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往生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久惊讶了一下:“好难啊!”
    “这还不算什么,这个小组还要不住的将研究成果写成报告,让生产系统了解开发工作,实时试验最新的方法。为了成品率,还得和品管打交道,总之整个英特尔公司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处。”虞博士慢慢说道,“而仙童,大家都是独立作战,喝喝茶,聊聊天,多数的产品也上不了生产线,因此互动很少。”
    长久笑道:“我都被您说胡涂了,到底是喝茶聊天还是互动协作呢?”
    虞博士说:“你现在的角色就是总设计师,指引方向就行了,而且你也没有什么制造的经验,设计是你的强项,你只做好底层设计的事情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事情,等生产线完成之后由其他人解决。”
    长久想了想:“我明白了。”
    有了这次探讨,长久还恶补了一下管理的知识,带着一帮学生就开始32位微处理器的研制工作。
    长久定下了研制目标,晶体管数量控制在3万~4万,性能至少要比现阶段出现的68000处理器快4倍,寻址空间要达到64兆(为了成本,否则就是4GB)。
    同时,长久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定下了10个月的开发周期。
    虞博士看了长久的开发计划,大吃一惊:“怎么这么短时间!这是不可能的。”
    长久道:“我觉得可以啊,似乎还有富余。”
    虞博士道:“你也太狂了点吧,英特尔用了上百人,也要花几年时间才16位的处理器,到现在32位的处理器还没出来,你一点基础也没有就想直接做32位的,时间还这么紧,如何能够实现?而且32位的处理器,只有3万个晶体管,这怎么做?”
    “有两点理由!”长久扳着指头数说道,“第一,不要拿我的东西和英特尔的比,他们那是传统的复杂指令处理器,而且还用的是微码控制,光设计这一控制部分就得累死,而且还不容易找到错误的地方。我的就不一样了,由于指令少,控制部分使用硬连线,设计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制造也容易。”
    “3万个晶体管,控制部分只需要三千个晶体管实现,至于其它部分都是规整的、相同的,完全可以自动化布线。第二,设计这个处理器我已经成竹在胸,只是实现的问题。基于以上,我觉得10个月绰绰有余。”
    虞博士又看了一遍计划书:“听起来有点道理,精简的若是真如你所说,工厂还没建成,你的东西就要出货了啊!”
    长久笑嘻嘻的说:“是啊,总不能让我等米下锅吧。”
    虞博士道:“那咱们走着瞧,看谁先完成。虽然你有你的理由,但是我保留意见,10个月、三万个晶体管,这也太离谱了。”
    “打赌!”长久伸出手,“谁输了谁请吃龙虾。”
    “好!”虞博士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长久窃笑不已,这个32位的芯片早在他的心中酝酿多时了,估计这会伯克利的帕特森等人正在奋力的研制他们的RISC-I吧,82年这东西也该出来了,自己得抓紧。





    正文 一百一十六
     更新时间:2008…12…13 3:24:03 本章字数:4246

    往生记正文一百一十六我我鱼
    82年这个年头很关键,关键到什么程度?这样说吧,risc的概念已经提出了,但是第一块risc处理器芯片却是在82年开始研发的,那是伯克利分校由大卫帕特森上马的。
    'url''/url'
    曹长久千追万赶,冒着破产的风险,好歹在82年之前聚足了资金,开建集成电路生产线。什么交换机,什么软件,统统放一边,这些只是资金来源,平时只要关注一下就好,实体制造才是最重要的。
    'url''/url'
    曹长久清楚的很,微软那样的软件公司在美国是可能的,要放在其它地方,迟早会被打掉,软件是靠不住的,这和美国的战略有关。
    'url''/url'
    计算机产业如此发展迅速,和美国政府的财力支持分不开,美国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的发源地如伯克利分校等等每年的助教奖学金都有财政供给,至于其它扶持政策更是数不胜数,这才创造了世纪末的技术革命。
    'url''/url'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长久的眼光,自然看出其中的奥妙,你美国扶持技术产业,我就先你一步,计算机总要有处理器吧,我就冲着这个来了,你怎么样。
    因此只有以底层硬件占领市场,辅以软件提供资金,这才可能有一拼之力。
    只是香港人才寥寥,招得大多数是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要不是虞博士帮忙从美国挖了几个干将过来,长久的小组可以称得上是个小白团队了。
    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年轻人缺的是经验,却有的是干劲,没有负担,学习也很刻苦。长久自己虽然是二半吊子,但是团队里的气氛却很好,互补不足,争相前进。
    关键是长久定下的奖励制度非同小可,个人取得的专利虽归公司所有,但是却可以转换成相当的股指期权,虽然期权短时间内提不出来,但是可以激励那些技术人员努力工作,真正达到了以厂为家。
    这也是长久从虞博士那里学来的,英特尔公司自从费根出走之后就新成了这样一个制度,那就是让那些工程师们有持股的机会,这样公司发展他们也会得到好处,不会轻易离开。
    别人不知道,长久还能不知道吗?这个分股制度自英特尔始,在硅谷盛行不衰,是大公司留住人才的主要手段,号称黄金镣铐。
    曹长久现在并不担心梦想中的32位微处理器开发不出来,而是担心如何留住一个稳定、高效的队伍,有些东西却是是要靠积累的,口耳相传,国内不及也。
    转眼间3个月过去了,虞博士的芯片工厂基础已经打好了,各类装备路路续续的到齐,除了几部核心装备比较耗时间,只待一举安装调试。
    长久和虞博士也不时的聚一聚,交流一下各自的进度。虞博士自认为这种新建厂房的速度已经够快了,这还是大笔资金不限制的投下去的结果,没想到长久一句话就把他噎了下去。
    “我的主体设计已经完了,现在正在验证阶段,马上就可以进入不显阶段。”长久伸展了一下四肢,懒洋洋的说,“这些天好累啊,不过我也似乎理解了领导的精髓。以前我要自己处理所有的问题,就连一根导线如何放置都得寻思好半天。现在好了,几乎方方面面都有专家,我只要告诉他们,诺,我要实现这个目标,所有线路必须在200纳秒之内完成,他们马上就得拼命。这个感觉太奇妙了,我只要提设想,有难题大家一同解决,完全没有孤军作战的感觉。”
    虞博士则笑道:“你那是入戏了,保持这种感觉,你是指导者,并不是实际操作者。要是所有的事情都由你自己完成,那还谈什么研发小组?你只管提出你的思想,至于具体的实现则是专业人员的事情。”
    长久点点头::“我现在几乎迫不及待了,你的工厂什么时候能完工?我可以保证只要四五个月,我的新处理器就可以完工。”
    虞博士道:“年轻人稍安毋躁,哪有一步吃成一个胖子的,最多我输你一顿饭。”
    长久抓耳挠腮:“你不知道,我真急啊!美国人也在我真急啊!”长久不好说,虽然封闭开发,但是外界的信息他还是关心的。以前吃过亏,开发交换机入了迷,居然不知道时间,连IBMPC机这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没注意,差点误了大事。
    虞博士则笑道:“不要这么急躁,事情要一步一步做,哪有一步登天的,以你的成绩算是不错的了。”
    曹长久叹道:“人心不足,哪有满足的时候。心中有先进的设计,目前又做了一点成绩,哪有没有一点野心的,但也只限于想想而已,没有那么容易的,英雄如云,谁都不是易于之辈。”
    虞博士道:“你会被人打死的,就这成绩还不满足?一个没花多少钱的8位处理器就一炮打响,你知道美国多少公司想要这种成绩。”
    长久不好意思:“看别人干什么,达到自己的目标才是真的。自己都不满意,还指望消费者掏钱吗?我就是想做自己梦想中最好的处理器,仅此而已。”
    虞博士看着长久,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与其盯着别人,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也许就是长久这个似乎什么都不精,但却在各领域都能突破的原因吧。
    “恩,这个生产线建成之后,产能不会高!”
    “嗯,我知道,只要能生存就行了。”
    “这样就好,你得有心理准备,处理器不是那么好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