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能满足国内30天的石油需求。

不过在杨星印象中,前世里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因为各种因素制约,直到2007年才开始正式建设。一向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的杨星当然想这一世亲自出马,加快促成此事。所以他在建设三都澳和洋浦港的报告中加入这一条,就是想先ō清中央的底线,能否让他先在这个两个港口选择成立隶属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油库。

当然杨星不是活雷锋,他一向不做没好处的事情,他主动承担建立几乎不盈利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当然有别的目的。战略石油储备库虽然不赚钱,但是一旦被选中,这两个码头作为石油码头,建设与战略石油储备的相关管道、转运、加工等基础设施总是要的吧,而随之而来的大批和石油相关的行业也必然会被吸引到这两个港口来。要知道,中国的石化工业可都是国家队,国家一声令下,他们还不乖乖的要在这两个港投巨资兴建有关的石化工业项目,这就加借鸡下蛋

程沧海对于杨星的āā心思心知肚明,但也知道不这样就不是杨星了。只看他提出的条件,倒颇让人心动。何况杨星提出他先建设油库,可以不用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的名义,而是作为整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企业商业储备那一块,而且不用政府出一á钱,只是挂着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名义而已。

仅这一项,就是投资上百亿的大项目。对于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中央一直争议不下,但如果中星国际和中长集团能够率先走出这一步,从程沧海内心打算,还是相当支持的。

杨星建议兴建的企业商业战略石油储备库,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一部分。国际上战略石油储备分为美国和日德两大体系,美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政府和民间储备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储备完全市场化运作,由美国几大石油公司自行掌握内部的石油库存量。

而政府战略储备则是依靠美国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境内,利用靠近石油化工产业带的众多天然盐穹作为石油储备地点。总储量达到了5亿多桶,位居世界各国第一位。

德日两国没有美国那么大的国土,也没有那么好的地质条件,于是采用的是三极储存——政府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政府储备和美国大同小异,都是作为国家安全的最后一张牌,平时不会轻易示人。

而法定企业储备指的是由大型炼油企业、石油进口、销售公司和使用石油发电厂组成储备联盟,根据政府的发令保持一定的石油库存,并根据政府命令在市场上投放石油,储备费用来自银行贷款和消费者jiā纳的储备税。国家对于它们的石油储备还有一定的政策优惠保障,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就承担着类似的法定企业储备任务。

而杨星申请建设的企业商业性储备就是指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的石油企业的内部库存,但要保证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比如德国规定石油炼厂要保持15天的储备,石油进口公司和使用石油的发电厂保持30天的储备量,政府不干预企业储备的投放,费用也由企业自己承担。日本则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炼厂、销售商和进口商都要按规定比例承担石油储备任务,企业向市场投放储备石油时要经过通产省批准。

国内有不少人提出过“藏油于民”的想法,这样可以减轻中央的财政压力。但也有人认为资本家靠不住的,指望民营石油企业配合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政策有很大风险。杨星这次主动出击,就是想先做个表率,让中央明白有时候民间企业的决策和国家战略并不会背道而驰,企业商业性战略石油储备大有可为

程沧海心里赞同,但这已经涉及到国家能源战略的根本性问题,他当然不能单独拍板。但鉴于此前杨星多次为国家分忧的行为,他对于杨星的想法是不会等闲视之的。所以他对杨星郑重承诺,这件事利国利民,他是站在杨星这边的。但此事必须通过政治局讨论同意才能放行,让杨星先等等再说。

这一个月居然没有月票,这一年多还没发生过,虽然我一向不会求票,但还是在这里发出呼吁,至少给俺投一票吧

第五百一十二章 老妈发威

第五百一十二章老妈发威

杨星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建立一国战略石油储备已经涉及到国家能源战略层面,要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即使程沧海贵为总理,也不是一言能决的。比如程沧海就提醒杨星,说道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国内几大石油巨头一直兴致不高,因为中石油他们肯定会被指定为法定企业储备商,但战略石油储备盈利前景渺茫,以前还能靠政治摊牌,可是现在石油行业才进行了大改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恐怕没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好说话。

杨星想了想,灵机一动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因为战略石油储备还有一个特点,只要利用的好,一样能让中石油他们积极站出来办事。他说可中央讨论建立国际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时,可以借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轮库制度来帮助国内石油商稳定油价。

程沧海虽然是一国总理,但也不可能事事都了解,杨星打来的报告中对于轮库制度语焉不详,他听了很感兴趣,于是抱着有不耻下问的态度,听听杨星解释具体内容。

轮库制度指的是在战略石油储备与私人石油公司之间的石油jiā换行为。美国在1976年通过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修正案中正式授权联邦政府必要时可进行这种做法。轮库制一般采取通过协议先由战略石油储备向私人公司释出原油,再由私人公司日后返还,有些轮库由于列出了条件,往往还能让政府获得更多的原油储备。

当然由于由于大规模的原油轮库存在释出和返还的时间差较长,故在短期内可视为一种降低战略石油储备的行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建立以来共出现过6次轮库,其中5次都发生在即将卸任的克林顿总统任期内。

杨星想起石油轮库制度,还多亏了前不久美国刚刚启动了这个办法以平抑油价。国际石油价格从去年起就开始一路上涨,到了今年中旬更是大幅上涨。从去年末每桶25美元左右,到今年8月初开始快速波动上升,到9月20日已升至每桶37。2美元的高点。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在年内突破50美元大关,不到半年时间石油价格就上涨一倍,这可是近些年从没有过的,而作为国际石油头号买家,美国对于石油价格相当敏感,首先感觉撑不住了。

何况今年正逢美国大选年,美国石油工业一向是总统竞选的资金支持大户,美国大石油企业多集中在中西部,石油价格飞涨,许多石化企业纷纷找克林顿诉苦,威胁如果政府再不拿出对策,那今年大选石油工业对于民主党来说就要彻底拜拜了。

大金主出面表态,克林顿自然不会等闲视之。为确保参选的副总统戈尔不会因为石油价格而拖后tǐ,克林顿只用了一夜功夫就和内阁讨论决定,在9月22日出台总统令,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中拿出3000万桶石油,采用轮库的办法jiā给西部石油企业,表面理由是抑日益高涨的油价,让美国老百姓“用负担得起的油价度过一个暖和的冬天”。对此说法共和党大肆攻击,说这是明目张胆的为戈尔助选打得竞选牌,就连一向中立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表示不妥,认为人为控制石油价格的做法成效不大,还会适得其反。

这件事在国际上引起的震动不小,杨星一说程沧海就明白了,他一语点出杨星提出采用轮库制度的关键,“你是说我们学习美国的思路,国内石油企业买进石油是随行就市,根据国际价格变化来采购。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因为是由国企控制,定价权是掌握在国家发改委手里的。”

“一旦进口石油价格涨得过快,就会形成炼油价格倒挂,导致企业炼油成本高于售价,成品油生产越多反而亏损越严重,严重挫伤石油商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就会主动降低产量,导致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被推高。如果我们采用轮库制度,先用低价进口石油成立战略石油储备,必要时再和石油商达成协议,必要时主动抛出储备石油来平抑油价,就能给石油公司一颗定心丸,减少他们的顾虑,是这个意思吧?”

杨星挑起大拇指道:“老大就是老大,一点就通,其实他们被指定为法定企业储备商后,国家在他们建设石油储备库时多给一些政策优惠,甚至同意他们把建设成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