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函谷关到咸阳的关中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八百里秦川关中独占六百里,正是秦人赖以立国的的粮仓所在。而八月份正是秦国播种粟米等粮食的季节,一旦错过了时节,来年秦国肯定要闹饥荒的。所以孟坚等文官强烈要求将联军驱逐出关中,这样才能让破损不堪的秦国重新恢复元气。

朝堂之上,面对孟坚等人的要求韩信不由苦笑,他何尝不想将联军驱逐出关中,问题是他手中的兵力仍然远远劣于项羽,若是出城野战,恐怕凶多吉少。上次取胜着实有不少侥幸成分,若是李信没有拼尽全力完成收兵的重担,若是他的大军晚到了一分,那现在站在咸阳宫大殿上的恐怕就是项羽了。

成功和失败,大胜和惨败,不过是差一分而已。他现在好不容易建立了优势,断然不会再拿这些优势去冒险了。项羽不是一般的人,因为轻视秦军上一次当可以理解,如果有第二次的话,那他就不是项羽了。

所以韩信断然拒绝了一些朝臣要求秦军出城收复关中的要求,孟坚这次没有再坚持,他见韩信反对便不再多说了。

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孟坚和韩信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私下里,他们仍然势同水火各自代表文官和武将的利益;可公事上,却是精诚合作一切以秦国的利益为重,文治和官员的任命上,韩信绝不插手;军事调动和将尉的任免上,孟坚则默契的保持沉默。

两人就像弩架上的两匹战马,一起拉着残破的秦国战车缓缓向前,彼此之间怒目相瞪,却同心协力的仰蹄向前。

既然战不得,那唯有求和一条道了。当韩信在朝堂上将‘和谈’两字提出来之时,所有的大臣都沉默的低下了头,甚至有些老臣忍不住老泪纵横。

自秦襄公护送周天子东迁有功受封建国来,秦国到现在已经五百五十年历史了,这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秦国曾经在崤山之战中被当时中原的霸主晋国打的全军覆没、举国戴孝,也曾经在魏国强盛时尽丧河西之地、被逼入了绝境。

可从未有一个国君向敌人屈服过,顽强的老秦人都是埋葬了亲人的尸体后又拿起了武器,继续朝着敌人厮杀扑咬,直到将敌人击败杀死后才肯罢休。战国初期时,魏国称霸天下,纵兵四处攻略弱秦,秦国已经惨烈到国将不国,在那种情况下秦人也没有屈服,而是咬着牙坚持住了。

而今天,韩信却提议向项羽臣服,这让骄傲的秦人不论如何从心里都难以接受。

可是却没有人慷慨激昂的站出来大声叱喝韩信,谁都已经知道了,秦国确实已经穷途末路了,惨胜之后若是再战,那秦国的成年男子就真的要死绝了。

秦国需要的是时间来愈合伤口,而项羽的大军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入而来秦国的心脏,让它流血不止。

而项羽此时也同样面临着进退两难,来自楚地的叛乱让他心乱如麻,即使暂时封锁了消息,可他身边的诸侯早晚都会知道楚王宣布他不再为联军统帅的消息。虽然季布果断的出兵终结了这场叛变,可怀王和陈婴却逃到了南面的衡山郡,投靠了吴芮和共熬,以此为根据地分裂了楚国。

当初诸侯为了起事抗秦,共尊楚怀王为义帝以号令天下的反秦势力,宋义被项羽所杀后,怀王就做了个顺手人情封项羽为诸侯统帅,这也是他能统帅天下联军的合法身份,一旦不具备了这个身份,又是大败之后,很难说其他的诸侯还会不会听从他的号令。

所以范增的意见是尽快撤军回楚地,只留下一部精锐驻守函谷关,以雷霆之势迅速剿灭楚国内部的反对势力,然后再积蓄力量他日再叩关灭秦。而项羽虽然心中萌生了退意,可却迟迟犹豫不决。

他不甘心就这么退出关中,骄傲的自尊不允许他就这么失败的回到楚地,他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虎视眈眈的看着关中想找机会打一场胜仗挽回颜面再商议撤退之事,可惜韩信的谨慎却没有留给他报仇的机会。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秦国派来的使者却给他带来了抽身的台阶。

秦国开出的条件很华丽,可是却很务实。秦国愿意放弃皇帝的尊号,转称秦王,尊项羽为西楚霸王,为天下共主。但要求秦国保留函谷关以西的所有故土,包括函谷关。

秦王愿意向他臣服称臣,这个条件果然打动了项羽,如果他成了天下共主,那之前在咸阳城下的失败便变的微不足道了。即使秦国没有灭亡,可是他名义上已经征服了暴秦,楚人要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

项羽心动了,而范增也并没有说什么。他心中也清楚,项羽这次大败后对他如日中天的声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楚人未必都会悉数倾心于他,而秦人的臣服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来提高他的威望。

所以他并没有反对,只是提醒项羽要保住函谷关,尽可能多的削弱秦国的领土和力量,让他们失去翻身的资本。

项羽便答应了和秦国和谈,地点就选在咸阳和函谷关之间的灞上,秦军和楚军各出万骑在五里外戒备,双方首脑则带着亲随百人赴约。

楚国的为项羽和范增,秦国的则为韩信和孟坚,地点就选在两军中间一处临时搭建的营帐中。

韩信再次见到项羽时,面上带着苦涩的笑容,项羽也是面色阴沉的看着他,脸色并不怎么好看。他看着韩信左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便邹了邹眉问道;“你受伤了?”

韩信苦笑道;“是呀,那天城下被砍伤的,还好我躲得快,要不然一条手都废了。”

项羽则冷哼一声道;“你倒是运气好,今天我还想找你比试一番以解心头的怒火,你却这么巧的受伤在身,我到不好占你便宜了。”

韩信心中巨汗,没想到受伤反而还有好处,依照项羽的脾气,现在又是带着一肚子火气,若是和他比试的话不被打的半死他绝不会停手的。

项羽又斜眼看了他一样哼道;“我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放过你了,虽说有一名对手是很让人兴奋的事情,可是这个对手要是强到都能让我项羽品尝到失败的苦果,那就不合我意了。”

韩信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到是一旁的孟坚见两人关系早已认识,而且关系似乎不简单,不由露出了些讶色。

四人在桌前依次坐下,旁边各自站着一名吏提笔记载,四人皆是面带阴沉,谁也没有开口说话。事实上双方一直都是恨不得将对方彻底杀死,和谈,不过是迫不得已而已。

范增老成持重,对争斗之心自然也淡了许多,他最先开口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既然你们秦国是来求和,那就要让我们楚国看看你们求和的诚意。”

孟坚却张口反驳道;“不是求和,是和谈,我秦国是挟着大胜之势来和谈的,只是为了秦楚两国能平息战端、修生养民,又岂是那些丧权辱国的求和能比。”

项羽冷哼一声道;“那你们秦国的意思是想再打上一仗吗,我项羽很乐于奉陪。”

气氛一时僵化,项羽更是目中露出杀意,韩信见事不妙只好打了个圆场道;“三位请稍安勿躁,既然我们今日坐在这里和谈,就是为了找出一个双方都有诚意都能接受的条件。实话说吧,我们秦国已经元气大伤,在这样强战下去早晚会支撑不住,而你们楚国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诸侯们对你们楚军的态度我多少有所耳闻,未必就是一心了吧?”

范增重重的哼了一声,却没有反驳,心中反而微微一安,看来秦国还不知道楚王已经和项羽决裂的事情,否则恐怕提出的筹码会高上许多。

范增张口说道;“韩信,那你说吧,你们秦国的条件是什么。”

韩信朝他一拱手道;“我们秦国放弃帝王和天子的称号,降格为王,愿意奉项羽为西楚霸王,仪同天子,如何?”

范增听韩信说的都是早已约定好的前提条件,不由暗骂一声‘狡猾’,邹眉道;“这些都是虚的,我想听你们的实际条件。”

这回韩信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秦国保留关中之地,关东六国之地则悉数放弃。”

范增点了点头道;“可以,但秦国只能保留内史、陇西二地,函谷关要由我楚军占领。”内史就是以咸阳为中心的由朝廷直接治理的地方,范增提出这等条件,可谓苛刻至极。

一旁的孟坚脸色大变,韩信脸色也微微带怒,说道;“范叔,我敬你是我的长辈,所以不想出言相侮,你觉得这样的条件秦国可能答应吗?如果这样了,那秦国和灭亡又有何异。”

范增早知秦国不会答应,到也不慌,回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如何。”

“函谷关必须归还我们。”韩信语带坚毅的说道。“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