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快十四岁了!”凤博不满凤崇将自己当做孩子一样看待,挺胸辩解道。
凤崇笑道:“单凭你这句话,就足以说明你还是个孩子!”见凤博还想反驳,凤崇摆摆手,脸色有些倦怠地说:“你快回去休息吧,记得明早早点出发。出去后将我的计划告诉黄志,顺便让他自己挑选留下寻找祝姑娘的人选。但是,记住了,黄志必须跟着我们一起离开!”
凤博领命退下,顺手将门带上。
直到两扇大门“嘎吱”一声合在一起,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凤崇心底的忧心才浮现在脸上,忍不住呢喃:“祝兰台,你究竟在哪里”
此刻,祝兰台正饥寒交迫地缩在凤崇缩在的市镇的街角,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希望碰到熟悉的面孔,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祝兰台也是到了这个叫双龙的城镇上想要买食物时才想起来找银子,一摸自己的袖带,却发现里面装典当首饰得来的银子的荷包不见了!
祝兰台当下大急起来,眼下已经到了洛阳的地界,即使找不到凤家的商队,自己靠着荷包里的银子还是可以雇马车到达姑妈家,可是如今不但跟凤家的商队走散了,连自己唯一仅有的银子也丢了,那自己以后该怎么在这个陌生的城镇生活?
祝兰台想了又想,估计是在马车颠簸的时候,袖带里的荷包滑落下来,而自己又忙着带着卫英逃命,所以一时之间竟然也没有察觉到。
祝兰台摸了摸全身,最后,手停在了挽住发丝的那根银簪子上。
将银簪子拔下来,一头的青丝立刻倾斜而下,垂到了祝兰台的腰际,像极了一匹柔软的上等锦缎。
银簪子很细,甚至比一根筷子还要细一些,却只有大半根筷子那么长,一端因为常常带着,在发丝上磨得光亮圆润;另一端是三朵简单却精致的桃花,从顶端往下依次缩小,最顶端的桃花花心精细地雕着几根花蕊,花蕊上附着一层淡淡的金漆,中间最为粗壮的花柱上有一个小孔,小孔里穿过一根结实细小的丝线,丝线的底部缀着一颗小小的圆润的珍珠,一荡一荡的。
祝兰台握紧银簪子,想了想,又将一头的青丝挽起来,用银簪子固定住。
祝兰台打定主意,不到万不得已、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决不能典当这根银簪子,因为,这根银簪子是自己唯一带在身边的娘家的陪嫁,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托工匠给自己打造的,图样还是母亲亲手画的!
什么都可以丢,唯独这根银簪子不行!
这样想着,祝兰台吞吞口水,将头发随便扎起来,插上银簪,捂着干瘪的肚子,拖着简单地敷上草药的伤腿,沿街寻找着凤家的商队。
夜晚来临的时候,祝兰台一无所获。不得已,祝兰台只好蹲在街角,希望有奇迹发生,希望凤家的商队一下子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祝兰台不是没有想过去藏书宝殿休息,可是藏书宝典里除了书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可以暂时维持生存的东西,去了也只能是有个遮风挡雨的住所而已。
而且,另一方面,祝兰台也怕自己在藏书宝殿休息的话,可能会错过凤家的商队,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双龙镇不算小,因此祝兰台选择蹲在城门口的一家卖豆腐的屋檐下,焦急地引颈张望,希望等得到凤家的商队出城门。
夜色越来越沉,夜风,越来越凉。
祝兰台一边跺着脚取暖,一边搓着手张望着。
当寒冷渗入骨肉,当困意一波又一波地来袭,当身上的疼痛越来越明显,最后变为麻木终于,祝兰台忍不住,靠在卖豆腐的屋檐下的一张破旧的案台上,睡着了黎明,转瞬即来。
一辆招摇的马车,在晨曦里金红的帐顶闪闪发光,载着清脆的铃声,一路招摇而过,出了城门。其后,是黄志骑着高头大马一脸的心事。再往后,是一辆简单地青油布马车,马车里,卫英眉头紧锁等到祝兰台被一声惊呼惊醒的时候,那辆招摇华贵的马车早就消失在城门外的驿道上,卷着一骑烟尘,快速前往洛阳城的方向。
“姑娘,你怎么睡在这里?”一声惊呼将祝兰台从睡梦中惊醒。
祝兰台迷迷糊糊地醒来,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周身的状况,这才想起昨天的遭遇来。于是,祝兰台赶紧起身,迷茫地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冲自己面前的中年妇女赧然一笑。
中年妇女见状,眼神里闪着热切得有些过头的关心,让祝兰台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姑娘,你一个人在这里,是出了什么事了吗?你别担心,碰上了我米牙婆就算是你碰到了亲人,有什么难处跟我讲,我会帮你的!你到底有什么难处,姑娘?”米牙婆说着,上前亲热地拉着祝兰台的手。
祝兰台这会儿才真正地清醒过来,听见米牙婆称呼自己“姑娘”愣了一下神儿,这才想起自己经过昨日马车逃生一事,早就将盘起的妇人发髻给弄散了,后来又因为抽下银簪后随便扎起头发,没了妇人打扮的发髻,怪不得米牙婆会误认为自己云英未嫁。
在苦难中碰到一个热情的好心人,祝兰台一时又感动又委屈,便将事情的始末说给米牙婆听。当然,祝兰台没有讲那段残酷的斗争,只是说自己跟随行的商队前往洛阳,不想走散了,荷包又丢了,所以就在这里等着,看看会不会运气比较好,就碰到了商队。
米牙婆闻言,四处看了看,眼神有些闪烁:“这商队早就在黎明时分开城门的时候赶早出去了。姑娘你不是要去洛阳嘛,正好我也要送一些苦孩子去洛阳的大户人家做工,可以顺路带你!。”
祝兰台大窘,捏着自己空无一物的袖带,又是感激又不好意思:“可是,可是我的银两”
“那有什么要紧的!”米牙婆分外爽朗地说:“不过是顺路带你,又不需要什么花费!姑娘你就别客气了,快上马车,咱们赶在天黑前到那里,比较方便。”
正说着,祝兰台的肚子咕咕咕地叫了起来,在清净的清晨,分外响亮。
第一卷 重生 第三十三章 送上青|楼?!
红霞飞上祝兰台的脸颊,祝兰台更加窘迫,使劲地捂住空荡荡的肚子想让它停止打鼓,却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越来越响。
米牙婆愣了一下,笑着说:“你看看我,都老糊涂了!姑娘既然昨日中午跟商队走散的,又没有银钱,自然是饿了很久了!这样吧,你先上马车,车里有干粮,你先将就着吃一些,等到了洛阳咱们再好好地吃上一顿!”
“真是太感谢您了!”祝兰台连连道谢。
倒是米牙婆有些不耐祝兰台的“繁文缛节”,直接将祝兰台推上已经挤了十多个半大孩子的马车上,又顺手给了她一壶水和一包干粮,接着她自己也跳上马车,挥鞭驱马赶赴洛阳。
从双龙镇到洛阳城,不过一天的功夫。
傍晚时分,马车就吱吱呀呀地进了洛阳城的外城。眼看着时间是来不及了,米牙婆倒也不急着就内城,只是吩咐马车夫将马车停在一家普通的客栈外,让马车里的人今晚暂住这里,明儿一早再分送到各处去。
祝兰台因姑妈祝文怡就住在洛阳城的外城,因此下了马车就想寻去,却被米牙婆说好说歹地拦住,好话歹话说了一箩筐,无非是不想让祝兰台立刻离开。
虽然对米牙婆硬拦着自己的表现感到有些奇怪,但想到自己一路上多承蒙米牙婆照顾,祝兰台也不好强硬地要求离开,只得心有不安地住下。
等吃完晚饭,将一切收拾停当,米牙婆把孩子们分成男女两拨,驱赶到安置着大通铺的屋子里,厉声吩咐了一些要安分守己地待着的话,便引着祝兰台到了一间布置得洁净大方的双人客房休息。
祝兰台因路途劳顿,和衣躺下不久便很快就睡着了。
米牙婆试探地喊了两声,见祝兰台没有应声,迅速爬起来,一手拿沾湿的帕子捂住鼻口,一手将一支燃着的迷香对着祝兰台来回地绕了几圈。
窗棱上响起三下有节奏的敲击,有人焦急地催促:“米牙婆,好了没有?你要是再不把人送出来,我就走啦!回头自有人向你讨那一百七十两的欠款!”
米牙婆一听又要催欠款,立刻急了,赶紧将手里的迷香掐灭,快步走到窗户前,将窗户打开,外面站着的中年人焦急得冲口大骂道:“你这老虔婆,动作怎么这么慢!秀色楼这会儿已经上灯做生意好久了,还不见你把那个雏|儿送来,那边等着开|苞改运的大老板都发了几次脾气了”
男人还想再说什么,被米牙婆急急地打断:“这女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