  二阿哥永琏,只活了八岁,死了。
  三阿哥永璋,自从被乾隆训斥之后,就上了折子,卧病在家,只在每年年终家宴和指婚第二日谢恩时见过他的身影,一概的脸色苍白低头缄默不语的单薄身影。
  四阿哥永珹,今年十四岁,上书房年纪最大的皇阿哥。
  五阿哥永琪,十二岁,完好。
  六阿哥永瑢,十岁,完好。
  七阿哥永琮,两岁的时候出痘没熬过来,夭折了。
  八阿哥永璇,七岁,完好。
  九阿哥连名字都没有,夭折了。
  十阿哥同样是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夭折了。、
  十一阿哥永瑆,才一岁。
  十二阿哥永璂,同样一岁。
  然后,没了???
  也就说,这个上书房十几个少年里,皇阿哥满打满算的才4个?!
  以一个皇帝来说,这真的寒酸让人目不忍视啊!
  随着心中的盘算,顾青竹的眉头不知不觉皱起,惊得众人低下头跪在那里,动都不敢动。
  顾青竹回过神来,看着众人的神色,喜怒不显地淡淡道:“都起来吧!”
  众人纷纷起身,垂手站在自己的座位旁。
  顾青竹转头看了纪晓岚:“纪爱卿,今天教了些什么?”
  “启禀皇上,今日阿哥们复习了论语。”纪晓岚恭敬地答道。
  “哦?”顾青竹扬眉:“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他们都学得怎么样?”
  纪晓岚低下头:“诸位阿哥都是天资聪颖之人,假以时日,定没有微臣存身之处。”
  “是吗?”顾青竹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纪爱卿果然不愧是先皇也赞过的人,果然能言善辩啊!”说话滴水不漏,一个‘假以时日’用得真是好啊。
  纪晓岚心一跳,面上却依然面不改色:“皇上谬赞了。”
  顾青竹回过头,对少年们摆摆手:“你们都回自己的位置上做好,纪爱卿你继续上课,当朕不存在好了。”
  怎么可能当您不存在啊皇上!!!纪晓岚僵硬了一下,深吸口气回到课桌前,继续讲课,真的努力当顾青竹只是一团空气了。
  不过显然,那些皇子阿哥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定力了,时不时地总会偷偷转过头偷瞄一眼倚着墙壁的顾青竹。
  顾青竹细细打量着几位皇阿哥,目光落在了十二岁的永琪身上。
  在乾隆的记忆中,这个儿子也就比其他的儿子们要聪明一些罢了,可是在顾青竹的记忆里,他却有些不同了。
  当年他的历史老师在上到乾隆朝的历史的时候,曾经在班级里对着学生们感叹过,乾隆的皇五子在当时的皇子们中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聪慧过人,博学多才,是乾隆曾经属意的继承人,可惜,英年早逝,否则,皇位怎么也轮不到后来的嘉庆皇帝,要是他不死的话,乾隆朝由他继承,虽然封建王朝免不了灭亡的结局,但是清朝的发展一定会是另一个走向,中国也许就不会有那段屈辱的历史了。
  如今仔细看看,这皇五子永琪相貌上继承了爱新觉罗家特有的细眉凤眼,容貌不俗,而且虽然年纪幼小,可是神情专注,背书时声音琅琅,衬着认真的表情,显得煞是可爱。
  当然,其他的皇子们也很努力,尤其今天也许是为了要在难得见面的皇阿玛面前表现一番,一个个卖力得很,连刚上上书房不久的八阿哥永璇都磕磕绊绊地努力想要跟上大家。
  都是些可爱的孩子呢!顾青竹不知道自己此刻嘴角的笑容,很温柔!
  他突然想起了那个卧病在床的三阿哥,他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
  8
  第八章 三阿哥永璋
  自从那一次上书房之行后,顾青竹就惦记起了三阿哥永璋,但是因为要处理为了护送兰馨格格而也来到京城的齐王旧部,顾青竹足足忙了三天才将那些人不着痕迹地打乱分别编进了其他军队中。
  好不容易能够喘口气,顾青竹转了转手腕,想起了自己被迫搁下的打算,站起身,招了两个侍卫跟着,出了皇宫。
  自从乾隆十三年因为在孝贤皇后灵前哀思不够而被乾隆训斥怒骂后,永璋本就安静的性子就更加沉默寡言,一年后,已经十五岁的永璋出宫开府,自觉被皇阿玛厌弃的他变得更加郁郁寡欢,伤心之下,一病不起,乾隆得知之下,更加失望,从此彻底无视了他的存在,京城的人家多半是惯会捧高踩地的,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见这位三阿哥铁定的没有了继承大位的可能,又被皇帝厌弃,没有了可以压榨利用的地方,哪里还会与他往来,渐渐地,三贝勒府门庭萧条,一片惨淡光景。
  这凄凉寒酸的三贝勒府让第一次(包括乾隆实际上都没有来过)的顾青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即使那门匾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贝勒府’(乾隆并没有赐永璋封号)四个大字,他还是下意识地喃喃问出声:“这里真的是三贝勒府吗?皇阿哥永璋的府邸?”
  “是的,奴才打听清楚了,这里的确就是三阿哥的府邸。”侍卫之一躬身答道。
  顾青竹一步一步走过去,走到府门前停了下来,看着有些陈旧的墙面,带着锈迹的门环,还有红漆斑驳的府门,狂烈的怒火控制不住地从心中涌起。
  三年,永璋开府才短短三年啊,到底是要人气稀少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一个堪堪刚修缮三年的府邸老旧到这种仿若百年老房的地步。
  闭了闭眼,顾青竹冷声命令:“敲门。”
  侍卫之二走上石阶,拉起门环拍门。
  好半天,一个无精打采的声音懒洋洋地响起:“谁啊?”
  吱呀一声,门打开,一个门卫睡眼惺忪地探出头:“是谁啊?”看到眼前出现的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看似三十左右的男子面若寒霜地冷眼看着他,不觉一愣,再看到门旁和男子身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