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刚散开,鹩哥飞过去,学着柳莺的叫声叫了几声,那些小鸟叫得更厉害了。只见远处的小鸟刚要飞过来,看见鹩哥飞到窝里去,连忙也飞过去。

“果然是惹祸精!那里都有它的份。”周福荣暗骂一声。

小松鼠最是勤奋,来到这里,一直就帮助楚家强摘茶叶,没有停过,动作还蛮快的。楚家强自己本身动作就快,双手一起摘的,加上小松鼠,就更加无人能比了。

第468章 山歌

不知不觉,楚家强腰间的那个竹篓已经满了,于是就跟小松鼠休息起来。

“喂!你小子终于累了?”周福荣开口道。目测这家伙那动作,真是让人自卑,所以这个时候不由开口打击一下。

“我的已经摘满了,当然就得歇一歇了。”楚家强笑道。

刚高兴的周福荣顿时高兴不起来了,吃了一个苍蝇一样难受,愣是说不出话来,这次自讨没趣。其他人也是嘴角一抽,均选择沉默起来。跟那家伙比,纯属是打击自信心。

“小松鼠,快过来,帮忙摘。”叶彩萍对站在楚家强肩膀上的小松鼠开口道。

小松鼠看了看叶彩萍,又看了看楚家强,见楚家强没有异议,这才跳过去。

大家正在其乐融融地采茶,这时候,周福荣一时兴起,清了清嗓子,张口就唱起来:“天顶哪哩落雨仔呀弹呀雷啰公伊呀!溪仔底哪哩无水仔呀鱼啰这个乱呀撞啰啊……”

楚家强等人愣了一会,陈武小声骂道:“你小子发什么神经?嗓子不舒服?”

“呃!你们都没有听过?”周福荣惊讶道。

万老夫人等人立即笑道:“应该是采茶歌吧?没想到还有人会唱,尤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不容易呀!”

对于周福荣唱的那两句,她们当然清楚了,尽管唱得非常不对调。

相传,这首歌曲的原始作者是唐朝宫中一位歌舞大师雷光华,他因某事触犯了唐明皇,而潜逃至江西、福建交接的山区,隐姓埋名,以种茶为生。在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中,将自身的歌舞才华和采茶动作融合,因而创造“采茶歌”开始融入茶农生活。

不仅有采茶歌,甚至有些地方还有采茶舞!

“采茶歌?山歌吗?”楚家强一怔。这种歌他们楚家寨没有,但村民很喜欢山歌,也就是刘三姐唱的那种。村里面,很多都是刘三姐的歌迷,时不时也会哼几句。

楚家强记得,刘三姐的山歌也是在茶地里面唱的,所以将这采茶歌就当成山歌了。

“采茶歌跟山歌不同,但也应该属于山歌的一种吧!”洪老笑道。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另一种看法认为,从体裁特征而言,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因为它们同样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慰等基本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色的理解。

“说起山歌,你们南方的才是精髓,尤其是客家的山歌,很多人喜欢。”文教授笑道。

他跟大家介绍:“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

随后对大家说,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

“没错!‘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洪老接着说道。他是玩古董的,对于各地的风俗,以及各种民间艺术了解很深。

而其中又以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特色。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风流”,“山歌唔唱唔风流”。诸如爱慕、试探、追求、初恋、热恋、拒爱、送别、相思、断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异的山歌来表达。

如上犹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岭埂上打呼咒,细妹屋家吃晏昼;细妹听到呼咒响,筷子一扔碗一丢。”表现了细妹听到情哥唱山歌的哟嗬声,便无心吃饭的天真活泼形象。

“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一个老专家也插上一句说道。

“历史那么悠久呀!那谁会唱?唱几句来听听。”李泉立即起哄道。

“那玩意,谁不会哼几句?”楚家强十分无语地说道。

“那你唱一首来听听咯!”陈武顿时捉住楚家强的“鸡脚”不放,其他人也立即会意地附和。

楚家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句不应该说的话,搞得引火自焚。

“呵呵!家强那就晾几首让他们见识见识吧!”万老也开玩笑道。难得让这家伙为难,也趁机说两句,凑凑热闹。

“呃!这不好吧!我记得那玩意很多都是对唱的,你们让我唱独角戏吗?”楚家强找机会开脱。

“这还不简单?让你老婆跟上,刚刚好!”边上立即说道。

叶彩萍脸一红,随后狠狠地瞪了一眼楚家强,暗道你这家伙没事找事干,将我也拖下水了。

楚家强顿时苦起脸来,得!又得罪人了。

“那算了,还是我一个人唱吧!”楚家强马上改口。惹得娘子不高兴,今晚可能就没机会滚大床了。

说完,整座茶山居然就寂静得可怕,一个个竖起耳朵听起来。

楚家强一看大家那种架势,这次看来不唱不行了。刘三姐的山歌自己小时候也听过不少,还能记住的,就只有一首很简单的,但挺有意思,所以当初记了下来。

“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什么有咀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千家。”

唱完,一阵掌声传来,大家纷纷叫好。

第469章 斗蛋

对于刚才找茬的陈武,楚家强是不想这么放过他,于是跟陈武说道:“刚才我唱的那一首,其实也是对唱的,而且也算是一种灯谜,每一句,都对应了一个谜底。你既然让我唱出来了,那你是不是应该猜里面的谜底?”

听到这话,陈武顿时脸色一僵,没想到战火那么快就打到他的身上了。

“容我想想!对了,刚才没有听清楚,你再唱几遍听听。”陈武也不是糊弄的。

楚家强一听,顿时想吐血,还要唱几遍,这不是故意刁难吗?

这时候,一个孩子马上叫嚷道:“我知道,我知道是什么。”这小家伙,自己家大人经常放刘三姐听,他当然知道了。

“哦?你知道?那就说来听听,说对了,回去陈叔给你买东西吃。”陈武立即开口道。

“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菩萨有咀不讲话,铜锣无嘴闹喳喳;财主有脚不走路,铜钱无脚走千家。”那孩子背起来倒是很顺口。

“你这小子,背书没见你那么厉害!”楚家强顿时瞪了他一眼。他本来是想要刁难陈武的,被你这小家伙跑出来捣乱。

大家一听,顿笑道:“听起来还蛮贴切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多多少少都采摘了一些,老村长开始让各组点人数,准备回去,以后再来。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楚家寨这种传承深远的村子,自然也会有自己的习俗。这天中午,有孩子的家里,都会煮鸡蛋。

煮鸡蛋有两个用处,第一个就是给孩子吃,第二则是给孩子斗蛋。斗蛋应该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吧!别的地方可能比较少见,而且一般都是在南方。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胀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