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笑着点点头“众爱卿平身”

“今日,朕要公布一件大事,自元德太子早薨,东宫储君之位一直空虚。东宫为一国储君,关系到天下社稷。长久空虚,必然会让天下不稳。朕考察良久,赵王杲宇量弘深、谦卑仁孝。朕决定,立赵王杨杲为东宫太子。”

杨广的话一出,真是群臣惊呼。太子杨昭去世已经七年,七年来储君位置一直空虚。原本众人都以为当时唯一的皇子杨睐会是太子,哪料到最后却反而获罪被禁闭。如今七年过去了,哪曾想,皇帝突然立五岁的赵王为太子。才五岁的孩童,又哪能看出什么宇量弘深来。

紧接着杨广继续道“刚才内史侍郎虞爱卿直言,由亲王坐镇辽东。辽东刚刚平定,正需要皇室宗亲坐镇,所以朕思虑良久,决定改齐王为辽王。并为辽东观察使,坐镇辽东,督察地方!”

不少的大臣已经开始轻声议论,今天皇帝还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了。突然间就把两个儿子给定位了,五岁的赵王当了太子,年长的齐王等于发配去了辽东。

等到殿内监连喊数声肃静后,殿中大臣才安静下来。

“辽东高句丽已平,至今日起,我大隋将在辽东分置七郡四十九县。分别为辽东郡、扶余郡、卑沙郡、国内郡、乌骨郡、平壤郡、新城郡。吏部自今日起,需立即拿出一份名单,调齐七郡四十九县之各级官员,在三月内必须到任辽东地方。”一震接着一震,殿中的大臣们都觉得有些晕乎乎的了。

分派官吏到地方,那么只要有个半年一载的时间,整个辽东就能划…

入大隋中央朝廷的管理之中。而大隋朝向来是以文治天下,天下府兵虽多,但是钱粮器械却是由各郡掌握划拨。府兵虽然由兵部调兵,卫府掌管,但是如果没有钱粮,一样寸步难行。地方郡县文官就是最好的监察各地卫府的机构,一有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知道。

一上来三件事公布完,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的辽东将士的处理了。

对于这些辽东兵马,虽然杨广有些防范,但是事关大隋的江山边疆更关系到他杨广的个人武功,他没有理由因为一点猜忌,就马上把辽东弃之不顾。那样的行为,不是他一个自比秦皇汉武的君王所能做的出来的。

“此次平定辽东陈破军及辽东行营十余万将士劳苦功高。有过罚,有功则赏。

朕从吝惜赏赐,之前朕曾经连续几次封赏辽东将士。不过考虑到辽东距离中原太远,钱粮运输不方便所有朕最后和几位大臣们商议,做了一个变通。”“自今日起,辽东行营就地解散,十余万将士全部转为府兵。在辽东七郡设立七十个鹰扬府共八万四千人每府一千二百人。每府定正五品鹰扬郎将一位、从五品鹰击郎将一位,其余三位正六品越骑校尉、

三位正步骑校尉,一位从七品司马、一位从七品长史另有六位从八品六曹参军事,二十四位正九品队正、二十四位从九品队副。”按杨广的计划…,十万辽东行营兵马中只保留七十位正五品鹰扬郎将、七十位从五品鹰击郎将四百二十位正六品校尉,七十位从七品司马、七十位从七品长史。四百二十位从八品六曹参军事,一千六百八十位正九品队正,一千六百八十位正九品队副。总共四千四百八十名各级军官,相比于之前的一万多名军官等于裁判了四分之三。

而在从五品之上,每郡置正四品都尉一名从四品副都尉一名,所掌兵马区别于府兵,为边关军事郡兵。除此外,在一些重要的关口,还设军镇,镇将军从四品、副将从四品,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七品,另还有六个各曹参事。

整个辽东七郡就有七都尉、七副都尉。另设九军镇,也有九位镇将军,九位镇副将。杨广如此一来,就将辽东行营中,所有正五品以上的军官给安排了,十六个正四品,十六个从四品。基本上原先行营中总管以上的将领,都被安排到了这些职务中。

整个辽东行营一分为三,一部份为府兵,兵马最多,有十二万人。

一部份为七郡郡兵,每郡三千人,一共两万一千人。一部为九关军镇,每关三千人,兵马两万七千人。府兵八万四,郡兵两万一,镇兵两万七,一共十三万兵马。

而所有原先给的那些散官,勋官,除了陈克复、李奔雷、李节、毛喜,还有毛翊等七人,还保留了散官,勋官、爵位外。其它的所有将士,不论高低,全部取消。包括毛翊、鲁世深等在内的原先行军总管一级的,全都成了各镇将军,或各郡的都尉。

封赏、军饷,包括战功赏钱,全没了。杨广御口一张,所有的一切,全换成辽东的土地。每位士兵授永业田120亩,口分田120亩,口分田死后得交还。另所有军功按大小折算,由辽东授于土地。永业田、

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

而所有的军官则不但同样能授田,而且还有粮饷,并且还有按职务分配的职分田,正四品15顷,从四品10顷,正五品8顷,众五品6顷,正七品四顷,从七品两顷。正八品一百亩,从八品八十亩,正九品六十亩,从九品四十亩。所有职分田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

另外对于辽东的那些民夫,皇帝也下令全部留在辽东,他们每人可以分得8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不管是士兵军官,还是民夫,只要家中亲人愿意迁入辽东者,按人头分地,男子15岁以上,授永业田20

亩,口分田40亩,夫人永业田20,口分田40亩,奴婢同样授田。而且规定,家有一头牛者,每头牛多授五亩地,限四头牛。

而对于中原百姓,有自愿入辽东的,直接按人头算,男子15岁以上,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40亩,夫人永业田20,口分田40亩。整个授田,因为是新打下的辽人土地,所以杨广倒是很大方,比之中原授田的数额大上不少。不过这些辽东之地,本来产出就低,而且大多是生地,需要轮种,所以一家人所得的田地,如果辛勤劳作,不受战乱等影响,温暖自足是绝对能保证的。如果在中原活不下去的,是绝对愿意闯辽东,讨条活路的。

看到宣旨官,一条条,一样样的,将辽东的将士、民夫等统统都算是给安排完了。钱粮实物赏赐一律没有,全部换算成土地。就是那些战死战士民夫,所有的抚恤金也同样换算成了土地。

整个辽东相当于中原江淮那么大,可以说土地无数,特别是过了大粱河以南,那里地势开阔,土地更好。而如果再过了鸭绿水,那里已经是平原了,田地肥沃且气候和中原南方也相差无几。这么大一片的土地,现在只有辽东行营的士兵民夫三十来万人,加上辽东的那些辽人也不过是百多万人,这么大片的土地,就是容纳个五百万人都没有问题。

等听完了所有的对辽东将士的安排,众大臣也开始关心起陈破军和李奔雷等四位行营最高将领的安排了。连宇文述等人都是一脸的期待,刚才杨广和他们商议了半天,最后也没有说出个最终决定。

他们只知道,杨广已经拿定主意,会把陈克复继续留在辽东。但是辽东行营已经解散,各路兵马全都分散,陈克复到底要如何安排,却又还是一个未知数。

杨广拿过一个手卷,递给了一旁的宣旨官,宣旨官轻步上前,伸出双手捧过杨广手中的手卷。按隋制,圣旨必须经过中书拟诏,门下省封驳,尚书奉而发出。经过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程序,这才是一道合法的旨意。如果没有对过三省,甚至有一省没有通过,他就不能是圣旨。

最多只是皇帝手敕,而皇帝的手敕除了一些私事,朝中国家大事,皇帝的手敕是无效的。

不过到了杨广的时候,他父亲的那一套,已经被他弄的差不多跨了。三省中,正经主官都没有了,哪个敢不通过他的旨意。所以此时这份手卷,却已经等同于三省通过的圣旨。

只不过这份圣旨,此时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内容,只是隐隐的知道,这里面就是陈克复等将领的封赏任命。!。

第267章 异性为王

杨广看着宣旨官接过那张手卷,心里也是十分的复杂。虽然辽东平定之后,杨广已经开始隐隐防范起陈克复,但是现在,为了辽东这块土地,杨广对于陈克复的封赏却已经是早就下定决心了。而且在刚才顺华阁商议过后,杨广还将原本的封赏给提高了。

“大隋皇帝令,左屯卫大将军、辽国公陈克复击败高句丽联军,灭高句丽国,平定辽东,恢复我大隋自周起对辽东之同有领土。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大隋皇帝赐封,除辽东行营元帅。加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