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曹操却下令撤兵,并且一直撤回到了许县,原因是许县那边又面临危机,这次危机的制造者又是刘备。
  刘备当初奉袁绍之命迂回到汝南郡与黄巾余部刘辟等汇合,在曹操的身后制造麻烦,一度攻击到离许县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后来曹仁发动闪电战,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刘备退回到袁绍那里。
  在袁绍没有溃败之前,汝南郡的龚都等人再次起兵响应袁绍,袁绍还派刘备到汝南郡,此时已是官渡激战之时,曹操实在派不出大将了,就派了一个叫蔡扬的不太有名气的部将前去迎敌,蔡扬哪里是关羽、张飞、赵云这帮人的对手,打了败仗,蔡扬被杀。
  刘备、龚都士气大振,荆州的刘表也跃跃欲试起来。眼看南面要出事,曹操不敢大意,将主力从黄河边上撤回来,之后亲征汝南郡。
  刘备打仗很机灵,他知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他保持了大半生的优点。他知道袁绍的十多万大军都被曹操生吞了,自己这点人再加上龚都这样的散兵游勇根本够不上一盘菜,没等跟曹操照面,他先溜了。刘备此后去了荆州,被刘表接纳,开始了他长达七八年的寄居生活。
  建安六年(201年)的下半年,曹操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事,经过官渡大战后,部队需要恢复元气,各地也需要平息流寇,发展生产,曹操想先把当年的庄稼收好,把明年的粮谷种上,为下面更大的战事积蓄力量。
  这一年,袁绍也没有发起进攻,一来他的实力大损,官兵士气低落,内部纷争不断,没有力量重新组织进攻,二来袁绍自官渡大败以后好像换了个人,过去意气风发,藐视一切,现在却灰心失望,毫无斗志,整天唉声叹气。
  年近六十的袁绍又忧又气,健康每况愈下,住在邺县城里不再出来。曾经号令天下、威名远扬的袁本初,居然落到现在的样子。
  又过了一年,曹操准备好了粮草,将士也得到了充分休养,他准备发起夏季攻势。曹操刚把各项部署安排好,却传来消息说,袁绍死了。
  袁绍确实死了。建安七年(202年)五月,抑郁中的袁绍发病呕血而死,享年约五十八岁。
  袁绍死于何病史书均未作记载,但他死得跟袁术很相像,都是在心情极差的情况下染病的,死前都有吐血的症状。
  从医学上讲,吐血分咯血和呕血两种,咯血一般是咽喉以下呼吸系统出了问题,而呕血通常是消化系统的问题。袁术和袁绍都属于呕血,袁术更是呕吐了一斗多的血,说明他们得的都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或者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从他们兄弟二人相似的症状看,他们得的这种病可能有家族遗传性。
  袁绍死了,虽然庞大的袁氏帝国仍未结束,但袁绍的时代结束了。
  在汉末历史舞台上,袁绍有机会成为一代伟人,但也许命运不济,让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也许生不逢时,让他偏偏跟曹操处在同一时代。也许他本来就没有拨乱反正、革故鼎新的能力。总之,他带着遗憾走了。
  陈寿对袁绍的评价不高,称他“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范晔引用了《韩非子》里的几句话评价他:“而不和,愎过而好胜,嫡子轻而庶子重,斯之谓亡征。”意思是说:好强斗狠而不团结,一意孤行而逞能好胜,轻视嫡子而看重庶子,这都是灭亡的征兆。
  跟他相识相知数十年的老朋友曹操对他的评价更深刻,曹操说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今河北省沧州市在东汉末年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其境内的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村东北有一处古墓,封土高大,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这座墓相传为袁绍墓。此地为平原,其北不远处有滹沱河故道东西穿过,目前已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袁绍的故乡是豫州刺史部的汝南郡,现在是敌人的地盘,死后无法回故乡安葬。袁绍的封地在邺县,这是他的行政中心,但他没有安葬在这里,而是安葬在了他曾经工作过的渤海郡,这是不是出于他的临终遗嘱,已不得而知。
  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袁绍死了。
  【二、重逢故乡】
  五十年前,当时在位的还是桓帝刘志,有一天他在梦里看到黄星停留于古楚国、宋国所对应的天宇,醒来后大惑不解,寻问星象学家殷馗。
  所谓黄星就是土星,在五行中土对应的颜色是黄色,同时土星又被称为帝王之星,据此殷馗认为五十年后在古楚国、宋国也就是如今的梁国、沛国一带将有真人出现,其势头无法阻挡(其锋不可当)。这件事不是瞎说,它被记录在皇家秘密档案里,并在朝野间悄悄流传。
  曹操之前也听到过这个说法,不过在他看来这即使不是无稽之谈,也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屈指算来现在正好过了五十年,自己这个沛国人击破了袁绍,已经显露出独步天下的迹象。于是,曹操又不经意间想起了关于桓帝那个梦的传说,莫非这是在说自己?
  回想中平六年(189年)在己吾起兵,当时自己只有三十五岁,算是个青年,如今十二年过去了,自己也四十七岁了,已经过了壮年。在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十多年时光里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战斗,好几次身陷绝境,想到这些曹操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
  建安七年(202年)新年刚过,曹操决定回故乡谯县一趟。自从三十三岁那年结束在谯县的隐居生活回到洛阳,曹操已经十四年没有回过老家了,期间有几次带兵路过,但出于各种考虑他没有回去,这次曹操决定在故乡多住一阵。
  这不是普通的休假,也不是一般人的衣锦还乡,作为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曹操的回乡之旅不仅隆重,而且还有军事上的意义。曹操是带领一支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开到谯县的,他想一边回乡省亲,一边把部队带到沛国、梁国一带搞搞拉练。
  在安徽省亳州市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曹操练兵的传说,保留着运兵道等当年的军事设施以及观稼台、斗武巷、马场街等与当年历史有关的地名。在《曹操集》里保存了一篇军令,也是曹操这时候在谯县发布的。
  在这篇名叫《军谯令》的军令里,曹操说他起兵为天下铲除暴乱以来,故乡一带的人民深受灾难,人几乎都死光了(旧土人民,死丧略尽)。曹操说他此次回来,不管走到哪里,都很难见到一个熟人,不由得使他感到伤悲(使吾凄怆伤怀)。
  在谯县练兵期间,曹操对战死将士后代的抚恤问题进行了安排,发布命令要求寻找死去将士的子女,找不到的就找他们的亲属作为后代,由国家分给田地,地方官府配给耕牛,设立学校,请老师教他们的子女读书。曹操还下令给死亡将士建立祠堂,让将士的后人们有地方祭祀他们的祖先。曹操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死者地下有知的话,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
  这次回到谯县,曹操还顺便看望了他的原配夫人丁氏。
  丁氏也是谯县人,前两年因故被曹操遣送回了娘家,现在就在谯县居住。据《魏略》说,丁夫人嫁给曹操后一直没有生育。在卞氏之前,曹操还娶了刘夫人,刘夫人生下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以及长女清河长公主,可刘氏死得早,曹昂便由丁氏抚养,丁氏对他爱护有加。
  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期间,由于自己的疏失导致张绣反叛,曹昂阵亡。这件事令丁氏难以接受,她经常痛哭,还埋怨丈夫曹操说:“你把我儿子杀了,你还跟没事人一样(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说得多了,曹操有点生气,前两年把她遣送回娘家,想让她消消气。
  《魏略》说,曹操这次回来主动到老丈人家看望丁氏,当时丁氏正在织布,有人赶紧通报说“曹公来了”,但丁氏跟没听见一样(踞机如故),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曹操过去,拍着丁氏的背说:“回头看看我嘛,跟我一块回去吧(顾我共载归乎)!”哪知丁氏头也不回,也不回答。
  曹操无奈,只好悻悻而出,走到门外,又说:“难道还让我求你吗(得无尚可邪)!”丁氏仍不应。曹操叹息道:“看来真的情意已绝了!”曹操只好把丁氏休了,希望丁氏娘家人再把她改嫁。可谁敢娶曹操的前妻?即使有胆大敢娶的,丁家人也不敢嫁。
  丁氏出身于谯县有名的大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