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著名的事例发生在公元前七世纪到六世纪间的伊朗高原,当时米底王国和吕底亚王国在哈吕斯河一带激烈交战,战事旷日持久,打了五年还没有完。有一天,两军正在厮杀,忽然发生了日全食,顷刻间太阳被全部吞没,仿佛夜幕降临,士兵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停止了厮杀。尽管不久之后太阳重新出来,一切恢复到正常,但交战双方都认为这是上天不满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于是决定不再打下去了,一场打了五年的战争因为偶遇一次日食而终结,这件事记录在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一书中。
  这次曹操看到了日食,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敌人认为日食不宜作战的心理,向袁军发起突然攻击。不过由于无法攻破袁军堆起的土丘,曹军不胜而还。
  双方陷入到艰苦的对峙之中,为了取胜,都想了不少办法。
  袁绍下令在曹军营外堆起土山,支起高高的望楼(高橹),凭借制空权向曹营射箭。曹营暴露在敌人弓箭手的射程之内,营里的人想来回走动,只能蒙着盾牌前行。
  为了对付高处的弓箭手,曹军将攻城用的抛石车进行了改良,使之射程更远,力量更大,号称霹雳车,抛掷石块,专打袁军望楼和土山上的弓箭手,望楼纷纷被打倒,袁军的弓箭手也轻易不敢到土山上来。
  袁绍见弓箭兵无法发挥威力,又调来了工兵,向着曹营方向开始隧道作业。干这活袁绍很在行,最终打败公孙瓒攻克易京用的就是地道战,但他不知道曹操也很在行。当初曹操在张绣的安众防线面前差点全军覆没,最后也是由工兵们突击开挖出一条隧道才得以脱险。
  所以,曹操对袁军的拿手好戏早有防备,他的对策是以地道对地道,在营中横向开挖出又长又深的壕堑,袁军的地道挖到这里时就暴露了出来。
  双方斗智斗勇,使出了浑身解数,打得异常艰苦。
  对峙时间一长,后勤问题很快暴露了出来,最先感受到这个压力的是曹操。
  曹军的粮食眼看接济不上了,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不能给士兵开饭,即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再好,部队也没有战斗力,更何况曹军这边士气本来就成问题,士卒叛逃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再没有饭吃,定会不战而败。
  在此前后,还发生了徐他谋刺事件,让曹操更加忧心。
  徐他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曹操的贴身侍卫,徐他等几个人阴谋刺杀曹操,但他们看到猛士许褚常随侍在曹操身边,不敢下手。有一天,趁着许褚不值班(伺褚休下日),徐他等人怀里揣把刀进入曹操指挥部。
  也赶巧,许褚回到自己宿舍后心里老觉得有什么事发生(褚至下舍心动),又回来看看。徐他并不知道,进了曹操的大帐看到许褚,大吃一惊,脸色顿变,许褚觉察出来,立即将徐他杀死。
  徐他谋刺事件是曹操一生中遇到诸多谋杀事件中的一个,也是最蹊跷的一次。许褚仅凭徐他异样的神色便判断出他有异心并将他击毙,当然事后一定也做了检查,只要发现徐他怀里有刀这就不是冤案。
  但徐他为何要谋杀曹操?是跟董承一样有一个政治集团在背后操纵,还是袁绍派来的卧底?这些都因为主犯已死而无从查证。但徐他事件发生在官渡对峙最紧张的时候,对曹操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曹操产生了退兵回许县的想法,为此他给后方的荀写了封信,征求他的意见。荀很快回信,他不赞成曹操的想法,荀分析道:
  “现在军粮虽然很少,但还没有到楚汉在荥阳、成皋争胜时那样,当时刘邦和项羽都很艰难,但都不肯先退,因为先退的一方气势必然会受到打击。现在我们用很少的人阻挡袁军的进攻,扼其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好几个月了,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形势必将发生变化,一定能等来出奇制胜的机会。”
  曹操认为荀说的有理,他又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曹公您贤明胜于袁绍,勇力胜于袁绍,用人胜于袁绍,决断胜于袁绍,然而将近半年之久仍不能决胜,是考虑问题太求万全而造成的,应该抓住机会奋力一击,大局必然可定。”
  荀和贾诩都不主张退却,认为局势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现在需要的是一次出奇制胜的机会。只是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它能出现吗?
  正在这时,曹营里出现了一位神秘来客,仿佛上天专门安排的那样,给曹操带来了那望眼欲穿的决胜机会。
  【七、许攸的绝密情报】
  在荀和贾诩等人的鼓励下曹操决定暂不撤兵,但他找不出更好的破敌之策。后方的荀以及夏侯、钟繇、李通、任峻等人想方设法筹集军粮,但这些粮食要安全地运到前线却更加困难。
  因为双方一边在前线相持,一边都睁大眼睛盯着对方的运粮队,袁绍三番五次派人打劫曹军的运输线,让曹操苦不堪言。终于,曹操也抓住一次机会,给袁绍的运粮队一次痛击。
  曹操得到情报,说袁绍有一支运输队由韩猛(有的史书说是韩云)带领正向前线开来,运粮车有数千辆之多。曹操问荀攸谁能担此任务,荀攸说徐晃可以。
  徐晃脱离杨奉进入曹营后屡立战功,在攻打吕布以及东征刘备时表现突出,在不久前进行的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中也充当主力,已升至副军长(偏将军)。
  徐晃的临阵谋略和战斗力让曹操很欣赏,深入敌后攻击袁军的粮道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任务,仅有勇力不行,还要随机应变,果断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在这一点上徐晃完全胜任。
  曹操命令徐晃率队出发,同时派史涣为副将随行,这个安排体现了曹操对这项任务的高度重视。
  史涣日后的名气虽然不如张辽、于禁、徐晃等人那么大,但曹操对史涣的信任却超过一般人,不仅因为史涣是他的老乡,从己吾起兵就追随他,更主要的是史涣做事稳当,对曹操忠心不二,此后还多次被派为监军。徐晃和史涣率部出击,劫了袁军的运输队,但所获物资无法运回,只得一把火烧了。
  据《三国志武帝纪》说,曹操这边人不占优势,粮食也快吃尽,士卒疲惫,为了给大家打气,曹操亲自给他的勇士训话,他说:“再过十五天我就给你们打败袁绍,到时候就不再烦劳你们了!”
  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未必有把握,为了稳定军心,他必须装出胜算在握的样子。这段时间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曹操感到头经常疼痛,中医称之为“头风”。曹操落下了这个病,以后时常发作,至死都一直在折磨他。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交汇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注于头,头痛如果经久不愈就是病症,病因可以分为外感、内伤以及经络瘀阻等方面。这是中医的说法,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引起头痛的疾病可能是青光眼、脑肿瘤、脑血栓、脑供血不足以及高血压等。
  官渡之战时曹操四十五岁,正值壮年,他头痛的毛病此时开始发作并一直伴随了他二十多年,中间时断时续。根据这个状况来判断,曹操可能得了高血压,不过也有人认为他得的是脑肿瘤。
  曹操的压力确实太大了,加上头疼,弄得他常常睡不着觉。为了排解压力,转移头疼带来的痛苦,就在官渡前线紧张的日子里,在夜深人静没有军情的时候,他就用阅读《孙子兵法》的办法来抒缓心绪。
  在阅读的过程中他还开始了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工作,在曹操之前这项工作还没有人做过。在注解中,他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对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阐释。
  现在能看到的曹操注释《孙子兵法》约有三百多条,这项工作完成于何时,主要判断依据是注释中所列举的战例。曹操在注解中列举了擒吕布、平徐州等战例,再往后就没有了。
  曹操的后半生每年都在打仗,他亲身经历的很多战事都可以成为经典战役教材,比如马上要发生的乌巢之战,就可以作为《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最好注解,但在这三百多条注解中却没有提及乌巢之战及其以后的所有战役。
  所以,一般认为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释工作完成于擒吕布之后、火烧乌巢之前,那也就是官渡之战期间。
  同时,在《孙子兵法》的各篇中,曹操对前面几篇注释得都很详细,越往后面越少,最后几篇可以说草草结束了,说明他开始想认真注解一下,但随着自己越来越忙,这件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以后曹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