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
  
    诸比丘!譬如,缘于油又缘于灯心,油灯则燃起。因油与灯心之尽而无食,油灯则消失。同此,诸比丘!比丘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身所际限之受。”感命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命所际限之受。”身坏、命尽时,了知“于此处一切之所感受之所喜悦者,悉皆冷却。””
  
  注1 Kalam agameti时来,待时之意,当译余决心以“渡时”。
    2 paticca prati+i……。由于“甚么,”以甚么为基础之意。
    3 vayanupassin 为以观消灭。
  
  '八' 第八 疾病(二)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中。
  
  二
  
    时,世尊于日暮,即从冥想起,赴病者室之处……
  
  三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念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住……于诸受……于心……于诸法……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知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进于退皆以正知而为……
  
  五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以度时日。此即我为汝等之教诫。
  
  六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乐受者,彼则如是知:“我起此乐受,此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以何为缘?以此触为缘,然此触为无常,为所造作,为缘物而起者。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之缘,此触所起之乐受,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触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彼于触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则触与乐受之染欲随眠,皆所舍弃。
  
  七~八
  
    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苦受……若起非苦非乐受,则彼如是知:“我起非苦非乐受,此非苦非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以何为缘耶?以此触为缘。然此触为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者。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之此触,为缘所起之非苦非乐,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触又于非苦非乐,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彼于触又于非苦非乐,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则触与非苦非乐受之无明随眠,皆所舍弃。
  
  九
  
    彼若感于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若感于苦受……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
  
  十
  
    彼若感于乐受,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于苦受……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于此离系缚。
  
  十一
  
    彼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身所际限之受。”感于命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命所际限之受。”而身坏命尽时,了知“此处一切之所感受、所喜悦者,皆应冷却。”
  
  十二
  
    诸比丘!譬如缘油又缘灯心,油灯则燃起,因油与灯心之尽而无食,油灯则消失。同此,诸比丘!比丘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于此处之所感受、所喜悦者,皆应冷却。”
  
  注1 参照七经二部,以下各节参照前经之各节,两经之不同、于七经之六~八节有乐、苦、非苦非乐之三受,言为缘身。于八经言此等诸受为缘“触”。
  
  '九' 第九 无常
  
  ※ 三
  
    “诸比丘!此等三种之受,为无常、有为、缘起、破坏、消亡、离欲、灭尽之法。
  
  四
  
    以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五
  
    诸比丘!此三种之受,为无常、有为、缘起、破坏、消亡、离欲、灭尽之法。”
  
  '一O' 第十 以触为根本者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受,为缘触而生,以触为根本,以触为因缘,以触为助缘。
  
  四
  
    以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五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乐而生乐受,由所感之乐触灭尽,则凡其所生之受,即所感之乐,缘触所生之乐受,灭而又息。
  
  六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苦所生之苦受,由感其苦触之灭尽A则凡其所生之受,即所感之苦,缘触所生之苦受,灭而又息。
  
  七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非苦非乐所生之非苦非乐受,由所感之非苦非乐触之灭尽,则凡其所生受,即所感之非苦非乐,缘触所生之非苦非乐受,灭而又
  息。
  
  八
  
    诸比丘!譬如二木片由触击而生热、现火焰,由此等二木片之分离绝缘,则凡其所生之热,灭而又息。
  
  九
  
    与此同理,诸比丘!此等之三受,为缘触而生,以触为根本,以触为因缘,以触为助缘,由其所生之触为缘,乃生种种之受,由种种之触灭尽,则种种之受亦灭。”
     受相应之第一有偈品(终)
    其摄颂曰:
    三昧与乐受
    舍弃及崄崖
    应见并箭刺
    疾病二无常
    以及触根本
    总成为十经
  
  注1 参照一二五~一二九经之四节。
  
  第二 独坐品
  
  '一一' 第一 独坐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我独坐静思,心起如是念:“世尊说示三种受,为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说此三种受。然而世尊!又如是说如何感受,亦为苦1。凡如何感受,亦为苦者,此世尊依何而说耶?”
  
  四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余说三种之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余说此三种受也。然而余又说任何之感受,亦皆是苦。凡任何之感受,皆是苦者,比丘!余乃依诸行无常而说。比丘!凡任何之感受皆是苦,余依此说诸行是破坏之法 ,消亡之法,离欲之法,灭尽之法,变坏之法。
  
  五
  
    然而依此,比丘!余亦次第说诸行之灭尽。逮达初禅2者,言语灭;逮达第二禅者,寻伺灭;逮达第三禅者,喜灭;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灭;逮达空无边处者,色想灭;逮达识无边处者,空无边处想灭;逮达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灭;逮达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灭;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灭。漏尽之比丘,贪欲灭,嗔恚灭,愚痴灭。
  
  六
  
    依此,比丘!余乃次第说诸行之止息。逮达初禅者,言语止息;逮达第二禅者,寻伺止息……逮达想受灭者,想受止息。漏尽之比丘,贪欲止息,嗔恚止息,愚痴止息。
  
  七
  
    比丘!此等之六者,是轻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安;逮达第三禅者,喜轻安;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轻安。漏尽之比丘,是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也。”
  
  注1 杂阿舍经一七卷二二经“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2 杂阿含经一七卷二二经“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云云。”
  
  '十二' 第二 虚空(一)
  
  ※ 三
  
    “诸比丘!譬如于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北风、吹南风、吹含尘垢之风、吹不含尘垢之风、吹寒风、吹暖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诸比丘!如是于此身生种种之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四
  
    (一)犹如空中吹种种多样之风,从东西与北南。
    (二)吹有尘、无尘,冷与热,大量与少量及多样之风。
    (三)与此同理,于此身生诸受,乐苦等起,与非苦非乐。
    (四)比丘1若精进,以舍正知者,于是此贤智者,悉知一切受。
    (五)彼悉知诸受,于现法中无诸漏,达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由内身破灭后,不再入生身之数。”
  
  注1 四、五两偈参照三经之六节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