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衣老僧领着陈枫进了茶室。这茶室就在老僧的禅房旁边,里面的设置十分朴素整洁。几个蒲团和几本佛经随意摆放在里面,墙壁上也没有任何留作修饰的字画。
陈枫走了半天,也有点口渴,端起桌上的茶碗就要一饮而尽,却听到灰衣老僧说道:“饮茶一道是十分讲究的,无论是烧煮还是冲泡,都要尽善尽美。施主不妨细细品一品,也许有别的滋味。”
陈枫微微一愕,不好意思地笑笑。陈枫的祖父以前也爱喝茶,可是因为是渔民,买不起外面的茶叶,喝的都是江边采来的苦茶。说是苦茶,也只是为了好听,实际上这茶就是一些不算太苦的树叶。
看到陈枫尴尬的表情,灰衣老僧说:“贫僧除了诵读佛经之外,就是嗜茶,被人称为‘茶痴’,佛号也与茶有关,叫茗远。施主一路口渴,所以只是敬奉凉茶,来不及重新烧煮。失礼的地方,还请原谅。不过贫僧这茶叶出自北汉,倒是与南唐的茶叶不太一样,与红枫岛上的土茶更是不同。”说完,茗远目视南方,脸上有向往之意。
忽然,茗远爽朗一笑说:“今日见到施主也算有缘,贫僧就为施主斟一碗茶吧。”说完,茗远先倒出茶壶里的开水,温热茶碗,然后倒掉水,再擦干茶碗,放入茶叶,并斟入茶碗冲茶。
第53章 茶之道()
茗远的每个动作都自然舒展,似乎释放出一种无形的东西,茶壶、茶碗、他身下的蒲团、墙壁,都随着他的动作慢慢地亮起来,充满了空灵的气韵。
坐在茗远的对面,陈枫的心也慢慢随之静下来,几日奔波的劳累仿佛也减少了许多。感受着茶室的寂静和整个金光寺的梵音,陈枫第一次进入了一种静谧的境界。
陈枫小心翼翼结果茗远的茶碗,行了一礼,然后轻轻地品了一口。
“味道如何?”茗远的眼中满是期待。
“苦中带甘,余味清幽。”陈枫也尽量用内行点的话来回答。不过,他确实没有说谎,这茶饮在口中,确实有种幽幽的清香,远比在渔村里喝的苦茶要好。不过,若是此时陈枫的祖父能够健在的话,陈枫还是愿意去喝昔日的苦茶。和品茶相比,亲人要重要得多。
茗远听到陈枫的称赞,心中也是微喜,虽然他这一生中听到的称赞已经太多,但是眼前淳朴少年的话却更加真诚。
也许是陈枫让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他把陈枫作为了一个极好的听众,打开了话匣子:“贫僧自小在南唐最南方的南诏长大,那里是茶的故乡。不过,贫僧青壮年却都是在北汉度过的,贫僧发现那里的茶与南唐不同,与南诏更不同,因为那里环境恶劣,所以别有一种倔强的滋味。茶虽不同,但都有香;地理位置不同,可很久之前却无北汉和南唐之分,包括红枫岛在内,都是同属一支。”
茗远露出悠然神往的样子,继续说:“茶文化已有上万年的历史。饮茶不仅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而且还能带来很多乐趣。很多时候,饮茶不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品,是一种极为自在的享受。品茶是有很多讲究的,贯穿在一起,成了一门学问。品茶的乐趣不仅在于茶水进入口腹的滋味,也在于之前的准备过程。泡茶的水首先是有讲究的。一是强调水源,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二是讲究活水,至今很多泉水的名气都是因为古人泡茶得来的;三是水味要甘甜,这样才能出味;四是水质要清净,水品要轻。施主刚刚饮的茶水乃是贫僧在林漠山脉深处运来的山泉。不仅水有讲究,泡茶的器皿也要精挑细选,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契合,才能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贫僧今日给施主品尝的茶,是贫僧珍藏的北汉铁木茶,微微带点苦味,但是香气却十分绵长。”
陈枫听着茗远幽幽的讲述,也猜出茗远不是红枫岛的土著,此处远离大陆,在这里讲茶也有思念故土之意。
不过茗远的话锋一转,却谈到了修炼:“自从这天地有了人这种生灵开始,他就占据了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席位。古往今来,人类的发展犹如一条灿烂的星河,其间曾经升起无数璀璨的星辰。从太古、远古,到上古、中古,再到近古,有许多令人讶异的文化曾经在这个世界上蕴育、发展、繁荣、没落,最后如流星一般,消逝在漫漫的星河中。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便是一个独属于秘术的时代。其实,秘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几经更迭。曾经的法术、巫术、武技、妖术等等都曾经是秘术的支流,后来他们要么消失,要么融合,最后形成如今的模样。可以说,有秘者说今天是秘术的最低谷,也有人说今天是最高端的发轫。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贫僧有时候会思考很久,有时候又觉得思考很累。品茶无疑是解除劳累的一种方法,还能进一步开阔思维。”
茗远看了陈枫一眼,继续说:“其实品茶和修炼一样,都是有四种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是秘徒之境。此时的思想极为淳朴,要求不高,如农夫只求温饱即可。品茶之人不管什么茶,只要能喝能解渴便不计较,便一片茶叶也舍不得丢掉,哪怕发霉变味了,也照喝不误。修炼之人也是单纯追求最大可能提升修为,能够达到中阶就绝不待在初阶,不管用什么手段,不管代价如何都在所不惜。这种执着有生存的压力在里面。毕竟,在秘界一个秘徒境界的秘者委实太脆弱了。
第二种境界是秘士之境。此时品茶到一定的年限,已经能感觉到那种心旷神怡的境地。杯子很小,品味的天地很宽;生活的空间很小,惬意的环境很宽。偶尔能发觉某种茶的品质和内涵。修炼也是如此,一旦打开了秘之穴,便薄有基础,寿元增加了许多,心胸也为之宽广,已经触摸到了修炼之道,不是单纯地吸收秘力。这时候当然还是重视实力的提升,但是也开始关注秘术、秘器的品质了。
第三种境界是秘师之境。品茶到了这个境界,已经骨髓里都有茶味了。此时,不仅能分别感受出各类茶的品质,还对某种茶情有独钟,甚至会到了患相思病的地步,一日无茶,食无味,寝不安,精神萎靡不振,一旦有茶,豁然开朗。修炼到了秘师境界,对于天道的追求便愈加执着,多数秘者都能将凡念斩却,不去留恋人间的儿女情长。”
陈枫小声问道:“没有秘宗之境吗?”
茗远先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自然是有秘宗之境,也没有秘宗之境,秘尊之境亦如是。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就是如此。一旦进入秘宗境界,便触摸到了真正的道,也能感知到自己的一部分宿命。这种境界委实太高,秘者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就如时间嗜茶之人颇多,但是自古能称为懂茶的人却寥寥无几。至于秘尊,就如俗人中的茶圣一般,能有此成就者,古往今来,不过数人而已。因此,对我等而言,秘宗和秘尊不谈也罢。人生在世,与此也是同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皆是凡夫俗子,一辈子定然也要过着平淡的生活。在他们眼中,我们这些身具秘旋的秘者无疑便是上天的宠儿。可是我们呢?当我们抬头仰望之时,一样会看到有人高高在上。在这些人的眼中,我们所过的也不过是平淡的日子。”
第54章 茶之悟()
茗远的声音就像眼前茶水的香气一样慢慢浸染开来:“因此,凡事最忌比较。其实,平淡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真正的精彩都孕育于平淡之中,最终也会归于平淡。而且,平淡并不意味着平庸。只要活出自己的滋味,那便是真正的人生。就如同喝一杯劣茶,只要自己享受这种滋味,那便是世界上最美的饮品了。”
陈枫心想:看起来,这茗远距离秘宗境界还很遥远,不然不会如此说。不过,茗远的修为虽然不高,但是见解却是颇深。此番听他一席话,陈枫对秘者的了解又深了许多。
不知不觉,二人谈到日暮,茗远倒是不着急说出请陈枫前来的打算,而是叫小僧传上斋饭,让陈枫在茶室休息,自己却出去了。
吃过斋饭,陈枫抬头看到了窗外的月光,仿佛能够感受到心口诸天星月珠的兴奋一般。可是在这里,是不能将珠子随意拿出来的。陈枫一个人坐在窗下,心头又泛过这几日的剪影和今日茗远的话,不知不觉心灵摒弃杂念,进入了一种清净空寂的状态。
寂静的感觉陈枫并不陌生,但是这一次,却仿佛是另一种境界一般。
忽然,陈枫站起身来,嘴里不自觉地念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