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旁边又有人提出“杀伐果断”的观点,而且说的信誓旦旦,不像是撒谎的样子。
    他泛起狐疑,到底该听谁的?
    可以肯定古孟是不会骗他的,但古孟首次进繁星塔的时候,只上到了第四层,所以他的话不可全信。
    不知不觉中,他随队伍走到三星塔的中间,石砖地面上刻着复杂的花纹,异常平整不说,花纹之中竟然连一粒沙子都没有。
    一些老童生直接奔着启星塔而去,更多的人则是走向繁星塔。
    繁星塔通关者可入启星塔,通过启星塔九层者可入摘星塔,这是亘古不变的规矩。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未能做到三塔通关,就算是本朝最著名的大人物苏三圣,也是在考中进士之后才完成摘星塔通关。
    眼前很多童生都是第四次、第五次来这里,也只是完成了繁星塔的通关而已,更有甚者在某一层折戟沉沙三次以上,都未能通过考验。
    新晋童生只能选择繁星塔,秦墨随着人群从北门进入,老童生则选择南门,可直接进入到上次未能通过的楼层,无须再将之前的楼层再走一遍。
    因为三星塔中的情况不断变化,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相同,也就没有窍门和所谓的攻略。
    走进大门,面前出现一面灰色石刻的影壁,图案并不复杂,是一副星图,某些星系用直线连接在一起,比如说北斗七星。
    大家并不觉得影壁有什么特殊,以至于除了秦墨之外无人驻足。
    秦墨仔细观察,发现图上的星系和自己认知的星图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自己所在的地方不止是与地球平行,而是与之前的世界完全平行。
    片刻之后,他迈步向前,此时已然落在其他人之后。
    绕过影壁,面前出现一座迷宫,地面和墙壁都是用和影壁一样的材料砌成。
    抬头往上看,是黑漆漆的天空,繁星点点,与大家印象中的夜空并无不同。
    在大家的印象里,繁星塔并不大,一层的面积不过数百平米而已,但是进来之后才发现,里面的空间远比从外面看到的要大的多。
    迷宫的长和宽都超过两里,墙壁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过五六尺,也就是说此处被分成上百条宽度相同的通道,光是入口就有几十个,想要找到出口并不容易。
    而通关的最基本要求,便是从迷宫中找到出路,而不是被困死在里面。
    哗啦!
    天空中发出异响,大家不约而同的抬起头,看到一座巨大的水晶琉璃沙漏悬浮在空中,呈八字葫芦形状,黄色的细沙从上流淌而下。
    见多识广者发出惊呼:“这是时辰沙漏!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找到出口,就算是考验失败,会被直接送回塔外。”
    这么大的迷宫,一个时辰实在是太短了。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心生焦虑,纷纷选择入口走进迷宫之中。
    不消片刻,便传来机关翻板响起的声音,以及跌落陷阱之人的惨呼。
    秦墨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找过去,看见几个吓坏了的人围着一个直径三尺的陷阱,其中一人指着黑呼呼的陷阱说:“刚才掉进去的那个人不见了,估计已经被送出塔外。”
    这才刚刚开始,就有人结束了悟道之旅,看来想要通过考验很不容易。
    众人面露惧色,秦墨表情从容,他从陷阱旁边绕行而过,朝着前方走去。
第39章 过目不忘() 
四千人多人分散在迷宫之中,宛如在巨大圆盘中里爬行的蚂蚁。
    地面陷阱接连出现,已经让几十个人提前结束本次的悟道之行。
    好在有一个人掉进陷阱之后,翻板保持开启状态,而不是复位变成原来的样子,否则会有更多的人中招儿。
    学子们在迷宫里接连碰壁,不得其法。
    有人宣称棋道类的童生能够找到出路,因为修炼棋道要学习阵法,迷宫其实就是一种阵法。
    大家纷纷跟随棋道童生的脚步,但是不久后发现他们也懵圈,把阴阳八卦和各种阵法试了个遍,有人甚至还用上了奇门遁甲之术,最后仍然摆脱不了碰壁的结果。
    又有人想出其他办法:看地面上的石砖,以此来确定长度和方位。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一招也不灵,石砖看似规格相同,其实是有误差的,一条看着垂直于墙面的砖缝线居然是斜的,迷宫正是用这种方式混淆人的判断力。
    秦墨一点儿都不着急,一边吸取别人碰壁的经验,一边思考通关之法。
    因为石墙的高度超过三米,居于其中的人很难确定方位,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人说跳起来就能看到其他的通道,这种做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当你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景象也是不同的,除非是方向感极强并且记忆力极强的人,才能从片刻的画面中找到出路。
    盏茶过后,秦墨还是没能找到诀窍,最难的地方在于不管你走到哪里,眼前的景象都是一样的。
    他忽然想起苏三圣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说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俗的进行解释,这两句诗说的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局部而已,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其他事物也常如此,想要认识事物的全貌,必须超越范围的限制,摆脱主观成见的影响。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
    除了上看之外,其他三个方向都属于迷宫之中,秦墨仰起头看着满天星斗。
    他的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进来时看到的那面影壁。
    影壁上的星图对应天空中的星辰,这两者应该是有联系的。
    其实在看到影壁的第一眼,他就觉得这东西是有用意的,否则是不会被放在大门口的,所以他把整幅的星辰图记在心里,以及那些连接星座的线条。
    他向右微微转身,脑中的星辰图和星空完全融为一体,继而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呼!
    文宫中刮起一道旋风,他下意识的进行检查,在圣道之星的作用下,一股清风以不急不缓的速度形成直径寸许的气旋,呈椭圆形,乍一看有点儿像人的眼睛。
    “过目不忘!”他瞪大眼睛。
    这个新气旋他并不陌生,代表的是过目不忘。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过目不忘和一心二用同属高级本领,对于文士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
    谁能想到仅仅是因为记住了一副星辰图,和现实中的星空完成重合,就能获得这项技能,怪不得人们总是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秦墨兴奋了好一阵,如果不是因为此地人多眼杂,他肯定会高兴的大喊出来。
    深吸一口气,用来平复激动的心情,获得新气旋固然开心,但更重要的事情是如何通关,登上繁星塔的层数越多,所获也会越多。
    完成方向定位之后,下一步便是确定迷宫的构成。
    人在迷宫中,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反而更容易上当,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星辰,用眼睛余光确定眼前通道的角度,每走一步都保持标准的二尺距离,将所看见的景象映射在脑中的星辰图上。
    迈步往前走,凡是走过的地方,不管是死胡同还是畅通无阻,全都出现在他的脑中,形成一幅新的地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走完了大半个迷宫,地图也完成了一大半。
    接下来他动用一心二用的本领,一边继续探路,一边在地图上寻找那条通向出口的路。
    两炷香的功夫,他找到一条精准的路线。
    其实到现在为止,他也只是走了三分之二的迷宫而已,这并不奇怪,正确的路线不需要穿过整个迷宫,而且通向出口的路线也不止一条。
    他加速走进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只用了一盏茶的时间,便轻松找到出口,天空中的沙漏还剩下三分之一的沙子。
    迈步走出大门,他长出一口气,侧面是一条通向二层的石质楼梯,楼梯旁边是四尺高的莲花柱头,正上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凹槽,暗合童生铭牌的形状。
    他从兜里掏出铭牌放上去,随着“咔”的一声脆响,柱头上方出现白色气雾组成的两个数字:六和七。
    这说明他是第六十七个通关的童生,之前已经有六十六人完成考验。
    至于他们是用何种方法通关,秦墨并不知晓,但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法还是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