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当然也想解散辽东兵马,但想着辽东的局势还要靠这些兵马,而且突然解除大将手中兵马,这也不太合适。不管如何,一个将士手中握有太多兵马,朝廷却又没有可以制衡的办法,这是不妥的。权利过于集中,特别还是兵权,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裴蕴冷笑几声“只怕陈克复不会这么配合,如今他在辽东手握十万精兵,诺大一牟辽东他一言而决。陛下要是解散他的兵权,宇文大人就不怕他造反吗?”谁也不知道陈克复是什么心思,会不会造反不过是众人的担心,以防万一。但是裴蕴却直接说了出来,其实就是在故意陷害陈东复。让皇帝对陈东复起疑心,不再重用他。

“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慢慢来,先,我们可以将辽东设郡县,派官吏。辽东地大,依臣之见可设七郡。如此我们再行府兵之制,将陈克复部下的十余万兵马全部改为府兵。十二万人,全改为府兵,七军兵马,全分到七个郡之中。十余万人,可分为一个鹰扬府,朝廷可将这一个鹰扬府都归入左屯卫,如此陈克复应当就没有什么理由反对朝廷的安排了。”

“如此,这些兵马虽然都还是在左屯卫大将军陈克复的统领之下。

但是这些府兵战事结束之后却要解甲归田,到时十余万人除少部份当值外,其余的都回家务农。

而且,行营一解散,依府兵之制,凡府兵调动十人以上队伍,必须经兵部批准调令才行,且陈克复等军中大将,也须依例将还于朝。”

杨广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办法,如此辽东兵将也都归入了卫府之中,一切都有了制,也就正常了。看来陈克复还是明白朝廷的想法的,他上书改兵马为府兵,这还是能显现忠心的。”

“不过,现在辽东只是初定,周边还有辽东诸部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将兵马全解甲归田,只怕会有些不妥。”杨广的心里现在也充满着矛盾。

把陈克复留在辽东,他又觉得有些不放心,担心陈克复趁机拥兵自重。可是真的把辽东兵马都解甲归田,他又开始担心起辽东来了。

辽东花了这么多的心血,连打了三次,牛在陈克复这个猛将的拼命下拿下辽东。如今就这么把兵散了,万一一波刚平,辽西其它诸部又来打主意,这又将如何?

现在是冬季,中原和辽东基本上已经阻隔,无法动兵。如果把陈克复调回了朝,这到时如果战事一起,又有谁能顶的住?真是用又担心,不用又觉得无人可用。

“诸位爱卿觉得让陈克复继续留在辽东如何?”

众人心里一愣,不明白皇帝怎么突然又犹豫了。这个时候正是召回陈克复的好时机,如果继续留在那里,可就会有可能坐大了。

“陛下,如果辽东行营解散,陈破军为左屯卫大将军,那么他必然回京城。”

“可以再给个其它职务,陈克复这个有勇有谋,有他在辽东,朕放心。”考虑了许久之后,杨广想来想去,这个时候还是不能调陈克复回京。陈克复回来容易,到时如果辽东局势不稳,再想派过去,可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到的了。相比起自己的大业,杨广还是有些信任陈克复的。

而且杨广这也不过是一个临时之计,在他想来,只要过了这个冬。

到了明年,大军就能进驻辽东。这么半年的时间,陈克复也不可能掀起什么浪花来。

“陛下,臣认为如今辽东初定,如果陛下能谴一亲王坐镇辽东,则辽东必稳固矣!”娄世基出言道。

虞世基的话一落,众臣都惊讶不已。大隋朝皇室一向人少,文皇帝因为有一个善妒的独孤皇后,杨坚是历史上少有的惧内皇帝,虽然名义上有不少后妃,可是连碰都不敢碰,碰一个,独孤皇后就弄死一个。

所以杨坚生了五个儿子,全是独孤皇后所生。

结果就这么五个皇子,最后还因为争夺皇位,互相倾轧,老大太子杨勇被杨广杀了,老三秦王杨俊也病死了。老四蜀王杨秀却还被幽禁着,老五汉王杨谅造反被杨广杀了。杨广当了皇帝,后妃众多,但同样儿女很少,只有三个儿子,元德太子杨昭很优秀,但却早死。最小

的儿子刚封赵王不过五岁,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老五齐王,美容仪,辣眉目,从小为父广所爱,本来太子死后,杨广有立他为太子的意思。结果不知道怎么的,最后得罪了杨广,现在还被关在宫中禁足。

杨广也被虞世基的话愣了一下,他只有一个儿子能适合虞世基所说的,但是这个儿子现在正被他关在宫中。这个儿子小时候那是一等一的让他喜欢,但是长大后,却完全成了一个肆意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的荒吟王爷。眼下被虞世基一提,杨广才想起来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

第266章 解甲归田

清初之时,杨广五兄弟,除了太子杨勇一直呆在京城。其它的四兄弟,也都和汉时一样,被分封到了各地。杨广的封地就在扬州,在那个地方呆了十几年,所以他对于扬州有种特别的偏好,当了皇帝后,还数下扬州。

但是到了杨广当皇帝后,只有三个儿子,还早早死了一个,剩下的一个还在吃奶。唯一的一个成年儿子杨睐,以前也曾经分封到地方,仁寿中,拜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杨广登基后封齐王,增邑四千户,大业二年,寻转豫州牧。第二年,转雍州牧,寻徙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

杨睐长的帅,美容仪,辣眉目,颇涉经史,尤工骑射。不过他长大后结识了不少如同宇文化及这样的人物,彻底的成了一个浪荡皇子。

后来太子亡,当时杨广只剩下了他这么一个儿子,朝中大臣都上书立杨睐为储君。不过杨睐那时早已经成了一个荒吟皇子,平日里无恶不作,他的齐王妃是民部尚书冲之女也,早卒,杨睐遂与妃姊元氏夫通,遂产一女,外人皆不得知。

杨睐专门找了一个看相算命的给大姨子看相,结果看相的说“此产子者当为皇后,王贵不可言。”从此杨睐就真的认定自己将来是太子了,更加的荒吟,最后终于连杨广都看不过去了,禁闭在宫中。

现在杨广已经和萧嫔生了一个儿子,虽然小,但是十分聪明,对于杨睐已经放弃了。此时一听到虞世基的话,也不由的沉思起来。杨睐虽然荒吟,但好歹是他的儿子。他就这么两个儿子既然已经不打算将来让他当太子,那还不如把他打发到偏远的辽东去,也算是放逐了,而且如此一来有一位亲王坐镇辽东,相信也能安定辽东。

虞世基和齐王有过交情,他这也算是为齐王出力,帮他一把。但是其它如宇文化及等人却是齐齐惊讶了一声。把齐王安排到辽东,这就已经等于是分封齐王了。亲王坐镇地方,这在王朝初建时是有好处的,因为那能帮助中央巩固地方政权。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当初皇帝的几个兄弟分封地方一个最后扯旗造反了,还有两个也有这意思。

就是杨广也是靠着在地方结交的势力,最后才能废了太子。

眼下赵王才不过五岁齐王却已经有二十八岁,把齐王分封到辽东去,那将来谁知道会是个什么局面。很有可能这就是一个取祸之道。

虽然宇文述等大臣也知道杨广这是在准备为将来赵王为储做准备。但是把齐王放出去,这将来弄不好,就将成为诸侯与新皇的皇权之争了。

宇文述起身道“陛下,如今天下早已经是三省六部中央集权这个时候再将亲王坐镇地方,那必将不利于朝廷中央集权这是个不好的先兆,请陛下三思。”宇文阙早已经将筹码下到了年幼的赵王身上,这个时候,他可不愿意看到事情还起变数。最好就是将齐王一直关在宫中,和蜀王杨秀一样。

杨广就是一个乾坤独断之人,一旦他决定了的事情,要想再改变却是十分艰难。他就这么两个儿子,既然打定主意放弃齐王。他就不愿意这个儿子一辈子被关在宫禁之中,把他放到辽东,也让他做一个享福闲王吧。

“宇文爱卿多虑了,齐王去辽东,朕不过是不愿意看着他这一生就这样幽闭宫中。放他去辽东,朕也只坐给他监察之权。他无权干涉辽东地方军政事宜,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朕意已决,你们就不要再说了。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回殿内朝会吧。”杨广挥一挥衣袖,将其它还想要说话的大臣制止了。

皇帝再次上朝,众大臣山呼万岁。

杨广笑着点点头“众爱卿平身”

“今日,朕要公布一件大事,自元德太子早薨,东宫储君之位一直空虚。东宫为一国储君,关系到天下社稷。长久空虚,必然会让天下不稳。朕考察良久,赵王杲宇量弘深、谦卑仁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