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筝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俄尔岱一听,立刻明白了皇太极是想借今日之际,当着李倧的面为他从前的冷遇一雪前耻。

    “皇上抬爱,臣为了两国和事,竭尽心力乃分内之事。”

    皇太极冷笑了一声,又对马福塔道:“你替朕问问朝鲜国王,拒见我大清使臣,拒纳朕的亲笔作书,私自关押朕的使臣,口口声声要‘斩虏使,焚虏书,以明大义’,可确有其事?”

    马福塔一字一句地将此话转述给了李倧,李倧听罢,唇色发白,连声解释道:“朝鲜两班大臣中,主战亲明之流甚众,我亦是为安抚民心,才不得不如此做。”

    “也对,这靠兵变坐上的王位,自然是坐得不稳了。”

    面对皇太极冷语冰人,李倧是敢怒不敢言,只得装作若无其事在旁陪衬。反倒是李倧身后一位年少的王子,侧目而视,冷眼扫视着众人。

    多尔衮捕捉到了这一道冰冷的目光,饶有兴致地问:“这位难不成便是王世子了?”

    那少年正欲张口反驳,李倧便低喝了一声:“凤林大君,不得放肆!”

    “殿下——”那少年悻悻地住了口,埋下头去,不再作声。

    英俄尔岱见局面颇为窘迫,出面调和道:“皇上,微臣以为,既然朝鲜国王诚心请降,为两邦友好,只要朝鲜肯除明朝的年号,而奉我大清正朔,定时朝贡,则前罪可恕。”

    李倧见英俄尔岱如此深明大义,有几分惭愧道:“从前是本王待将军不够周道,为报往来通达之恩,本王愿赠白银二千两给将军作为酬谢,还望将军笑纳。”

    英俄尔岱将李倧的答谢之意回禀给了皇太极,皇太极回道:“这白银是朝鲜国王的歉意,英俄尔岱,你可自行决断。”

    一旁的马福塔也劝道:“英俄尔岱,你就收下吧,咱们前头在朝鲜受得罪还少嘛”

    “臣跟随皇上征战已有二十余年,皇上一向厚待旗下士卒,我又岂会缺这点儿钱财?”

    英俄尔岱却断然拒绝了李倧的好意,坚持道:“此白银我若是收了,也该交由皇上定夺。”

    李倧见英俄尔岱不肯收,于是又想赠黄金给皇太极,以示友好。

    其臣属抬上来满满四个大箱的黄金,皇太极见后却哄然大笑,“朕想要的东西,向来只喜欢自己获得,不喜欢别人赠予。不过除了金银,朕还真有个东西非向国王讨要不可。”

    李倧恭谨道:“皇帝请讲。”

    “朕要国王将‘亲明反清派’的要臣,如数交由其我清国惩处。”

    李倧额冒虚汗,明知故问道:“这要臣不知皇帝所言都是何人?”

    皇太极心里早已有数,使一个眼色,“马福塔,告诉他。”

    马福塔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弘文馆校理尹集、修撰吴达济及台谏官洪翼汉。”

    听到这三人的名字,陈列在后的王世子和凤林大君早已双手攥拳,咬牙切齿了。

    李倧的脸色早就青一阵白一阵了,却也不得不低头答:“还请皇帝放心,待本王回宫后,定将这三人缚献给皇帝处置。”

    “既然如此,马福塔、英俄尔岱,就由你二人即刻护送国王回城。”

    皇太极巍巍起身,居高临下道:“至于这黄金,朕抬不动,还请国王拿回宫去。”

第211章 兰梦无凭(一)() 
英俄尔岱、马福塔奉命遣送李倧返都;多尔衮看着浩浩荡荡的朝鲜群臣离去;总觉得心里有口恶气未解。

    他在海上被京畿水使截堵;虽然这帮人武艺不精,根本无法伤及他分毫;然而一番交手下来,朝鲜人一个个使得都是阴招狠招;分明是冲着他的命来的。

    这倒不是最可气的;最令他可气的;是这帮朝鲜人坏了他的好事。

    皇太极召集众将;下令道:“而今朝鲜已臣服;也是时候除掉皮岛这个大患了!朕要亲自领兵;转攻皮岛!恭顺王——”

    孔有德出列道:“臣在!”

    “攻明之战无你不可;朕便指派你为大都统,即日起调令水师,水陆齐攻皮岛。”

    “臣遵旨——”

    “至于朝鲜主战派的要臣,就由豫亲王前去收押;务必将其人押解至盛京;以儆效尤。”

    皇太极指派过军务后;众人皆无异议,独多尔衮忍不住出列陈情道:“皇上;臣以为就这样放过了李倧;未免太手下留情了。”

    “睿亲王有何见地?”

    “皇上如此做,无异于养虺成蛇,如今他李倧是走投无路才甘受次辱;过个十年八年,指不定又打起‘反清’旗号了,十年前不就是如此吗?”

    多尔衮抽了抽嘴角,语气中带着轻蔑道:“这朝鲜人的气性,向来是假道学,朝秦暮楚之事他们还做得少吗?我们驱军百里,皇上亲自率兵征讨,只换得这区区一跪,未免太不值当了。若不能惩一儆百,朝鲜人该以为咱们是吃素的了。”

    皇太极正有意试探多尔衮,于是问:“那以睿亲王之见,如何才能惩前毖后?”

    多尔衮心生一策,“皇上先前的训诫,令我很是受教。打仗也好,治人也罢,都无外乎一个命门。所以我有个想法,当年先帝少时,也曾在宁远伯李成梁府上为质,今日我大清国威日盛,亦当让朝鲜王世子前去盛京为质子。如此一来,李倧绝不敢再轻举妄动,也算是对朝鲜前头违约背信的惩戒了。”

    以王世子为质,恰恰打住了朝鲜的七寸,皇太极听后十分赏识。

    “睿亲王此计举重若轻,好计!朕准了!至于挑拣哪位王世子为质,朕就全权交由你来主持。”

    “倒不必挑拣了,臣以为凡是已过幼学之年的嫡子,皆至盛京习满文,随满俗,树满清正统,以曲突徙薪。”

    皇太极满意地点了点头,“睿亲王能有如此远见,甚得朕意。”

    众将散去修整后,皇太极也正龙行虎步地往皇帐走去,多尔衮却追了上来。

    皇太极见了他,微一颔颐,“朕正好有事问你。”

    多尔衮猜到了皇太极必定会质问他,于是不打自招道:“我是来向皇上请罪的。”

    皇太极驻步,“哦?你何罪之有?”

    多尔衮低头,沉滞言:“欺君之罪。”

    皇太极耐着性子,稳坐在鹿角椅上,剑眉一扬,“有这般严重?”

    “正因事情严重,我才迟迟不敢通禀皇上。”

    皇太极打量着多尔衮有些闪躲的目光,问道:“你白天不肯来大营复命,可也是因为此事?”

    多尔衮点头,“我怕先见到皇上,禀告了一路所闻后,皇上会无心战事”

    多尔衮欲言又止的样子令皇太极心生疑虑,他蹙额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多尔衮踧踖跪地,诚惶诚恐地答道:“昨日过汉阳扎营修整时,我听闻宸妃娘娘病了,本该一早将此事如实禀告皇上,但是”

    “你说什么?”

    皇太极一跃而起,扬眉眴目地问:“她生了什么病,病得如何了?可严重?”

    “今日我离开汉阳时,娘娘仍是昏迷不醒我隐瞒此事,皆因想尽快攻下南汉山城,还请皇上降罪!”

    多尔衮仍跪在地上,皇太极却根本无心责难他,急不可耐地便往外奔去,一路狂奔,一路喊道:“来人——朕要回汉阳!”

    ****

    皇太极昼夜星驰,不到两个时辰便赶到了汉阳。

    汉阳的守军不知皇太极会连夜抵达,还来不及接御驾,皇太极便一路直奔去了海兰珠的寝屋,嘴上仍是气急在骂:“礼亲王人呢?朕让他留守汉阳,他倒好,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却给朕装聋作哑!”

    亲卫追在皇太极身后,胡里胡涂地问:“那可要去喊礼亲王起来?”

    “朕没心思见他,朕要去看宸妃要紧!”

    皇太极正是在气头上,他向来最担心她的身体,之所以不让她跟着去南汉山,就是怕沿路奔波,折耗她的精力。

    他心急如焚地行至海兰珠的寝屋外,见了守夜的护卫,也一脸愠容地训斥道:“还有你们,朕临走时是如何交代的?宸妃若出了半点差错,你们谁担待的起?”

    护卫们齐齐而跪,“属下罪该万死——”

    皇太极是关心则乱,这会儿瞧谁都不顺眼,恨不得将所有人都训一遍。

    他细鼻嗅了嗅,发现满院子里都是一股草药味,皆是自屋中散发而出的,正要推门而入,恰好撞上侍奉的奴婢推门而出。

    那奴婢手里还端着水盆,一见御驾,急跪在地道:“奴婢冒失,还请皇上恕罪——”

    皇太极克制着内心的焦虑,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