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鸳鸯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焉敢高攀。不若是阿爹不嫌小人憨傻,认作孝顺孙子,都是小人的造化哩!”    
  宝儿跑至堂中,招着手道:“好个孝顺孙子,来,给爹当驴骑!”娄锟应了一声,当着百官百仆百婢的面驮着小公子悠悠答答转了数圈,小公子甩起一根七尺蛇鞭在他屁股上抽打,虽说宝儿年纪小,不过抽得还很疼哩!百官都乐着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百仆都羡慕娄锟逢上这一等机遇;百婢都抿着嘴笑,平时你骑我,现在人骑你。    
  宰相在高堂上看得直点头,曹恒在宰相面前聒絮了几句,宰相一拍巴掌,戏即刻便停。娄锟拍拍没灰的衣服,立起身来,宝儿也跳到爹的面前。宰相笑道:“娄锟,你就不用委屈自己了,看你还机灵,便作我的干儿子罢!”娄锟心里嘴里还不百分百地奉承。宰相从左手上取下一块穿有各色宝珠玉石的钏子赐于娄锟,便是贽礼,娄锟毕躬毕敬地接了,戴在手上,自打这一戴,整个人的地位便耸然高出百倍,众门子无不羡慕垂涎,娄锟自然对曹恒的美言感激不尽。    
  宰相给娄锟使了个眼色,娄锟当然会意,亲自端给宝儿一碗寿面,蹲身笑道:“这可是哥哥给你吃的呦!”宝儿可能不喜欢看这些行将就木的成年人,从碗里拔了筷子丢在地上,瞎抓了一把寿面就往嘴里塞,嘴角吊着面条,急匆匆地提腿跑到外面顽去了,惹得那些行将就木的成年人又不住地赞他可爱。    
  宴席散后,娄锟夜里独身躺在床上,心里早有成千上万只青蜒在飞:“主对奴,用得着你,拉在怀里;用不着你,推下崖里。这宰相府表面上根深柢固,实际是一盘散沙,不如我及早谋个生路才是正事!”计议已定,第二日挨到宰相早朝回来,便去拜见。进入书房,见宰相在一面白纸上涂着白蜡,下放一彩图,看来正在闲情摹搨。见娄锟进来,便一面涂一面笑道:“这么早就来请安,我儿好有心啊!”娄锟一时不好开口,便顺手推磨,请了一回安。    
  宰相点点头,问道:“作我儿还习惯么?”娄锟站起身,道:“爹爹太客套了,享福的事儿,哪里有什么习惯不习惯之说?”宰相道:“你现在享的是小福,只要你好好伺候着,日后的大福也轮得到你哩!”娄锟低着头,抬着眼睛道:“爹爹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势大根深,乃是孩儿第一仰慕之人。”宰相放下笔来,抽出一卷长画,铺在大案上,道:“这幅清明上河图,上有景象万物,各事其职。”又拿出一块赤色薄绢焘盖于图上,道:“你看,我将这块赤绢轻轻一盖,这幅图中的七彩万物就都变为赤色了。”娄锟笑道:“孩儿明白,这便是一手遮天的可怖之处!”宰相把清明上河图的佩诗念了几句:“歌楼酒市满烟花,溢郭阗城百万家。两桥无日绝江船,十里笙歌邑屋连。”又笑道:“山河城府花林人,如今尽在我掌下。”    
  娄锟不好在此时开口离辞,现在就象在热被窝里憋了一泡尿,又想起床又懒得起床,转头一想:“我在宰相府,不过和铁笼内的画眉一样,靠主人喂养着,不得施展翅翰,还是另谋其就是条长路!”决心已坚,说道:“孩儿今日来拜爹爹,是想求爹爹赐我一条路在外头闯荡,总是闷在家里,不了解天下之兴亡,怕今后会落得一事无成。”宰相点头道:“鸟夹着翅膀不飞,迟早会变鸡。唉,为父的竟没体谅到你,要不给你弄个知州坐坐如何?”娄锟忙说道:“孩儿不敢,只求得一知县足矣!”    
  宰相听得愀然不乐,道:“你怕老夫没那个本事吗?”娄锟连忙双膝跪下,道:“望爹爹详查!若是孩儿胆大心密,气高志雄,跟在爹爹身边就一定是个祸害。正因为孩儿一副胆小如鼠的德性,爹爹才放得下心,孩儿一片孝心,爹爹一定要相信孩儿!”宰相笑道:“说得有理,奴不贪则主无祸,你起来罢!”    
  娄锟起身,宰相问道:“你愿意到哪里赴任?”娄锟道:“孩儿愿到前线赴任。”宰相惊道:“前线战乱不休,你不要命么?”娄锟道:“保家卫国,身先士卒,死有何憾!”宰相大喜,道:“既孩儿有心,因四川奉节缺一知县,可调你去。”娄锟随即得离宰相,就任奉节县的太爷。他心里自有主意:“越是前线,补给越多,油水也就越肥;更何况先降者生,后降者死,百益而无一害。”    
  且说蒙古旭烈兀西征波斯,时波斯境内尚存木刺夷、报达两国。宝祐四年十一月,木刺夷降。旭烈兀继征报达。宝祐六年二月,报达亦降。蒙哥汗以宋人囚禁蒙使月里麻思为借口,决定继续发动侵宋战争。宝祐六年春,蒙哥汗亲率蒙军进攻四川,忽必烈率张柔等部蒙军进攻鄂州,又命在云南的兀良合台率蒙军自交广北上潭州,定于次年与忽必烈会师鄂州,然后直奔临安,消灭南宋。    
  董槐遭黜之后,日子过得也算清闲,得知四川危急后,饮食不安,欲亲往前线观战。由此念起已故的义弟云孝臻,不知他的妻子在青城山可好,自己至情至理也需看望一番,两事并作一事,留卫羽守家,带着十四岁的儿子急急赶赴四川。    
  青城山位于成都西面百余里处,名郡成都乃历史名城,东汉时织锦发达,故又名“锦城”。三国时,蜀国以此为都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在城上遍植芙蓉,故又有“芙蓉城”之称。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都江堰离堆等名胜;此城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庶,素称“天府之国”。蒙古的马、骡、驴、骆驼、兽皮;西羌的璧玉、珊瑚、琉璃;南蛮的珠玑、犀象、翡翠;海外的奇石异物的运输皆通此郡。加上北多战乱,不少流民侨居于此,故户口冗杂。    
  董槐自东而来,得知不少战火消息,原来成都及青城山都已陷于蒙古,蒙军正在力攻重庆,四处烧杀劫掠,路上流民离散所失。董槐立于成都门墙下,见城上遍插蒙古大旗,欲哭无泪,呆呆出神,董颖相劝,方才打起精神入城。    
  城内比起战前确是萧条了许多,倒是街边食品小摊上“赖汤元”和“龙抄手”的香味惹人神之为牵,时已过午,俩人还打着饥荒。董槐见小儿不住吞涎,便买小食填腹,两人正吃着,一队蒙古兵执矛甩鞭而来,见人就抓。    
  一蒙古兵见董槐的包袱严实,张爪抢过,撕个稀烂,见里面没有金银,只是些换洗衣服,不禁大怒,抓住董槐就是一阵抽打,可怜董槐上了年纪,打倒在地,磕破了头,血流不止。董颖跪在地上,扯住蒙古兵的腿,大哭道:“不要打我爹,你们放了他!”蒙古兵不懂汉语,叽哩噜咕骂了几语,将董颖踢到一边。    
  打了十几鞭,蒙古兵也打烦了,提着鞭子又去抢其他汉人的行李,拿街边小摊的食物吃。小摊主似乎与蒙古兵有些熟识,用蒙古话不住地谄媚。董槐与其他汉人被绳索套成一排,鞭打着向前走,董颖撕破衣带,替爹包扎了头上的伤口,问道:“爹,咱们这是去哪儿啊?”董槐把孩子拥得紧紧的,小声道:“八成是作苦力,咱们开工时趁机跑出去。”    
  原来董槐人等被拉出城修筑城墙,做工时稍不留神就要挨蒙古兵一鞭。晚饭时分,天空乌云密布,一阵大雨泼瓢而落,蒙古兵各自找地方躲雨,却不许劳工停工。董槐谓儿子道:“就是现在。”两人拔腿就跑,其他汉人见董槐跑,也各自奔逃。蒙古兵惊忙高呼,分头去追。    
  董槐牵着董颖,跑入密林,后面蒙古兵穷追不放。地上泥泞坑洼,董槐因先前失血,又做工劳累,一阵头昏,栽滑在地。董颖拉父亲不起,后面追兵已到,急出泪来。一蒙古兵嘴骂脏言,执矛就戳,千均一发之际,卡嚓一声,那矛突然断作两截,随后一声啸起,只见一道长挺剑杀来,蒙古兵纵踊上前,却似切菜般倒地。    
  董槐挣扎着坐起,看那道长时,眼睛一亮,大叫道:“可是松林?”那道长一惊,看董槐时,大叫:“可是董槐大人?”原来这道长正是青城派的大弟子俞松林。董槐惊喜交加,道:“今日若非俞兄搭救,我命已丧黄泉!”俞松林将之扶起,道:“我奉师命下山杀敌,不期遇见大人。只不知大人如何至此,落得这般下场?”董槐叹道:“说来话长。”俞松林道:“既如此,请至山中一叙。”遂带董槐及董颖至青城山。    
  董槐至上清宫,先拜访故友青衫客,道了数年不聚之情,将自己罢相之事前后备细说了一遍。青衫客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