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彼悉知诸受,于现法中无诸漏,达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由内身破灭后,不再入生身之数。”
  
  注1 四、五两偈参照三经之六节四、五偈。杂阿含一七卷一六经有“正知不倾动”。
  
  '一三' 
  
  第三 虚空(二)
  
  ※ 三
  
  “诸比丘!譬如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诸比丘!如是于此身生种种之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一四' 第四 客舍
  
  ※ 三
  
    “诸比丘!譬如有客舍,于此处有种种人,由东方来栖宿、由西方来栖宿、由北方来栖宿、由南方来栖宿、有刹利种人来栖宿、婆罗门种人来栖宿、毗舍种人来栖宿,首陀人来栖宿者。与此同理,诸比丘!于此身生种种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四
  
    亦生伴于欲乐之乐受,亦生伴于欲乐之苦受,亦生伴于欲乐之非苦非乐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乐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苦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非苦非乐受。”
  
  '一五' 第五 止息(一)
  
  ※ 二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阿难!此等之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阿难!此等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是达受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凡以受为所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而变坏之法,此为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为受之出离。 
  
  五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逮达初禅者,言语灭……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灭,漏尽之比丘,则贪欲灭、嗔恚灭、愚痴灭。
  
  六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逮达初禅者,言语止息;逮达第二禅者,寻伺止息……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止息。漏尽之比丘,则贪欲止息、嗔恚止息、愚痴止息。
  
  七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轻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轻安。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本经及次之标题santaka于英译译为Property(所有、所有物),此两经中没有一句暗示此意义。及之止息之意两经有六节,因此余译为止思,想是由语根s'an来的。
    2 以下五、六两节,同一一经五、六两节、七节稍为不同。
  
  '一六' 第六 止息(二)
  
  ※ 二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阿难曰:“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灭?何者为达受灭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本,以世尊为指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大德!此所说之意义,唯世尊明了。愿从世尊聆闻,诸比丘当奉持于此。”
    “然则,阿难!且谛听,当善思惟,余将说此。”
    “唯然,大德!”尊者阿难应诺世尊。
  
  五~八
  
    世尊如是言:“阿难!此等之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阿难!此等者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参照一五经之四、五、六、七之四节。
  
  '十七' 第七 八支(一)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而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方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1!何者为受?何者是受之生起?何者是受之灭尽?何者是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甘味?何者为患难?何者为出离耶?”
  
  四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者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是达受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此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受之出离。
  
  五
  
    然而诸比丘!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
  
  六
  
    诸比丘!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 
  
  七
  
    诸比丘!此等之六者,是经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安;逮达第三禅者,喜轻安;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是想与受之轻安。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以下三~六之四节同一五经之三~六节。
    2 同一一经之七节。
  
  '十八' 第八 八支(1)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三
  
    世尊问于坐在一面之此等比丘曰:“诸比丘1!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指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善哉!大德!此所说之意义,唯世尊明了。愿从世尊聆闻,比丘等当奉行于此。”
    “然则诸比丘!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唯唯,大德!”诸比丘应诺世尊。
  
  五~八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受……”
  
  注1 以下三~八节同一六经之三~八节。
  
  '十九' 第九 般奢康伽
  
  ※ 二
  
    时,建筑师般奢康伽来诣尊者优陀夷之处,礼拜尊者优陀夷,而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建筑师般奢康迦,问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说几种之受耶?”
    建筑师!世尊曾说三种之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曾说此等之受。”
  
  四
  
    如是言已。建筑师般奢康伽向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未曾说三种之受,世尊唯说二种之受,即乐受与苦受是。大德!凡此非苦非乐所示者,世尊说此有静寂微妙之乐。”
  
  五
  
    尊者二度告建筑师般奢康伽曰:“建筑师!世尊未曾说示二种之受,世尊乃说三种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说示此等三种之受。”建筑师般奢康伽二度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未曾说三种之受,唯说二种受,即乐受与苦受是。大德!凡此非苦非乐受之所示者,世尊说此是静寂微妙之乐。”
  
  六
  
    三度,尊者优陀夷三度:……建筑师般奢康伽……尊者优陀夷不能令建筑师般奢康伽领会,而建筑师般奢康伽亦不能使尊者优陀夷领会。
  
  七
  
    尊者阿难,闻得尊者优陀夷与建筑师般奢康伽之问答。
  
  八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便将尊者优陀夷与建筑师般奢康伽所有之一切问答,皆白于世尊。
  
  九
  
    “阿难!建筑师般奢康伽不同意优陀夷比丘者亦有其理由。优陀夷比丘亦有其理由而不同意于建筑师般奢康伽。阿难!余以理方可说二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三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五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六种之受。余以理方可说十八种受,余以理亦可说三十六种受,余以理亦可说百八种之受。阿难!如是者,余乃以理说法。
  
  十
  
    阿难!余如是以理说法,不予肯定,不予赞同。不能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者辈,唯有期待使之生斗争、起諠哗、来诤论而互以口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