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往生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知道,只要能生存就行了。”
    “这样就好,你得有心理准备,处理器不是那么好卖的!”
    “我知道,一切都为日后准备,哪怕再亏本,也得占领市场。”
    “看来你已经有计划了,我也就不多说了。”虞博士似乎下定决心了,“我也有了一点研究成果,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成。”
    长久问道:“什么成果?”
    “一种存储器模型,不过不知道能不能集成,只是一种想法。”
    长久感兴趣:“说来听听。”
    虞博士画了一个电路图,简单的讲述了一下原理:“受英特尔的可擦写存储器的启发,也是一样的目的,就是不用电力维持就可以存储数据,基于厚膜电路。”
    长久很有兴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虞博士电路实现图:“你这个似乎没有电容啊,单晶体管实现存储,似乎很有点”长久想起了flash存储器,又称闪存,貌似是这种结构。
    “不错,没有电容,只是厚膜电路。它以电子为储存单位,与EPROM的紫外线擦写不同,我的设计只要电压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实现擦写功能,而且是单晶体管的体系结构,不需要沟道电容,生产成本可以降到很低,速度可以提高,可以说是日后最便宜的存储器。”
    长久眼中放光,他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闪存,日后风靡世界的产品:“那岂不是说,我们有了一个可以长期垄断的产品?这可是战略程度的发明啊,虞叔真不简单。”
    虞博士谦虚了一下:“没那么简单,现在我只是做了宏观的模型,验证了一个可能而已。具体的大规模制造,还得生产线出来之后,必须有一段时间的摸索。”
    “那也没啥啊!”长久大叫,“先把这东西的理论写出来,然后申请专利,挡住其他人的去路,钱咱们赚。”
    “看着办吧,先把这生产线搞出来再说吧。”
    ~~~~~~
    不住的沟通,不住的交流,长久和虞博士各自的项目齐头并进,都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虞博士的芯片工厂不能急进,得按部就班的搞,否则一点质量问题就能毁掉整个投资。而长久的处理器研发小组则慢慢上道,进度突飞猛进,除了工艺部分,其它完成的已经七七八八。
    这也得力于进口大陆中科院计算所的计算机计算机布线系统,就是俗称EDA的那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60年代开始有了计算机辅助绘制电路图的概念,到了70年代,更是在其基础之上增加了电路的功能设计与结构设计,通过网络表结合在一起,主要用于电气原理图的输入、逻辑仿真、电路分析、布局布线和PCB设计。
    我国由于初期是执行追赶政策,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虽然文革中中断了国家投资,但是在那些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懈的个人努力之下,硬是从无到有,在牛棚中开发出这些先进项目,几乎与美国的进度相差无几。
    只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科技先导的惯性延伸逐渐向市场竞争过渡;国家收缩了拨款,研究单位开始搞生产;生产厂家失去了研究单位的支持;我国的微电子工业落后了。
    但是长久还是搞到了一些成果,那就是中科院计算所的第四研究室的自动化设计系统,能够根据硬件描述语言设计自动布线。
    虽然效率不高,面对复杂的设布线性能较差,但是对长久的risc系统却是再适合不过了。长久risc架构设计简单,除了控制部分需要人工布线之外,那些寄存器却是结构规整,非常适合机器布线,大大节省了人工。
    有交流才有进步,长久十分关注国际上的集成电路发展。西门子的汉斯先生也十分关心老同学的事业,经常往长久这里闯。
    德国是在80年才把8080cpu复制成功,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西门子公司作为欧洲半导体市场的领头羊,更是对这个先进技术垂涎已久。
    分析了021处理器的技术特征之后,西门子半导体总公司将其与英特尔体系做了对比,越发的看好长久的架构,指示汉斯最好能够取得长久的芯片设计授权。
    汉斯透露了一点这方面的信息,长久做了考虑。若是前些日子,长久说不定就答应了。
    可是现在长久的财政状况貌似不错,没有上市的情况下还有源源不绝的资金。在美国的viewsoft每季度都能提供上千万的美金,至于交换机项目更是卖的很好,在张怡的银弹攻势之下,颇是取得了好几个东南亚国家的入网牌照。
    只是交换机属于大投资,资金回流至少要一年时间,所以目前看来还是没有现金回报的,不过长久似乎已经看到了美元在天空飞舞。
    ~~~~~~~~





    正文 一百一十七
     更新时间:2008…12…13 3:24:03 本章字数:3555

    一百一十七
    除了制造阶段,早期的微处理器的设计并不需要多少人手。当年英特尔的4004不过两个人就搞定,后来的8008也不过用了5个人。
    微处理器与存储器不一样,存储器是尽量的将各种各样的元件集成在一起以达到更大的容量,能挤多少就挤多少,因此成品率也就随着线宽的缩小而降低。
    微处理器不同,只要实现了功能放置了多少晶体管那是固定的,因此线宽不是问题,甚至为了提高产品率还要扩大线宽。
    芯片开发出来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的,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哪家公司会为一个新出现的处理器编写软件设计硬件,因此这些工作都得芯片公司自己做,长久也不例外。
    长久他们要设计硬件电路板、开发工具、外围接口、辅助芯片,最终目的就是设计一块“公板”,82年可没有铺天盖地的主办厂商,这一切得自己做。
    以前开发8位的021处理器,长久只是设计了一个方案,其它的脏活累活全是骊山研究所的人给包了,因此长久也没感觉有啥不对的。
    这次自己一手搞才发现原来一个系统的诞生是如此的艰难繁琐,不由得有点佩服英特尔公司。英特尔公司从无到有能摸索出这些,可算是业内第一。
    英特尔开发的微处理器,他们也为了能够推广cpu而绞尽脑汁,想用户所想及用户所及,总之一切都给用户准备好了,你就来写软件吧。
    70年代是大型机和小型机的天下,没有人会为性能低下的微处理器编写软件,英特尔为了鼓励那些程序员们为微处理器编写程序,特地设计了一个工作母机,称之为“蓝盒子”。
    这还是虞博士告诉长久的,有时候虞博士甚至怀疑,这世上第一部微电脑是英特尔发明的。
    不管怎么样,长久明白,英特尔已经失去了称霸微机市场的机会了,IBM为了pc的,特地买了英特尔10%的股票,借以左右英特尔的意愿。
    所幸英特尔的概念只是卖芯片而已,蓝盒子只是卖给客户们做开发之用,压根就没想到要卖电脑,对他们来讲,蓝盒子只是辅助销售的工具而已。
    颇具讽刺的是,英特尔在整个七十年代都没有把微处理器的名声打响,反而蓝盒子热销。工程师们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他们用惯了排队才能使用的大型机,蓝盒子却是给个人使用的。
    搞笑的是本来是用来作为开发工具的蓝盒子,却被工程师们作为了个人电脑把玩。因此,英特尔在70年代为微处理器大力打市场,而蓝盒子的销量却节节攀升。
    有时候英特尔的人还会打趣,“我们还是第七大小型机生产商,呵呵”。
    其实这只是市场还未开化的结果,前方有如一团迷雾,没有人能够看清前景。若是英特尔公司能够转变一下思路,说不定真的能够同微软一样,霸占整个市场。
    有时候长久和虞博士讨论,到底是发展双极型技术还是发展mos技术。虞博士力犹豫不定,因为双极型技术比较成熟,而且他也比较熟悉,当年在仙童就是负责这个的,只是后来在英特尔发现mos技术更有发展潜力。
    mos技术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随着线宽的缩短而提高晶体管的性能,也就是越来越快,而双极型则没有这个特性。
    而长久则清楚的知道,mos技术才是王道,这是日后微处理器发展的关键,因此力挺发展mos管。
    讨论了一下,两人也没啥可争执的,mos管无可置疑的成了发展方向。
    “你似乎对mos管的信心很足啊。”虞博士说道,“我也是在英特尔公司才知道mos管的特性,你倒一口说出了这个,我很怀疑你是不是软件人员。”
    长久汗颜:“只是在骊山的时候和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