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井人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日一共丢了七趟镖,来了七家债主,每人手里少说攥着一千两的镖票子,也有一千五百的,最多两千的也有。就是那一家办白事的,那一口才是难得的,原是给京里一位老大人留下的,可巧这老大人坏了事,满门抄斩,末了只用一口狗碰头的棺材草草收敛了,乱坟岗子上一扔,可就便宜了棺材铺掌柜的,白白捡了一口好的寿材。
    卖到了元礼府分号去,就给这位商人捡了便宜,开价三千两的寿材,只要一半,一千五百两到手,还觉着占了便宜。老爹一死,把寿材披红挂绿,上十三道大漆,吹吹打打的往老家运,很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
    谁知道途中出了这档子事,如今家里老太爷曝尸家中,心里别提多着急了,也就没有作个人情,一千五百两银子定要张三郎照价赔偿。
    众人算好了银钱,拿着单子,簇簇拥拥的与张三郎一起到元礼府的府衙里打官司。那元礼府的知府大人,算起来也算是张三郎的座师,又与老学政应交好多年,就有心偏袒三郎。
    对那些客商们连骗带吓唬,每人又少给了几百两银子,可是这位老大人毕竟不是贪官,也不好做的太明显了,连消带打,最后一共算好了一万两银子的账,这比钱张三郎是跑不掉了。
    三郎也不愿意仗着自己与之知府老爷的交情欺压安善良民,当时应下来这一万两的债,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官府出具了文书,盖上了张三郎的戳子,这事儿才算是彻底平息了。
    三郎拿着文书从知府衙门口出来,脸上带些愧色,回到家中,满以为要连累浑家跟着一起发愁,没想到碧霞奴连日身上不大好,今儿倒有些满面红光的样子,脸上一团和气,抱着冰姐儿正在门口等自己回来。
    如今家里人口散的差不多了,五十来号镖师趟子手多半作鸟兽散,一个三进的大院子瞬间走得空空荡荡的。碧霞奴没有什么要回避的,抱着冰姐儿穿着大毛衣服,就在二道门里等候着。
    三郎见了妻女心里一暖,快步上前去说道:“这大冷的天儿,你怎么不在屋里呆着,那才埋过地龙,很是暖和,外头风口里站着,若是冻坏了可怎么好?
    碧霞奴笑道:“我从小不过是个屯里人,托了爹妈的福吃喝了两年,后头还是受过许多苦的,这点冷算什么呢?见你去了半日没回来,心里怪惦记的,所以带了冰姐儿在门口迎你。
    如今事情已经闹出来,咱们也不用提心吊胆的了,就好像个脓包你把它挤破了似的,正应该安心了才是。别的不用说,先家去吃了饭吧。”说着,上前来拉了三郎的手,往屋里让他,张三郎摸着浑家的小手儿冰凉,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怜惜,拿自个儿的大手与她捂住了,还不时团在唇边呵气。
    碧霞奴见丈夫往衙门口里交割算账,就知道如今这样的排场是留不住的了,除了当日一直忠心耿耿跟着自家的几房家人还没有辞出去,先把冰姐儿身边的几个跟妈儿、哄妈儿结了账打发出去,外头厨房里的厨娘们也都革去不用,日后就打算还是自个儿上灶。
    一个三进院子空落落的,只有三郎领着妻女走过了二道门、三道门,彼此心里都有些感慨,只有冰姐儿小小年纪不识愁滋味,见爹妈并头说着小话儿,并没有什么愁苦的神色,也学着爹爹的样子,团了小手举起来,见爹妈没瞧见自个儿,眨巴眨巴大眼睛,只好团了手放在自己唇边,学着爹爹的样子呵起气来。

  ☆、143|杜琴官经纪河房

一连算了几日的账,张三郎的柜房里,算盘珠子滴滴答答的就没有停过,不但是张三郎和侯儿夙兴夜寐的算,就连杜琴官也被送家里借调出来,帮衬着一块儿算账。红白喜事的那两家不能耽搁,先还了两三千银子,柜上的浮钱儿也就用得差不多了。
    这一处三进的院子,是三郎置办下的第一份家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忍心出手的。意欲先买了河房还债,只是冬景天儿河房还真是不好出手,原本就是夏天一季才用的着的房子,谁家有闲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三郎也辗转求了几个朋友,商人多半都是见利忘义的,原先三郎买卖好的时候,称兄道弟、逛戏园子泡澡堂子,大饭庄子里头吃喝玩乐都是没的说。如今见三郎家道中落,这几个人躲还躲不及呢,更不用说仗义相助了。
    就连文社里头的那群人,原是把张三郎当做一个金主捧在手心里的,如今三郎自己尚且自顾不暇,哪有钱拿出来供他们玩乐?亏得这一帮秀才童生还是念过圣贤书的,竟连个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文社关了,倒生怕三郎追讨他们往日里欠下的酒饭帐。
    张三郎见世态凉薄,倒也并不十分放在心上,幸而原先是穷困过的人,早知道世道如此,倒不至于像平时的公子哥一般,由奢入俭难,感叹世态炎凉,多出许多下世的光景来。
    杜琴官这几日帮衬着旧主人核对家中的一本烂账,替他谋划了几个来钱的主意,也只好先卖出去一些暂且用不着的东西,也想到了河房上头。当日刚刚出脱了乐籍,跟着张三郎搬到元礼府上谈生意的时候,何尝没有结交过几个富商大官,倒也意欲帮衬三郎做成了这一桩大买卖,只是如今那唐少爷为了他,连和离官司都打了,再要自己出卖色相前去求人,这话是万难说出口的。
    三郎倒也有心请杜琴官帮这个忙,只是自己素来知道,他早就和唐闺臣唐少爷做成了一对儿。如今再去挖他的墙角,那唐闺臣岂不恼了?两下里都有这个心思,可谁也没有说破。
    末了还是杜琴官崩不住,这一日回到家中,对唐闺臣说了这话,果然唐少爷心里十分不愿意,迟疑着道:
    “当日你流着泪对我说的那些话,说不乐意在欢场上摸爬滚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言犹在耳。如今好容易赎了出来,又脱去了乐籍,做了良家子弟,咱们两个就这样过着日子,虽说没有名分,旁人谁不知道是一对神仙眷侣?你又何苦来为了原先的旧主重操旧业……
    那些往日里垂涎你的人,我冷眼旁观着,当真是一个好人也没有。你为了不相干的事出去应酬,万一出了事,叫我心里怎么过得去呢?”
    杜琴官叹了口气道:“若是还有别的法子,谁又愿意做这样的勾当,如今要找来房屋经纪,硬是卖了房子也不是不能的。原是夏景天儿高价买来的,也没住过几个季度,如今要卖,定要压下一半的钱去。三爷如今是分文也没有了,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再说他们家也不是外人,一来是三爷花钱替我赎了身子,又托了好大的人情,才脱出了乐籍,做回良家子弟,只有这一条,就是重生的父母,再造得爹娘了。再说他的浑家,与你两家原本也是世交,如今怀着哥儿,月份又大了,我冷眼旁观着,走起路来都十分辛苦,只因家道中落,辞去了许多丫头老妈子,还要挺着肚子自个上灶做饭,你怎么没有一点怜香惜玉之心呢?”
    那唐少爷听了,果然心里也不大忍心,只得勉强答应,只是要与琴官约法三章,不能外头陪酒留宿,若是买家有什么不妥当的调笑之言,也要立马就回绝了才行。琴官见唐少爷这般的醋劲儿,真是哭笑不得。
    到了第二日,找了几个本地的房屋经纪,打听清楚了有什么人要买河房,心中盘算了几家子人家儿,到有一桩不错的买卖值得一试。
    这一家也是个致仕在家的京官儿,原先也缠过琴官两三次,后来见他不是那一等寻常的红相公,也就丢开手不再提了。这人原来对自己说过,家中正妻悍妒,房里不肯用俏丽的丫头,连四十岁往下的老妈子也不用,防他就跟防贼似的。
    原来还允过琴官,若是与他上了手,情愿买一处外宅送与他居住。如今虽说与琴官丢开了手,听见又往戏园子里去捧别的红相公了,若是正妻知道了此事,定然是要闹出来的,到那个时候彼此脸上不好看不说,若是传到昔日同僚耳朵里,岂不是落了旁人的笑柄?
    这一家子只怕是急需买房的,所以如今托了好几家的房屋经纪,找合适的空房,这京官儿原本是有几个钱的,价钱上也没甚计较。杜琴官打定了主意,这几日穿了几件鲜亮的衣裳,拿了门下的帖子,往着京官儿的书房里前去拜望。
    果然那退职在家的老爷见了琴官的名字,也不用从人出来相迎,自个儿就穿着家常深衣跑了出来,亲亲热热地拉住了琴官的手往书房里头让。杜琴官进了书房寒暄几句,打眼一瞧,书房里面还有一个俊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