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朝廷大臣,在这种时候选边站队,是件关系家族生死与未来的事。选对了,未来家族享尽恩宠。选错了,那便等着被淘汰出局。
  宣读完遗诏的宗亲,很谦和的道:“琼州王,领旨谢恩吧!”
  赵孝锡举手接过遗诏说道:“臣,领旨谢恩!”
  伴随赵孝锡起身,其余文武百官很快便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如雷的万岁之声,伴随着百官跟禁军,传到期待新皇人选的百姓耳中。也冲淡一丝悲伤气息,令不少百姓好奇,继承皇位的到底会是那位王爷。
  看着身前这些山呼万岁之声的文武百官,赵孝锡那怕想过今日之场景。原本觉得那会很自豪,现在却发现,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
  没理会百官的高呼之声,赵孝锡先扶起皇太后跟皇妃一行人,最后来到赵煦的冰棺前。略带萧瑟的道:“小六,堂兄今日才明白,你早前的 无奈之举。
  眼下她们都站在你身边,堂兄也当着你的面,宣布对她们的决定。从即日起,皇太后依然享受太后封号,各位皇妃公主依旧居于后*宫,以往一应待遇不变。
  你的孩子,堂兄会视若已出。将来等她们出嫁,堂兄会让她们领着附马,来你陵前告知于你。所以,你可以安息了,到了天上替堂兄给太后伯父他们尽孝吧!”
  一直担心未来只怕孤苦无依的后*宫嫔妃们,听到赵孝锡的这番话,自然感激涕零。又是一番下跪叩谢之声,让赵孝锡也觉得心酸不止。
  对于这些尚处妙龄之年的妃嫔而言,她们享尽帝王恩宠。可一旦恩宠不在,她们将在这深宫大院,孤守至老。有子嗣相伴还好,若无子嗣活着比死好不了多少。
  有了木婉清的他,也觉得这种不人道的规矩,看来必须废除。虽说挑选秀女,是为皇帝传承血脉。可在赵孝锡看来,这种事情对女孩而言,太过残忍了。
  未来他的后*宫之中,所赐封的妃嫔,必须得到他的认可。现在还居于宫中,未被皇帝宠信的秀女,赵孝锡也会全部赦免出宫,让她们另择良配嫁了。
  那怕宫里的宫女,除上了年纪的,那些尚属妙龄的宫女,到时他也一并打发掉。就连同样有些不人道的太监制度,赵孝锡也打算逐步废除。
  当然,这只是赵孝锡看到这些赵煦的妃嫔,才联想到的事情。让赵大,亲自护送皇太后,还有这些皇妃回宫后,他才重新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
  深吸一口气很平静的道:“众卿平身!”
  先前他的举动,这些文武百官都看在眼里。能如此对待先皇妃嫔的新皇,确实比较少。这也意味着,赵煦跟赵孝锡的兄弟情,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
  看着谢恩起身的文武百官,赵孝锡又道:“朕新登皇位,诸事繁多,暂时先安排一些事情。劳烦诸卿恪尽职守,复我大宋之盛世基业,以慰先皇再天之灵。
  着礼部,挑选皇道吉日,安排先皇入葬皇陵。所应封号,六部商议之后递朕御批。此事由礼部尚书与监天寺卿负责,尽快安排妥当。明白吗?”
  礼部尚书跟监天寺卿,很快便走出队伍领旨。待赵孝锡挥手后,又重新退回队伍之中。众百官又开始等待,赵孝锡下达第二条旨意。
  尤其此刻瘫坐在地的赵佶,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觉得他的大限已至。只怕赵孝锡登基之时,便是他的丧命之日。望着赵孝锡投来的目光,更是吓的浑身发抖。
  就在众文武大臣,也想知道赵孝锡如何处置赵佶之时。赵孝锡却来到患有眼疾的赵佖身前,略显感叹的道:“小九,许久不见,你也摇身一变成申王了。
  现在小六走了,我们这些兄弟,以后更要相敬相爱,才不枉小六嘱托我照顾你们之心。老十一,犯此大错,此刻我以兄长之名,想听听你是何意见。”
  不想让文武大臣觉得,他一上任便杀掉这些赵煦的亲兄弟。所以,他想问问这位眼瞎却心明的堂弟。毕竟,他在赵煦出事后,所做之事确实值得称赞。
  面对赵孝锡的询问,赵佖略显为难的道:“皇上,此事臣弟不敢妄言。”
  对于赵佖的谨慎,赵孝锡苦笑道:“朕先前说过,现在我们是自家人处理自家事。你身为老十一的兄长,自有管教之权。他虽犯大错,不罚不足以正法纪。
  可罚的话,他毕竟年幼,还有挽救的希望。虽然小六在军中,已经收到关于他在京中,结朋营党之事,非常痛心。可我知道,他心里还是有你们这些兄弟的!”
  伴随赵孝锡这番话一出,赵佶跟其它几个王爷,都一脸的愧疚之意。毕竟,在赵煦离京后,他们更多是期盼赵煦出事,以期望有机会登上皇位。
  却不知,这一切赵煦都看在眼里。如果此番赵煦不死,回京之后只怕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而眼下,他们尚且还有一线生机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对于申王赵伈而言,从得知患上眼疾之后,他便清楚此生不可能问鼎皇位。能当个闲散王爷,他便知足。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倒活的清静自在,反倒备受赵煦这位兄长关怀。
  在赵煦亲政之后,他更是跟其它弟弟一样,被封为位极人臣的申王。享受锦衣玉食,日子过的倒也逍遥自在。可他同样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出身皇族罢了。
  如果换成其它出身,象他这样的人,只怕生活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天天有人伺候,日子过的逍遥自在。不用理会朝政,不用理会党争,管好自家事便可。
  得知赵煦御驾亲征,赵伈就曾担心过风险。可他清楚,做为一个衣食都需要别人照顾的闲散王爷。他能帮赵煦做的事情,就是替赵煦祈福,希望赵煦能得胜回朝。
  结果很不幸,他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面对早前还高奏凯歌,一路收复失地的战事,突然便传出赵煦战死沙场的消息,他确实愣住了,也惊呆了。
  看着那些上门问计的大臣,赵佖很清楚他们的来意。直接以身有疾,有碍圣容的理由,拒绝一切投靠的大臣。开始闭门谢客,替赵煦守灵致哀。
  在这段闭门谢客的时间里,他不是没听过弟弟赵佶门廷若市的事。可在他看来,无论是赵煦还是赵佶,都是他一父同胞的兄弟,谁继承皇位他都没意见。
  可对这些弟弟,赵煦没死前就开始谋划着一切。现在得知兄长战死沙场,不思替其哀悼不说,却忙着为争那张椅子而明争暗斗,甚至发生雇凶杀人的事情。
  听着弟弟赵佶跪在面前,哭泣道:“九哥。求你替弟弟说说情,弟弟还不想死啊!弟弟这次是昏了头,才失态做出此事,以后真的不敢了。请九哥替我求情啊!”
  闻听着弟弟的哭声,还有那抱腿苦苦哀求的动作。并无全瞎的他,看着身前身后都集中的目光。也觉得赵孝锡此举,明显将烫手山芋丢给他。
  将赵孝锡看成有意借他之手,杀掉赵佶的赵伈,最终心一横的道:“皇上,端王之罪,虽罪不可恕。可念在他尚且年幼的份上,还望皇上饶他一命。”
  无论如何,赵伈眼瞎却心明,这种杀弟之事他万万不会做。那怕他心里也清楚。任何君王对于威胁帝位的兄弟,都不应该存在仁慈之心,斩草除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果不其然,听到赵伈的求情,其它心向赵孝锡的大臣。立刻上前道:“皇上,端王虽年幼,却也是朝廷的王爷。做出此番谋逆之事,必须明正典型以示警告啊!”
  看着赵伈替赵佶求情。赵孝锡将跪下的赵伈扶起,没理会那些大臣的进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看来小六说的不错。只有小九的心里,除了国之外,还装着这个家。”
  说完之后,望向那些进言的大臣道:“按祖制,新皇登基都可大赦天下以示君王仁慈之心。端王虽罪不可恕,却也不一定非杀不可。如何处置。朕自有决断,诸卿不必再言。”
  听到这番话,那些大臣有些不甘之余,却也只能起身退回队伍中。唯有王师约等老将,似乎并不好奇赵孝锡会这样。并没上前劝他杀掉赵佶。
  在这些手握兵权的老将看来,虽然大宋的兵权都在皇帝手上。可他们这些武将手中,谁没几个嫡系的部将呢?只要他们支持赵孝锡,谁能谋反成功呢?
  得知逃过一死的赵佶,长松一口气的同时,也开始担心接下来他的下场。略显畏惧跟期待的,看了看同样盯着他的赵孝锡,觉得这位堂兄的威严更甚赵煦。
  这时的赵孝锡,看着全然没了先前嚣张的赵佶,很平静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