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神的山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定一度上山,发现天气恶劣便折返回来,消除疲劳之后再次展开攻顶,这种情况也十分有可能发生。
  虽说是无氧登顶,但如果发生意外,就需要氧气。就算不把氧气瓶带上去,也应该放在基地营。
  那是什么时候呢,深町看见安伽林从加德满都的“迦尼萨”背着氧气瓶走出来。当时的氧气瓶,就是现在在这里的那些吧。
  就羽生的生活和财力状况想来,这应该不是一次买齐的。
  大概是为了这一天,花了好几年,一点、一点收购的吧。
  “那么,明天见——”
  安伽林下山时,简短地留下了这么一句。
  深町和羽生两人留在那里,直到安伽林的身影看不见了为止。
  羽生已经不会去任何地方。
  他不会逃到任何地方。
  这里是他的归宿。
  太阳已经没入努布峰的另一头。
  马上就是黄昏。
  深町和羽生在基地营的大型帐篷中,开始煮晚餐。
  以压力锅煮米,加热速食的咖哩。
  以深町的瓦斯炉煮热水,泡红茶。
  马克杯底积了大量的蜂蜜,将热红茶注入杯中。虽然说热,但在这个高度,水在八十度就会沸腾,所以水温不会上升超过八十度。
  红茶与蜂蜜的香味,在帐篷中散了开来。
  深町再度和羽生对坐在炉灶前面。
  盘腿而坐。
  羽生只在刚才的衣服外,多套了一件红色风衣。
  深町用双手捧着装了红茶的马克杯。或许是不想让红茶的温度稍有散逸,试图经由双手,把温度全部吸收进自己的体内,而下意识那么做的。深町对自己的动作做此解释。
  羽生以右手拿着马克杯的把手,不时将仍带有热度的红茶就口。
  要问的话,唯有现在。
  “关于刚才的事……”
  深町畏畏缩缩地开口说。
  “我可以问相机的事吗?”
  “可以啊。”
  羽生点头,没看深町。
  羽生的视线对着从手中的马克杯升起的水蒸气。
  “你是在哪里发现它的?”
  问完之后,深町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变得随便。
  喂喂喂,深町,你不该用和羽生平起平坐的语气说话。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用这种语气说话了呢?
  那种事情天晓得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自己已经不再认为这是工作了吧。没错。这已经不是工作了。
  就算清楚知道这不是工作,现在的我,依然会待在这个地方。
  “在圣母峰八千一百公尺的地方。”
  “尼泊尔这一边吗?还是西藏那一边呢?”
  “西藏那一边。”
  “地点是?”
  “东北棱。”
  羽生直截了当地说。
  预料中的答案。
  虽然听达瓦·奘布说过了,但再度听羽生自己亲口说,地点又是基地营,令人心情激昂了起来。有一种从内心开始令全身颤抖的情感在发作。
  是马洛里。
  马洛里在一九二四年,就是走那座东北棱攻顶圣母峰。
  “那是去年的事。我曾经想从西藏那一边,练习在冬天无氧单独登顶圣母峰……”
  羽生开始娓娓道来。
  当时,羽生偷渡至西藏——也就是中国那一边。
  从南奇市集往北,攀越朗喀巴山前往西藏,没有经过盘查,从那里进入了圣母峰。当时,只有安伽林与他同行至五千七百公尺的地方。
  彼时,羽生踏上了圣母峰顶。
  在下山途中遇上天气骤变,而在八千一百公尺处的岩石后面露宿。
  就在那当下,羽生在同一块岩石后面,发现了一具像是坐着睡着般死去的白人尸体。
  羽生和那具尸体并排坐在岩石后面露宿。
  “你有没有想过,那具尸体可能是马洛里或厄文呢?”
  “当然,我有想过。”
  东北棱。
  海拔超过八千公尺。
  白人的尸体。
  除了马洛里或厄文的尸体之外,不可能有别人满足这些条件。
  “当然,我也有想过相机的事。”
  于是,羽生打开了尸体旁边的登山背包。然后,把其中的相机带了回来。
  “底片呢?装在其中的底片去哪了?”
  被深町这么一问,羽生面露苦笑。
  他右手拿着马克杯,微微摊开双手后,对深町耸了耸肩。
  “不见了……”
  “不见了?”
  “嗯,底片没有装在相机里面。”
  羽生爽快地说。
  “你说什么——?”
  “我想,不管那具尸体是马洛里或厄文,八成在拍完照片之后,把底片从相机中取出来,放在同一个登山背包的其他地方了。”
  这样啊——
  深町总觉得肩膀忽然没了力。
  原来是这样啊。
  底片原本就没有装在相机里面——这种情形十分有可能。
  然而,光是发现这台相机,就足以在登山史上留下一大足迹。视做法而定,这台相机能够生出相当的金额。为何羽生没有那么做呢?
  “为什么把这台相机的事当作秘密?你不是可以利用它,筹措这次单独行动的资金吗?”
  “我要怎么解释?”
  “解释?”
  “难道我要说,有一个日本人没有护照,越过国境进入西藏,没有入山许可却爬到珠穆朗玛峰八千六百公尺处,回程途中发现了这个吗——?”
  “——”
  “如果说出来,我会被强制遣返日本。除了一阵子不能出国之外,喜玛拉雅山的入山许可也会下不来。”
  “——”
  “在这件事结束之前,我不能说。在这件事完成之前——”
  “这样好吗?”
  “你指什么?”
  “在这之后,我可以把这台相机的事,在某本杂志上写成报导吗?”
  “随你高兴啊。”
  “羽生丈二的名字也会出现。”
  “那种事情已经都无所谓了。”
  “就算这次失败,只要隐瞒相机的事,你就还有机会。”
  “没有了。”
  羽生说道。
  “那种事你怎么知道?”
  “我啊,从一九八六年起,前后大约花了八年,在这里挑战圣母峰。真的是一个人。连赞助商也没有。从西藏那一边也是如此,但我失败了好几次。就算有赞助商,就算使用再多氧气,就算和好几个人一起行动,也没那么容易就能攻下寒冬中的圣母峰西南壁——”
  “——”
  “无氧单独攻下寒冬中的圣母峰西南壁——能做到这件事的机会,一辈子只有一两次——”
  羽生已经用掉了其中一次。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当时,羽生单独在寒冬中挑战西南壁,铩羽而归。
  “我听达瓦·奘布说,你在一九八九年失败了吧?”
  “嗯——”
  研拟各种可能性、做了各种准备,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其上,牺牲其他一切,如果没有只为了那件事活了好几年,大概无法完成。
  技术、体力、登山的经验自不待言。顺利地完全适应高度、身体状况完美、熟知圣母峰附近的地理、天气及一切——而最后的条件是,人类无法操控的力量,是否站在人类这一边。
  若是具体而言,就是当时的天气有多站在他这一边——
  这些要素全部无一阙漏,才有可能成功地在冬天无氧单独登顶圣母峰西南壁。
  如果错失这次机会,恐怕不会再有机会——深町十分清楚,羽生如此认为。
  “你觉得马洛里踏上了峰顶吗?”
  深町改变话题问羽生。
  “我不晓得。”
  “欧戴尔最后看到马洛里和厄文时,两人是在第二台阶八千六百公尺的地方吧?”
  “——”
  “马洛里的尸体是在八千一百公尺的地方。换句话说,马洛里下山到那里。只要克服第二台阶,峰顶就在眼前。那里并不是特别困难的地方。马洛里和厄文踏上峰顶,厄文在回程途中,在八、三八〇公尺的地方遇上意外,把冰杖留在那里。后来,马洛里想单独下山到第六营,却在半路上用尽体力——这有没有可能呢?”
  “——”
  “当时第六营的高度是八、一五六公尺。马洛里的尸体在八千一百公尺——马洛里下山至远低于第六营的高度,这十分有可能是迷路,而且五十六公尺完全在高度计的误差范围内。”
  “——”
  “我想,假如马洛里和厄文从第二台阶折返,应该有足够的体力回到第六营。也就是说,他们回不来,是因为前往了峰顶。假如从八千六百公尺处迈向峰顶的人的尸体,在八千一百公尺的地方处于露宿的状态,那应该是踏上峰顶之后的回程路上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