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试考两场,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各县、府通过府试的童生都可以参加应考。正试考完,选取秀才名额一倍的人数,用圆圈揭晓,写坐号,不写姓名,录榜,称之为‘草案’;

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覆试后,拆开卷面的弥封,登录姓名,重新选录登榜,录取者方为‘生员’,俗称秀才。在院试中考得第一名者称‘案首’,俗称‘首卷’。

通过了院试的学子为生员,俗称‘秀才’,从此就算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邱晨一行跟随大兴来到官帽儿胡同的新宅子。宅子不大,只有二进,却是原来的两户合并而成,成了个‘田字形’四进院格局,布局规整,位置也好,把着胡同口,原来的主人为了出入方便,院门开在东南角,出门几步就是一条南北纵街,称连升街,顺着连升街向南,就是府后大街和府前大街。从连升街再往东一条胡同出去,就是连通府前府后两条大街的南北大街,南北大街上店铺林立,出入采买都极方便,关上门,又自成一方天地,清幽宁静,怡然自在。

最让邱晨满意的是,这所宅子里有好几棵大树。靠着东边临街的院墙有一棵百年老柳树,微微歪斜着树干,蓊郁的枝桠一多半伸进了院子的上空,将东边的厢房和小半个院子遮得阴凉宜人。在西边的两进院子中,一进是两棵枝干粗壮枝叶茂盛的石榴树,第二进是两棵西府海棠,东院的二进则在窗下种着一蓬翠竹。此时,石榴树刚刚冒芽儿,西府海棠开的正如云似霞,娇艳动人;青竹则是一片翠绿欲滴,令人心喜。

院子中的房舍都很整齐,大概六七成新,正房三间,左右各两间厢房。东西院中间有月亮门连接。

东院一进有两间半倒座,其中一间是门房,一件半敞开式的,是马厩和车棚。大兴买下房子之后就紧着把原来东院一进的倒座成了专用的马厩,西厢房屋门拓宽做成车棚。

顺子家的和玉凤迎在大门口,欢欢喜喜地接了邱晨进去,直接安置在了西院的一进。

林旭安置在了东院的二进,姚韵秀和韩静瑜就安置在林旭院子里的东西厢房。

一路旅途劳顿,众人洗漱了,各自在房里用了饭,邱晨午睡了一会儿,未时中就起了身。

玉凤从外边进来,伺候着邱晨洗漱梳头,一边回道:“二爷歇息了,未初就起了,跟姚公子和韩公子一道出去了。说是去看看提督学院看看。”

邱晨不觉莞尔,这三个孩子,离考试还有将近一个月呢,就这么等不及地去看考场了。

说着话,玉凤给邱晨梳通了头发,从镜子里询问用目光询问着邱晨梳什么发式。

邱晨从妆奁盒子里摸出一支黄杨木人物簪来递给玉凤:“简单利落就行,我们要去外边看看,我想去左近转转,咱们要在这里住到二爷考完试呐,也得熟悉熟悉环境。”

玉凤低声应了,手指翻飞,很快就绾了个抛家髻。将那根黄杨木人物簪斜斜地攒入发间。邱晨略略看了一下,就站起身来。

她身上穿着几乎没有变化的牙白色夹衣和宽幅群,从衣柜中拿了一件天青色的窄身无袖短褙子穿了,腰间挂了一个天青色的荷包,带着玉凤出了西院。

秦勇正坐在大柳树阴凉里喝茶,看见邱晨出来,一跃而起,迎上来询问道:“夫人是要出去么?我去套车!”

邱晨笑着摆摆手:“不用麻烦,我就在左近走走。咱们离着府前街不过两个路口,走过去,也熟悉熟悉。”

秦勇也不坚持,随声答应着,利落地捡了椅子上的意见短直缀穿上,提步跟在邱晨和玉凤身后,跟门房里的顺子打了个招呼,走出了林家大门。

到了未末时分,许多在衙门里当差在官帽儿胡同住的人下衙回家。邱晨一路看过去,见过去的人大都衣着整齐,身后也多有小厮跟随,心下更觉安定。不管什么时候,有正当职业的人,总会比温饱不济、流离失所的人更愿意维护环境的安定和和谐。与这样的人为邻,相对的安全系数也要高一些。

走了一刻钟多点儿,三个人已经置身在了通联正定城南北门的南北大街上。

刚刚在幽静的胡同里穿行,只有偶尔的行人往来,一走上南北大街,就恍然置身在了另外一个天地。驾车抬轿的,骑马步行的,担着扁担推着小车的……熙来攘往、热闹喧天,种种市声扑面而来。

邱晨笑着感叹:“没想到这么近!”

玉凤笑道:“奴婢跟顺子婶子刚过来时,也觉得很吃惊,离着家里那么近,这边和那边简直像两个天地了。几日住下来,这会儿倒是越来越觉的便宜了。昨儿顺子婶子还说,这要是忘了买油,先点火先来买都赶得及。”

邱晨跟秦勇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顺子家的这个比喻虽然平实,却着实够形象。

玉凤看邱晨站在街口停住了脚步,寻摸着开口问:“夫人想看什么店子?从咱们这往南,紧挨着几家酒楼茶馆儿,往北就比较杂了,脂粉铺子,首饰铺子,绸缎庄……都有。”

邱晨挑挑眉,问道:“要买菜买鱼在什么地方?”

玉凤微微一愣,随即道:“这南北大街上却没有专门卖菜卖鱼的,想要买菜买鱼,要到四个城门口附近的坊市,坊市里每日城门一开,就有城外的许多百姓挑着推着青菜鲜鱼进来摆摊售卖,城里的人只需选择离自己近的坊市买就行。不过,我爹说这八个城门左近的坊市又各有不同。东城门离马夹河和鲤鱼淀近,那边两个坊市卖鲜鱼的就特别多。出了西城门不远就有云连山麓,是以,西城门那边儿的坊市卖山货、野物的就比较多;南城门外的小柳窝和大柳窝种的好果子,那边儿卖果子的就比较多;北城门外通着北疆,那边儿就是马市牲口市的所在。”

玉凤细细地说了一大篇儿,邱晨听得也很仔细,听完不由笑起来:“既然是早上开城门就进来售卖,估计这会儿也差不多收摊往家赶了……那若是晚上想买菜买鱼去哪里呢?”

玉凤笑着答道:“除了那些坊市,好些个南北货铺子里也买鲜鱼鲜菜,如今天儿不热,肉铺子也能卖到天黑。要是早上没去坊市买菜,或者赶急了用,也可以去南北货铺子里去买……就是价钱上,要比坊市贵一些。”

邱晨了然地点点头,这个她知道,农贸市场的菜比超市的新鲜,但永远也卖不上超市的价!

这个时辰去赶坊市显然是来不及了,邱晨也就让玉凤指引着,沿着南北大街走了一段,进了几个南北货铺子看了看,果如玉凤所说,青菜、鲜鱼都有得卖,就是价格高出不少。

玉凤在路上又跟邱晨报备了一番,说大兴知道她们要来,一大早就去坊市买了鱼肉青菜,家里的食材不缺。那样子倒像是怕邱晨胡乱买东西,浪费了银子一般。

走了一圈儿,邱晨倒也看到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店铺,有一家谭家老汤羊肉,就一间临街店面,门首也没有什么装潢,只斜斜地挑出一张陈旧的布幌子来,最为有特色的就是店门外支着一口极大地铁锅,热气蒸腾着,有人想要买羊肉,就在门口大锅前挑选,店家现从锅里捞出来,按照顾客的要求或切片,或切块,浇上浓稠的好像乳汁的汤汁,撒上一把香菜或者一把香葱,端进屋里去吃,也可以盛进自己带来的容器中,带回家里食用。

还有一家店,专卖各种旧货,旧家具,旧用具,门口还摆着一个长长地摊子,专门卖六七份成色的旧衣裳旧鞋。大老远儿邱晨就看到好些人在那里挑选,邱晨还以为卖什么稀罕物儿,一看是旧衣裳旧鞋难免有些不能理解。

玉凤就在旁边解释:“夫人看这些衣裳鞋子,大都是六七成新的,看着也还干净,这样的衣裳搁在普通人家,就是件出门的体面行头,价钱却比新做衣裳便宜一半儿,那些家境不太好,又需要弄几件衣裳穿了出门的就会来这里挑选。也有些小户人家贪便宜到这里买衣裳穿。当然了,再穷些的人只能买那些破旧的打了补丁的衣裳,那样的衣裳这边的铺子里不会卖,要去坊市上才有。周边儿村子里的人还有城旮旯的人,到了换季的时候,大多去那些地方淘换衣裳。”

邱晨恍然了。

就这旧衣买卖还分档次,这样卖六七成新衣物的还是高档铺子,真正的穷苦老百姓还消费不起!

摇摇头,邱晨转身就走。她能够帮着刘家岙的邻里们日子好过些,能让杨家和自家人过上好日子,就已经是尽力了,至于其他,她没那个能力,也只能眼不见为净。

------题外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