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煮鸡蛋有两个用处,第一个就是给孩子吃,第二则是给孩子斗蛋。斗蛋应该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吧!别的地方可能比较少见,而且一般都是在南方。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胀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因此,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回到家,二婶赶紧洗糯米,准备做糯米饭,同时拿出一点豌豆,还让楚家强拿一些鸡蛋出来。家里虽然孩子不多,除了在外面读书的楚家婉,就只有小宝一个孩子,但鸡蛋也不一定非得孩子吃,大人也是同样适用的。

“你们这里的习俗还真奇怪呀!”李泉说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也不是楚家寨这里特有的,不少地方也有,斗蛋可能就少一点。”洪老开口道。

随后,还跟大家解释:“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斗蛋的话,你们要是没有见过,一会出去看那些孩子玩就知道了。”楚家强也不多解释,风俗这玩意,有时候真的是没有道理解释清楚的。

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然后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听到这话,有些好奇的人,就已经溜出去,看别人怎么玩了。

村里面,不少孩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都是平时要好的哥们,或者姐们。这些小家伙一个个叫嚣不止,个个都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就是冠军了。

楚家强等人一看他们的鸡蛋,那些蛋什么都有,有鸡蛋,鸭蛋,甚至还有鹅蛋,那鹅蛋还是从楚家强家里顺走的。

而且,这些蛋都被画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形象,好像什么孙悟空等等,简单一点的,就是画一个笑脸等等。

“看我的孙悟空,你的猪八戒去死吧!”一个小家伙大喊道,就用自己的那个鸭蛋碰起来。

这一碰,顿时那个鸭蛋顿时就裂开来,中间的蛋清之类流了出来。

看到这,大家全都一愣,暗道:什么情况?不是熟蛋吗?你小子胆子不小呀!火候不到,居然也敢出来混?

“谁?是谁换了我的鸭蛋?”那小家伙顿时大声喊道,十分愤怒。

“你自己拿错了吧?拿了生鸭蛋出来画,没注意,回去看看。”楚家强十分无语。

听到楚家强的话,那小家伙才跑回家,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后面一群孩子则是狂笑。

那些孩子一边叫嚣,一边斗,完全没有将围观的人放在眼里,就自己玩自己的,让别人看去吧!

“哈哈!我赢了,你们都是手下败将!”最后,一个孩子十分嚣张地说道。

楚家强可是看着那家伙比试的,总感觉那个鸡蛋有问题。于是,他趁那小家伙正在得意,将鸡蛋拿上手。果然,应该是木头做的,外面涂了一层染料,也不知道这小子哪里搞来的。

“你这小家伙不厚道呀!”楚家强开口道。

其他人也拿过来一看,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一个个瞪眼睛。那个小家伙则是脸色大变,知道自己穿褒了。

“你这王八蛋!”那些输了的孩子顿时大骂!

第470章 称人

这次好了,那家伙连忙抱头鼠窜,赶紧逃跑。这次蛋王做不了,反倒成了王八蛋,郁不郁闷?

“这看起来蛮有趣呀!那家伙倒是聪明,居然搞出一个木头鸡蛋。”陈武开口道。

楚家强无言以对,那家伙他是知道的,学习极差,但偏偏玩这些很有一手,几乎是什么上手,马上就会,真不知道怎么说他好。

“你们这里还有什么习俗?刚才我听一个人说,要称人?怎么称,真是好奇怪的风俗。”李泉刚才就听一个村民无意间说了一下,吃完饭,还要称一称孩子的重量。难道这也是风俗?看看孩子经过一年,有没有长大了?

“呵呵!是有这么一个习俗,你们没有听过也不足为奇,我不知道外面还有没有这种东西。说起来,农村就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习俗多,有时候我也是不记得那么多。”楚家强笑道。

可能是农村人还比较封建,对于这些东西,明知道什么意义的,但还是沿着老祖宗的传统一直做下去。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或者挂着一个箩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箩筐上面秤人。箩筐一般就是称孩子,现在也基本上只称孩子了,大人很少参加,仅仅是边上凑热闹。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另外,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称人我倒是见过,外面还有呀!主要就是南方流行,北方比较少见。我听说,这个习俗还是起源于三国时期,挺早的,还跟诸葛亮有关。”一个游客开口道。

“怎么又扯到诸葛亮身上了?难道这玩意是诸葛亮提倡的?当时他称了谁?我怎么不知道。”周福荣瞪大眼睛说道。

他是古玩行业的人,这个行业,对于这些名人的故事,最是清除了。大家也知道,每一件古玩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故事。有时候,一件古玩其实没有什么欣赏价值。但是,要是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它的身价马上就会飙升。因此,对他们来说,民间的小故事知道很多。

“这民间有多少故事,你能全部知道不成?”楚家强没好气地说道。

“呃!那倒是!对了,兄弟,说来听听。”周福荣开口道。听故事,大家都喜欢。

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我听之前那个老人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称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称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那名游客喋喋不休地对大家说道。

“老幺,你们这里也是这样的说法?”周福荣转向楚家强问道。

楚家强微微摇头:“有些不同,但基本上有差不多,大同小异吧!这些风俗都是这样,其实很多地方都有,但根据每一个地方的环境,可能都会有一点变化,或许,这就牵涉到正不正宗的说法吧!”

他们楚家寨这里的,据说是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

几年后,晋武帝灭掉蜀国,掳走阿斗。但孟获不忘诸葛亮的嘱咐,依旧每年这个时候带兵前往洛阳看望阿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

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

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最后,楚家强跟其他人说道:“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