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梵衍那王家最后的血脉。。。”

“带上佛牙三宝。。立即回到大都护府。。。”

“慧彦大师的遗言,只要王姓的血脉和三宝依旧在,梵衍那的子民,乃至葱岭南麓的百姓,就不会轻易屈从于呼罗珊和艾穆哈人的yin威。。”

转身迎向向捅破的马蜂窝一般,蜂拥而出的乌罗护骑兵和洪水一样的呼罗珊士兵。

。。。。。。。。。。。。。。。。。。。

“梵衍那被呼罗珊攻陷,赛特在当地失踪了?。。”

我惊讶了一下,作为我重点关注的人物,他的失踪很快就被报告到了安西都护府,不过经过多次折转已经小半年前的事情了。

我之所以对梵衍那这个兴都库什山中之古王国有那么点印象,还是来自后世的被塔利班催毁的巴米扬大佛的各种新闻。

梵衍那正是那个在后世,被称巴米扬的地区,历史曾经多次向唐朝入贡的高原国家。现在正在眉州雕琢的乐山大佛,就是海通为了赶超《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所描述的梵衍那立身大佛,所发下的宏远。

而历史上巴米扬大佛诞生于五世纪贵霜王朝时期,却遭受了四次浩劫,其中有三次都与伊斯兰教有关,第一次是眼下正在东渐的阿巴斯王朝,第二次是十三世纪伊斯兰化的蒙古人,第三次是作为征服者炫耀武力的英国殖民者,最后一次也最彻底的是现代的原教旨主义政权塔利班的杰作。

佛门还真是和绿教恩怨纠结啊,我记得几百年后也是一班信仰绿教的突厥人,南下杀入佛教的发源地,杀死僧侣焚毁藏书和寺庙,拆毁佛像作为清真寺的地基,让本来就已经苟延残喘的印度佛教彻底完蛋。

大佛微笑的承受一次次加诸与身上的灾难,也见证着他们的兴旺衰灭。不过赛特你一个法兰克出生的海龟,头脑发热跑去凑什么热闹,我腹诽道,亏我还抱了很大的指望。

不过这事发生在数千里之外,很遥远的事情,我多操心也没什么用处。我很快放下这件事,把心思放到户部呈送的关于剑南道清田的簿记上,

由于剑南道是龙武军经营的地盘,所以继河北、河东之后,比较顺利的完成田户清丈工作。

光是在我名下田籍中,上好的水浇田,肥臾的旱地,就有数万亩,分布在数十个大小田庄之中,这还不算那些不计入赋税的山林河泊,在我名下的田庄和工坊劳作的人口数以万计。除掉按照我的官品、职事、散官、勋职、爵位、差遣名衔等名目,可以折减掉的部分,光是一年应该缴纳的赋税,就有七八千石黍栗,一千七百件绢,还有茶盐林果各种杂税数百缗。

可是我居然还不是最起眼的,最厉害的是一个叫汝王的宗室,最大的庄围,号称数县连云,横跨三州。宗室外戚果然是国家最大的蛀虫啊,一大帮人光身跑到剑南来避难,才太平几年,就重新圈占了这么多土地。还在宗正寺拼命的喊穷,要恩赏,讨优待。

当然这些田土并非是都是强取豪夺来的,很大一部分是所谓寄名田,属于同乡族人带着身家田产投靠,以借助官身“合理避税”的。相比朝廷繁重一年更似一年的徭役赋税,托庇所付出代价,到不算什么了。

光是这次剑南道秘密清查出来的每年就可以增收数十万缗折色的田赋,还有数万的荫包户口。主要集中在成都府及附近岷江流域精华地区的几个大州。

而这次能够完成朝廷这个大数额的粮草周转任务,还要感谢现在龙武军军的体系内,采取了一种由南向北的渐进式输送方式,

每年从四月份开始,海南和广南出产的头米,通过海运和汉水被输送到比邻的剑南、荆湖、江西、江东、淮北诸道,满足当地军府春耕所需,确保度过青黄不接的同时,也能平抑当地虚高的米价,待到六七月份江南新米上市,米价落到最低谷的时候,再大量收入,输送到更北的山南道、河东道、河南道、关内道,只要支撑上一两个月,这些地方的稻麦豆薯,也开始成熟入仓。。。

然后就可以将积年剩余的陈粮清理出去,按照粗细成色,制成耐长久贮放的薯干、米块、豆饼,下脚料则发酵压缩成畜食的草快和麸饼。而且在临近冬天后,这些就算没本地人肯吃,但只要贴点钱送到草原去,也照样有人抢着要。

由于采取集团运输,转运的损耗远在传统官输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制造出沿途州县,米价始终保持低平的格局。这样可以确保新式府兵和军屯庄辐射的范围内,终年仓禀充裕,可以应对多数情况。

就算遇到灾害或是荒年,也可以基本不受地方上囤积居奇之类投机活动的影响,反而让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大折一笔,毕竟要说地区性的信息流通效率,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占据物流和通讯优势的军队体系。

作品相关 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场,众生

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场,众生

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场。众生

书房之中,

我再次抿了一口加蜜水的雪芽茶,自从我喜欢上这种东西,随着本人地位的水涨船高,金州雪芽茶从陆羽茶经中的第三等州茶,迅速抬身为一等的,甚至专门开辟了一个山中茶园,专供我府上所需。所用蜂蜜更是讲究,取的是深山中野蜂在悬崖上织巢的岩蜜,据说润肺去湿很有奇效。

这个冬天,不管地方上是如何短缺紧张的,但作为一国之都的洛阳,天子脚下的门面,却是要上下官吏拼力维持的。敢在灯会上闹事的,都不是等闲人物。

那些在街上混战大打出手的人,被单程心怀不轨的刺客全部抓起来的时候,个个还是逞强嘴硬的很,这个御史,那个侍郎,某某经略、某某将军的名头,像是大白菜一样的卖弄出来。一副我爸是李刚的德行。

但是一听到我和小丫头的名号,顿时焉了菜,还有个别人连屎尿都当场流出来了,我们的名声就这么恐怖么。问什么说什么,连过去的劣迹都给兜了出来。

因为皇帝常年不在洛阳,亲贵又多,因此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什么的,就已经有那么一群权门子弟,平日里闲的无聊,用自己府上眷养的家将、亲事、护卫、门人、清客、进行赌斗,从无差别限制的的搏击中取乐的游戏。

眼下这批都是皇帝新提拔起来的新贵子弟,因此和那些勋贵子弟混在一起没多久,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这次为了在女人面前逞英雄,居然在上元灯会上大打出手,而有人教唆鼓动他们在上元灯会上找事,只是为了给新任的都畿少尹姚阖一个好看,仅仅因为他没有像样的根底,和河南那位不讨人喜欢的守城专家是一路的。

本来算定文武百官有点分量的,这会都被招进宫去会宴了,有什么反应也来不及,却好死不死碰到我和小丫头偷溜出来。于是因为他们服软的太快,没能找到足够乐趣的小丫头,干脆连夜进宫去告状,直接找他们家长的晦气。

我手中把玩的是一枚银币,这就是在上元灯会上冲突的罪魁祸首,。

“你这明明是假钱的成色。。银子的色质不正。铸印也很模糊,”

被打得满地找牙的店铺伙计的声音,还历历在耳。这群新贵子弟,在用假钱来付账,却要求用正钱的价值来折算,稍有违逆,被就把人打的吐血。

自从新版轧制的泰兴通宝(青铜钱),泰兴元宝(白铜钱),泰兴银宝、泰兴金宝问世后,毫无例外和意外的出现大量将金银器熔铸成的山寨私钱,不过这些私钱,成色和纹样都太过低劣,很难对流通新钱构成有力的威胁,但因为金银铜本身贵金属的价值,反而被折色后,当作新钱的辅币来使用。

因为天下能够拥有大型水利机械,轧制大批量钱币,并且能够制作精密模印的就那么几家,而伪钱成色因为工艺水平的限制,成色和样式上就差了很多,通过机械力量车出来的钱版。坚硬耐磨,伪钱则出于贵金属本身的延展性,要软的多,只要咬一口真伪立判。

因此同样是私钱,南平和海南私铸的钱币,成色和纹理,比官府发行的正版还要正。赵合德他们几乎是赔本赚吆喝,也要谋求为泰兴朝完成一大批铸币任务,就是用合法的铸钱名义,来掩护这些成千上万的私钱的流通。

但是我手上这没成色和质地,都比那些假钱好了很多,被改善的很明显,看来似乎有人在暗中偷偷的伸进我们把持领域内捞食吃了,天下有这种实力和技术的人,可没几个啊。

。。。。。。。。。。。。。。。。

上元节会宴后的节目,照例是白戏,儒林外史中的节选《范进中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