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被握住的手掌狠狠的抓住了韩信,韩信只感觉到手掌上一阵剧痛传来,却听见李信忽然仰天狂笑;“去问问那嬴政,问问他我李信如何?我李信当不当起这秦国的大将军?哈哈哈哈,我等不及了,我这就去下面告诉他,告诉他我救了大秦,我救了他的天下,我要让他惭愧,让他向我道歉!哈哈哈哈……。”

笑声戛然而止,李信已经瞪大着眼睛断了气,韩信默然的伸手将他圆睁的双目抚上,心中戚然。一旁眼中含着泪水的赢可则哽咽着下令道;“传天子诏,将李将军抬入咸阳宫,以天子之礼葬于故地。拜李将军为上将军,爵封彻侯,食邑万户,世袭罔替,永不相夺。”

与秦军的惨胜相对的是联军的惨败,项羽自起兵起来从未碰到过如同今日一般的惨败,二十万楚军死伤过半,尤其是他赖以成名的精甲骑兵死伤过了七成。其他诸侯的军队更是死伤惨重,魏军因为第一个受到秦军的冲击,几乎全军覆没,魏王豹见机跑得快才捡回了一条性命,回到营中后仅收拢了不到一万的残兵。齐军和赵军的主力也在秦军的冲击之下溃不成军,战后各自收拢了数万残兵。燕军的臧荼情况还稍微好上一点,至少他的部下仍然保持着编制而不像其他三国的军队一样溃不成军。

英布和龙且的生死不明让项羽心痛不已,再加上之前的钟离味,他手下已经折损了三名大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范增并没有像他预料中的那样责怪他,反而轻言宽慰让他不要灰心,随后不辞辛劳连夜四处奔走安抚大战后的楚军士卒。

其实联军虽然大败,可楚军仍有十万之军,四国的军队也残存不下十万,相比较于咸阳城内同样损失惨重的秦军,兵力仍然二倍有余。可让项羽愤怒的是他本想召集诸侯相商事宜,却被告之每一个诸侯都推脱身受重伤不便前来。

项羽虽然愤怒无比,可却并没有被愤怒冲昏了脑子。他心知肚明,大败之下他的威望已经受到空前的挑战,诸侯原本就对他的不满之心借机爆发了出来。他紧握着拳头,很想现在就率军去杀死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们,可他还是忍住了。

现在这种局面,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如果联军内部再起内讧,一定会死的很惨。

现在这种情形,攻城肯定是不行了。第二日清晨,楚军便拔营东撤,已经通气的四国联军也随之缓缓东撤,撤至戏水扎营。东边依托函谷关,西边和咸阳遥遥相望,继续和秦军对峙。

这时项羽又怒火万丈的得到了来自刘邦的消息。刘邦自南下之后一路攻城拔地,一番血战后攻破了防守虚弱的汉中关隘,被派去收拢三郡的御史大夫白庞和将军皇甫圭见楚军势大,便放弃了汉中转而撤入了巴蜀,依托葭萌关和剑阁的天险来抵御刘邦。

刘邦得到汉中后,立即打开粮仓结好百姓,又安抚秦国官吏让他们继续维持政务。同时废除苛刻的秦律,转而简单的和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的一系列动作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在汉中立下了阵脚。接下来刘邦就广招部属,修缮关隘,同时设计将随行的项羽心腹副将不血刃的拿下,又不敢过分得罪项羽便将这一万楚军礼送出关,让他们自行去投奔项羽。

项羽得知消息后虽然暴跳如雷,却也无可奈何,他连已经公然自立的诸侯大军都没有办法对法,更别说刘邦这种做事留三分余地的人。

联军大军驻扎在戏水,秦军的兵力也只够守城之用,追击就显得过于薄弱,两军就这样奇怪的隔着数百里对峙了月余,联军既不攻城,秦军也不出军收复失地。

项羽仍然心存不甘,不愿意就这么失败的退回关东,他高傲的性情不愿意就此接收失败,他知道秦军虽然是取胜了,但自身也是伤痕累累早已经筋疲力尽了,此时只要再发动一次像样的进攻,一定能拿下咸阳一雪前耻的。

但是盟军的态度却让他放心不下,四国的诸侯虽然没有谁敢站出来公然反对他,平时对项羽也是仍然恭敬有加,可是目光中的闪络之色却让人不得不起猜疑。他们经常私底下避开项羽聚会,也不知道在商议些什么,四国的军队和楚军分营驻扎,抱成一团驻扎在楚军的北边,理由是和楚军遥相呼应,其实是在提防着项羽出兵吞并他们。

所幸联军的大部分粮草都是囤积在函谷关,所以项羽短时间内不用担心粮草的不足,而诸侯的军队却不足以信任。项羽便修给季布,让他想办法再从楚地招募一批新军送来关中,让自己得以一鼓作气攻下残破的咸阳。

当季布的信使到达时,带来的却不是援军到来的消息,而是个天大的坏消息。

楚国乱了,怀王听从令尹陈婴的劝诫,趁项羽久不在彭城便连同城中大将吕成,以及外藩吴芮、共熬发动了夺权之变。季布沉着冷静,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将城外的五千骑兵掉进城内,在大街上挥舞着大刀的骑兵轻松的将三万叛军击溃,吕臣当初被杀。

陈婴则带着怀王仓皇的跑出城去,投奔了吴芮,同时下诏天下宣布项羽谋逆,号召诸侯不在听从他的号令。

正文一百三十四章裂土封王

PS:抱歉,又晚了,实在写的很辛苦。*。P8。*!。吧*

已经到了二世三年七月,天气变得酷热难耐。灞上虽然临着渭水,却是一马平川之地,四周连遮阳的树林也没有,到了七月更是暑气难耐。

军中因为死伤甚重,烈日暴晒之下唯恐疾病四起,项羽便不得不将大军从戏水再往东撤,直到撤至乐阳扎营,背靠着函谷周边有群山遮阳。

秦国此时的形势也渐渐好转,联军东退之后,陇西、北地二郡和咸阳的道路已经打通,韩信和孟坚借着大胜之威派去了新的官吏,重新将这二郡置于咸阳的直属之下。而司马欣和董翳的伪秦军则在北地碰壁,转而北上攻入了上郡,听闻项羽兵败后便拥兵上郡,惶惶不可终日。

秦人不愧是个坚韧的民族,刚刚经历了生死大战,每家每户都有亲人在城防战以及之前的钜鹿等战中死去,可秦人只是抹去了眼泪,都沉默着又重新的投入到紧密的生产和农务中去了。

数百年的厮杀让秦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多么悲痛,日子总要继续下去的,敌人不会因为你的悲痛就对你心生怜悯,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能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商鞅的变法不仅仅让秦国变成了一台恐怖的战争机器,而且让秦人骨子里来自草原游牧部落的野蛮和嗜血性成为了一种制度。商鞅告诉秦人,他们一生只需要做两件事情,打仗和耕作。战时全民皆兵,靠着收割敌人的首级来获取军功赏赐,闲时则卸甲归田,拼命的耕种粮食以备战时之需。

秦人的生活中不需要礼乐籍,百家的思想除了法家、兵家和纵横家之外的学说在秦国都被贬为异端学说。早在始皇帝焚坑儒以前,商鞅已经烧过了一把大火,将其他诸子百家学说的籍通通烧毁,独尊法家霸道之术。

不尚礼乐,不好学术之争,只好杀戮和攻城拔地,这就是为什么关东六国将秦国视为野蛮和暴力的象征。但秦国这种举国为兵的体制确实是那个年代的最适合的国家机制。

所以六国亡了,而秦独存。

既然喜好杀戮和征战,那秦人的生活中就离不开生离死别,每一次征战带来的辉煌胜利的同时,同样会让许多家庭失去丈夫、父亲和儿子,这已经成为了秦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坚韧的秦民族比关东任何一族都能更好的从战争中恢复过来。

失去丈夫的妻子在掩埋丈夫后又能含着泪重新拿起锄头,失去了儿子的夫妇第二天仍然能沉默着去官署报道劳作。这让韩信感慨不已,一个懂得沉默坚韧的民族是异常可怕的,因为他们喘过气来后,一定会十倍百倍的将曾经的痛苦偿还给敌人。

所以秦人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喘息的时间,数年之后,当新一批青年成长起来后,复仇的时机也就到来了。

而项羽深知秦人的可怕性,他是联军中唯一坚持要将秦人彻底击垮,将他们的秦国从地图上抹去,这样才能将这股精神彻底断绝。可惜他的努力失败了,反而在咸阳城下惨败而归。

他并不甘心于失败,而是拥兵观望,等待着战机,只要他的大军尚在一天,秦人就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因为项羽的大军在侧,秦国不敢出咸阳收取东边的城池,现在整个秦国可以动用的兵力不过是咸阳城内不到十万的甲士,若是分兵驻守各城,那到是合了项羽的心意,必能将秦军分而破之,

而函谷关到咸阳的关中是一片肥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