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灵帝刘宏推出了一项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政策,给一心想调动工作的曹嵩提供了一个机会。
  当初,黄巾起义爆发,刘宏不得已拿出自己的小金库用来平乱。谁都知道打仗是最烧钱的事,前线一开打每天都要消耗大量金钱,灵帝多年来积攒的私房钱一下子用掉了许多。刘宏看在眼里,心疼得睡不着觉。
  不过灵帝也颇会理财,他很快想出了挣钱的新招。这一招很简单,不用投资,没有风险,见效快。这招儿就是:卖官。
  在人们的印象中,买官卖官都是贪官污吏之间干的勾当,一般都是悄悄地干,天知地知你我知,很少有人公开进行。
  刘宏作为天子带头干这种事,在古代帝王中十分少有。而且他不干则已,一干就弄得轰轰烈烈,不仅打广告,明码标价,亲自做动员,还为此设立了专门机构,办公地点就设在皇家花园西园内。刘宏按照拟任官职的品秩进行标价,品秩一石合一万钱,比如品秩六百石的县令,标价六百万钱,品秩二千石的太守,标价二千万钱,至于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品秩通常是一万石,标价达到空前惊人的一亿钱。
  灵帝还搞了一些促销和优惠活动,对于那些被认为声誉好的人,经过灵帝批条子,可以给个优惠价,最低能打到五折。而对于郡太守等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职位,灵帝再次发挥了他的金融天才,创造了公开拍卖的办法,由亲信宦官当拍卖师,出价最高者才能得到这个职位。
  尽管有打折促销活动,但价位也实在太高了点,有人很想买官,可没有那么多现金,这种情况一度影响到销售活动的开展。这没有难倒刘宏,他再次创新营销理念,开发出分期还款的方式,先上任,再付款。
  大鸿胪卿曹嵩赶了趟时髦,买了个太尉的职务,花费是一亿钱,而且一次性付现,没有讨价还价,没有办理按揭。
  对此,有人认为曹嵩当了回冤大头,因为此时的太尉已经完全成为荣誉性职务,还没有州刺史、郡太守实惠。但曹嵩不那么看,他认为三公的职位长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营销总监刘宏常常为此犯愁,就差挥泪大甩卖了。此时他慷慨解囊,无疑带了个好头,说明这个职位还是有市场前景的,足以让那些整天跟天子侃价的家伙们羞愧。
  如此,灵帝对曹嵩无疑将有更佳的印象,这是用金钱无法估量的。
  理财高手兼投资专家曹嵩在投资问题上的判断一向准确,灵帝不仅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而且很快送来了回报。
  【三、一群“奔走之友”】
  就在曹嵩花费一亿钱的天价买下太尉一职的几个月后,是中平五年(188年)春天,在家赋闲三年的曹操再次接到朝廷的任命,职务是帝国刚刚组建的新军师长(都尉),品秩仍然是二千石。这是曹操再次担任军职。
  黄巾起义的第一次高峰被压制下来以后,各地仍不平静,为了加强帝国的军事力量,防备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出现,在大将军何进的主持下,一系列军事扩充计划得以实施,组建新军就是其中之一。
  曹操没有拒绝这个任命,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观察,他发现原打算隐居二十年的想法太不切实际。如果天下大乱,唯一能拯救自己和国家的办法,就是奋起抗争,成为中流砥柱。
  与地方行政官员相比,曹操觉得在军队里发展更有价值。近三年来,他阅读了大量兵法和相关著作,迫切需要在军事实践中进行检验。
  于是,他离开谯县前往洛阳上任。他有意带卞氏和曹丕一快走,但曹丕刚出生不久,想想还是算了。
  到了洛阳,曹操刚一上任,就有人前来拜访。这个人是老相识,好多年没有见了。这些年来曹操一直注意打听他的消息,但得到的信息总是很少,仿佛他已经失踪了一样。
  如今这个人精神焕发地来到他面前,从此之后,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他们二人影响了那个时代的进程。
  这个人就是袁绍,在曹操担任都尉的时候,他在大将军何进手下任职,是何进最倚重的亲信。
  出身于汝南袁氏家族的袁绍,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但是近十年来,他好像没有太大的作为。党锢事件中被迫害的党人里没有他,与宦官作斗争的人里没有他,黄巾起义爆发后上前线打仗的人里也没有他。
  鼎鼎大名的袁绍在做什么?答案是:在家乡汝南郡守孝。
  袁绍字本初,豫州刺史部汝南郡汝阳县人。这个家族自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以下,前后有四代人位居三公的高位。袁绍不仅拥有这个令人炫目的高贵出身,还有堂堂的仪表(姿貌威容),在那个时代要想受追捧,这些都是必要条件。
  袁绍出生于何时,史料没有明载,一般认为他出生于本初元年(146年),所以他字本初,大概比曹操大九到十岁。
  与曹操一样,袁绍也是首先从“郎”,即天子身边的侍卫做起。在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之前的几年,袁绍获得了第一个正式的行政职务,东郡濮阳县县长。濮阳坐落在黄河岸边,据说袁绍在这里干得还不错,几年后,他离开了这里。
  党人被禁锢时,袁绍面临着一生重要的人生考验,他与著名党人李膺有姻亲关系,李膺被杀后,袁绍也有受牵连的危险。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帮他化解了危机。
  袁绍的母亲死了,按照规定,袁绍将解除公职,回家乡为母亲守孝三年。
  袁绍母亲下葬的事在史书中有具体记载,袁绍故意把丧仪搞得很大。通常这个时候死者家属都是被同情的一方,袁绍用哀痛换来了同情,没有人再追究他与党人的关系了。
  袁家办丧事惊动了各路豪杰,大家纷纷前来吊唁,乘坐的各式车辆竟达数千辆,其中也包括特意赶来的曹操和好朋友王俊。
  曹操与袁绍最早相识大概也正是在此时。当时袁绍、袁术兄弟的名气已经很大,曹操不仅年龄要小得多,还是个无名小辈。
  在这些吊唁的人中,还有几位不速之客,其中一位是朝廷通缉的政治犯何,也就是那位曾经盛赞过曹操的党人领袖。这个神秘人物此刻正被宦官们高价悬赏捉拿,此时却秘密地现身于袁府。何是来吊丧的,还是另有目的呢?
  自从遭党锢之祸而被中官们通缉,何的行踪就变得十分诡秘,但是周围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都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实际上在到处串联立志干一番事业的各路英雄豪杰。借着袁绍为母亲办丧事的时候,何密潜而至,有更重要的事与袁绍面谈。
  他们商谈的内容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材料,但是袁绍行完母丧后决定追行父丧,时间也是三年。其实他是借服丧之名继续隐居,这一决定很可能与何商谈的内容有关。
  袁绍早年丧父,可能没有来得及行父丧。现在主动提出追服三年父丧,于情于理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朝廷批准他延长三年丧假,袁绍的名声因为孝心进一步扩大。
  当然,再隐居三年不是为了换取声名。何等一帮人认为,现在时机还不到,为了干一番大事业,还必须等待和准备,洛阳耳目众多,反倒不如汝南郡这里便于活动。于是袁绍在父亲袁逢的墓前修了一座草庐,大家看到他一整天都在看书或深思,而到了晚上,他开始接待秘密的访客。
  行完父丧后,袁绍回到洛阳,按惯例他可以继续因行父母丧而中断的仕途,要么接受朝廷的任命,要么接受公府的征辟。回到洛阳后,袁绍的行为方式更加低调,虽然也有公府征辟,可全被袁绍谢绝。他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能经常接触到袁绍的,除何外,只有张邈、许攸、伍孚、吴子卿等几个人。这几位都不是普通人物,王粲在《英雄记》里,把他们称为“奔走之友”。
  张邈、许攸前面已经介绍过,他们与曹操早年相识,这些年来,与袁绍的来往更密切。伍孚字德瑜,跟袁绍是同乡,都是汝南郡人,是侠士一类的人。吴子卿的情况不太清楚,应该跟伍孚相类似吧。
  这些人应该算党人和士人的新生代,与前辈不同,他们对社会和汉室朝廷的看法更清醒、更深刻,因而也更绝望。他们都有参与救世的大志,但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天子或者现有官僚体系身上。比如何,早年与李膺、陈蕃互相引为同志,但一夜之间,重要的党人或被杀戮,或被禁锢,其本人也被朝廷长期通缉。
  血的事实不断教育着他们,使他们在斗争中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