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这才坐了下来。亲兵队长却钉子似的,定定地站在那里。
  郑泌昌带着笑:“请问马宁远马大人是不是来了?”
  亲兵队长两眼望着前方:“回郑大人,属下不知道。”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郑泌昌和何茂才目光一碰,更加犹疑了。
  浙直总督署签押房
  “‘知不可为而为之’!”胡宗宪望着马宁远的目光移开了,接着慢慢地摇着头,目光中浮出的只是沉痛,“平时叫你读《左传》、《通鉴》,你不以为然,叫你读一读王阳明的书,你更不以为然。还说什么‘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现在我问你,孔子说的‘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什么本意?”
  马宁远低着头默默地站在那里。
  胡宗宪:“孔子是告诉世人,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毁堤淹田,伤天害理,上误国家,下害百姓,也叫‘知不可为而为之’!”
  马宁远:“属下只明白应该为部堂分忧。”
  胡宗宪跺了一下脚:“九个县,几百万生民,决口淹田,遍翻史书,亘古未见!还说是为我分忧,这个罪,诛了你的九族也顶不了!”说到这里他仰起了头,深长地叹道,“都说我胡某知人善任,我怎么就用了你这样的人做杭州知府兼新安江河道总管!”
  “我本就不该出来为官!”说着马宁远跪了下去,“可我的老母、拙荆,还有犬子,部堂大人都知道,全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请部堂大人保全他们。”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已经哽咽,趴了下去。
  胡宗宪:“我再问你一次,毁堤的事背后指使你的是哪些人?”
  马宁远抬起了头:“部堂,您不要问了。问下去,我大明朝立时便天下大乱了!部堂担不起这个罪,阁老也会受到牵连。堤不是毁的,是属下们去年没有修好,才酿成了这场大灾。但愿淹了田以后,朝廷改稻为桑的国策能够施行,部堂大人不再夹在里面为难,属下这颗人头赔了也值……”
  胡宗宪也黯然了,显然被马宁远这番话触痛了心中最忧患处,一声长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他们拿你的命换银子,拿浙江那么多百姓的身家换钱,你还得死心塌地保他们,还要说是为了朝廷,是为了国策!什么国策,什么改稻为桑,赚了钱,有几文能进到国库?这一次,他们利用的不只是你,胁迫的也不只是我胡宗宪。我真不愿意看到,阁老八十一岁了,被这些人围着,到时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马宁远一怔,愣愣地望着胡宗宪。
  胡宗宪:“你的命这次是保不住了,你的家人我会尽力保全。你先到里边房间待着,听听你保的人肚子里到底是什么肝肺。死,也不要做个糊涂鬼!”
  马宁远重重地在砖地上磕了个头,爬了起来,捧起那套官服,脚步蹒跚地向里间的侧门走了进去。
  胡宗宪对门外:“请郑大人、何大人!”
  浙直总督署二堂
  亲兵队长还像钉子般站在那里,郑泌昌和何茂才早就坐立不安了。
  一个亲兵疾步从里面走了出来,在亲兵队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亲兵队长对郑泌昌和何茂才:“部堂大人请二位大人进去。”
  郑泌昌和何茂才立刻站了起来,向里面疾步走去。
  浙直总督署签押房
  郑、何二人进来时,胡宗宪已闭着眼坐在大案前的椅子上。
  两个人站住了,对望了一眼。郑泌昌轻声唤道:“部堂大人……”
  胡宗宪仍然闭着眼睛:“坐吧。”
  两个人轻轻地走到椅子前坐下,又一齐望向胡宗宪,胡宗宪还是闭着眼睛。
  尴尬的沉默。两人不得要领了,郑泌昌向何茂才使了个眼色。
  何茂才轻咳了一声,说道:“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
  胡宗宪还是闭着眼坐在那里,没有接言。
  郑泌昌不得不说话了:“属下听说这个事以后,立刻去了义仓,统算了一下,不足三万石粮。受灾的百姓有六十万之多,全赈了,也就够他们吃上十天半月。当务之急是买粮,可藩库里的存银也不够了。我们得立刻给朝廷上奏疏,请朝廷拨粮赈灾。”
  “拨什么粮?报什么灾?”胡宗宪还是闭着眼睛。
  何茂才:“自然是报天灾……”
  “是天灾吗?”胡宗宪这时睁开了眼,目光盯向郑泌昌和何茂才。
  郑、何二人一怔。
  郑泌昌:“端午汛,一天一夜的暴雨,水位猛涨,本是想不到的……”
  见他这个时候还如此厚颜文饰,胡宗宪那双眼不再掩着鄙夷:“那这道奏疏就按你说的,由你来草拟?”
  郑泌昌连忙接道:“属下们可以拟疏,但最后还得由部堂大人领衔上奏。”
  胡宗宪:“你们拟的疏,自然由你们奏去。我只提醒一句,同样的江河,同样的端午汛,邻省的白茆河、吴淞江都是去年修的堤,我们一条江花了他们两条江的修堤款。他们那里堤固人安,我们这里倒出了这么大的水灾。这个谎,你们得扯圆了!”
  郑泌昌和何茂才都变了脸色,互相望着,知道这是逼他们摊牌了。
  何茂才:“部堂大人既然这样说,属下也不得不斗胆说一句了,小阁老给我们写了信,想必也给部堂写了信,一定要追查,查到我们头上,我们要不要把小阁老的信交给朝廷?部堂要不要再去追查小阁老?那朝廷改稻为桑的旨意是不是也叫皇上收回?请部堂明示!”
  “你是说,毁堤淹田的事是小阁老叫你干的!”胡宗宪猛一转头,目光像刀子一样刺向何茂才。
  “我、我没有这样说……”何茂才慌了。
  胡宗宪:“那你刚才说的小阁老的信是怎么回事?还有要追查小阁老又是什么意思?”
  何茂才:“属下、属下说的是改稻为桑的国策……”
  胡宗宪:“改稻为桑和九个县的堤堰决口有什么关系?推行国策和水灾又有什么关系?要有关系,你们不妨也在奏疏里一并陈明!”
  何茂才懵在那里。
  郑泌昌不得不接言了:“改稻为桑的国策和这次水灾肯定是没有关系……可这次水灾硬要说是端午汛造成的也有点说不过去……属下想,一定是去年修堤的时候没有修好,河道衙门的人在修堤时贪墨修河工款,造成水灾的事,嘉靖三十一年就有过。”
  胡宗宪的眼睛望向了他。何茂才的眼睛也是一亮:“有道理!”
  浙直总督署签押房内室
  一直怔怔地坐在这里的马宁远这时也倏地站了起来,两眼慢慢地红了。
  浙直总督署签押房
  胡宗宪不再驳他,也不接言,只是望着他,等他接着说下去。
  郑泌昌却转头望向了何茂才,示意他接过话题。
  何茂才:“就这样上奏吧。至于河道衙门是不是贪墨了修河工款以后可以慢慢查。现在,就凭大堤决了口子这一款,也是大罪。部堂有王命旗牌在,可以将有关人员就地执法!这样,对朝廷也就有了交代。”
  浙直总督署签押房内室
  马宁远又慢慢坐了下去,闭上了眼睛。
  浙直总督署签押房
  胡宗宪也在签押房中间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了,慢慢问道:“你说的有关人员是哪些人?”
  何茂才:“当然是河道衙门该管的官员。”
  胡宗宪:“该管的官员又是哪些人?”
  何茂才望向了郑泌昌。
  郑泌昌:“河道总管自然难逃其咎,按律,协办的两个委员同罪。”
  胡宗宪:“那就是马宁远,还有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
  郑泌昌声音很低:“是。”
  胡宗宪:“还有吗?”
  郑泌昌:“牵涉的人是不是不宜太多……”
  胡宗宪:“那河道监管呢?每一笔钱,每一段河堤都是河道监管核查监管的,这个人不要追究?”
  郑泌昌和何茂才又是一怔,对望了一眼。
  郑泌昌:“部堂大人知道,河道监管李玄是宫里的人,要治他得杨公公说话,还得上报司礼监的吕公公。”
  胡宗宪:“那就是说这场水灾还是没有办法上奏朝廷?”
  郑泌昌和何茂才又不吭声了。
  胡宗宪也不再搭理他们,又坐了下去,喊了一声:“来人!”
  亲兵队长应声走了进来。
  胡宗宪闭上了眼:“把马宁远带出来,在总督署就地看管。”
  “是。”亲兵队长应着,向签押房里间走去。
  郑泌昌和何茂才一怔。很快,马宁远在前,亲兵队长押后,二人从里间走出来了。
  郑泌昌、何茂才这才省悟刚才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