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过其在二战中消耗量的一倍多;平均每击毙一名人民武装力量人员要耗费 

数吨弹药。大规模搜剿给人民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和损失,从 1965年底起 

战场态势发生有利于美军的变化。搜剿作战还造成越南南方社会的毁坏和解 

体,后果严重。“自由开火区”使数百万农民离开家园,流入城市或沦为难 

民;数十万未离开的平民死于轰炸;大量村庄被摧毁;近一半的丛林和大片 

农田被喷撒化学药剂,遭到长期、严重的毁坏;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生活依 

靠美援维持。此外,在搜剿作战中发生大量美军屠杀、残害平民的事件。 

     面对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美军,人民武装力量进行了坚韧不屈的抗美战 

争。1965年12月,劳动党中央采纳南方局书记阮志清提出的战略,决定不 

惜重大牺牲不断地采取攻势,用革命战争的升级对抗美国的战争升级,以维 

持战场主动权和军民斗志。根据这一战略,北方的人民军正规部队大量进入 

南方,成为南方抗美战争的主力。人民军通常能预先了解并避开美军的搜剿, 

并按自己的选择主动进攻美军,曾发动师一级的大规模进攻,但往往伤亡较 

大。由于搜剿及其造成的南方社会解体,南方的解放武装力量处境艰难,但 

仍有效地在许多地区向美军发动小规模袭击,抵御美军炮火和轰炸的能力不 

断增强。民族解放阵线的基层政治组织仍较活跃,南越政权仍无法有效控制 

广大农村。 

     人民武装力量的大部队进攻战略未能扭转战场态势,从1967年逐渐实行 

新的战略。新战略要求把遍布南方全境的游击战、重点地区的阵地战和对所 

有中心城市的突击式进攻战三方面的作战结合起来,目的是在基本保存人民 

军主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打击美国的战争意志,力争把战争推进到边打边 

谈的阶段。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指出:抗美救国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战争越 

持久,美国的困难就越大;这些困难将集中表现为美国国内的分裂;美国政 


… Page 81…

府正处在继续升级或就此止步的十字路口。这些判断是新战略的基础。由于 

实行新战略,1967年人民武装力量主要采取小部队突袭的战法,极少采用大 

部队正面攻击,战场态势开始发生变化。 

     对北方,美国实行逐步升级的空中打击战略。这项战略要求由总统根据 

越南的行为确定并不断调整打击的强度,同时向越南展示停炸和继续升级两 

种前景,目的是摧垮越南政府的意志,使其接受符合美国目标的谈判解决办 

法。由于越南不屈地坚持抗战,美国的空中打击不断升级。轰炸最初被限制 

在北纬19度以南;1965年春越过北纬20度并逐渐向北延伸,1966年春达到 

河内、海防地区,轰炸目标以交通线为主;1966年6月底开始轰炸河内、海 

防的油库;1967年春开始轰炸重工业目标;此后,轰炸目标继续增加,包括 

越中边境附近的铁路。轰炸的架次和投弹量也逐步增加,1967年达到全年15 

万架次,投弹近25万吨;最多时一天790架次。轰炸造成北方的近万辆机动 

车和数千个铁路车辆被毁坏,2/3以上的弹药库和油库被摧毁,一半以上的 

发电厂和大中型桥梁被损坏,数万平民被炸死。北方人民显示了抗击美国轰 

炸的巨大勇气,疏散了许多重要物资和设施,维持了基本生活,不断增加了 

对南方战争的支援。到1968年,越南防空部队击落950架美国飞机,俘获上 

千名美国飞行员。逐步升级的空中打击战略未能达到改变越南抗美意志的目 

的。 

     1968年1月底到2月初,人民武装力量发动新春攻势,目的是进一步转 

变战场态势,转变1965年以后根据地减少、政治环境恶化的趋势,打击南越 

政权,在美国总统选举前动摇其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1月初人民军主力在 

南方北端的溪山猛烈攻击美军基地,吸引了近一半驻越美军野战部队。1月 

31日(春节)解放武装力量近10万人同时攻击南方几乎所有城市和美军大 

型基地,袭击了包括西贡美国大使馆在内的重要目标,一度控制了某些重要 

城市,在一些城市进行了激烈的巷战。2月7日攻势结束。这次攻势规模空 

前,美军仓猝应战,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进行密集轰炸,造成大量平民 

伤亡。新春攻势在军事上并不成功,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的损失远远大于 

美军和南越军队;配合攻势的城市起义规模有限;民族解放阵线的许多基层 

组织在攻势中暴露,后来遭到严重破坏。以后几次较大规模攻势也未取得成 

功。但新春攻势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功。美国国内舆论随即发生分裂,反战 

运动迅猛发展,先后有20万青年逃避兵役。新春攻势后,威斯特摩兰要求增 

派20万美军,被约翰逊拒绝,他本人随即被调离。3月31日约翰逊宣布停 

止对北纬20度以北地区的轰炸,并宣布不参加总统竞选。这是美国单方面的 

战略退却,表明美国已失去赢得越南战争的意志,标志着战争降级过程的开 

始。5月13日越南和美国开始在巴黎举行会谈,边打边谈成为以后几年战争 

的重要特点。下半年美国开始把南方地面战斗的主要责任转移给南越政权军 

队。11月1日美国全面停止对北方的轰炸。 

     战争的第三阶段,从1969年1月到1975年4月。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已无法继续下去的战争,尼克松 

谋求美军“体面的”撤离,即力争使南越政权在美军撤离后仍能长期存在。 

为此,美国从1969年起通过推行战争“越南化”的政策使战争逐步降级。这 

项政策要求美国向南越政权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帮助南越军队提高作 

战能力,直至它能够完全取代美军;支持南越政权加强对南方各地的控制; 

美军则随着越南化的进展逐步撤离。从1969年7月起,美军开始分批撤退。 


… Page 82…

为确保实现战争越南化,美国还在巴黎会谈中长期坚持要求越南人民军与美 

军同时撤离南方;并一度把作战行动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 

     自1968年新春攻势以后,美军和南越军队调整部署,加强城市和要害地 

区的防御;在西贡等大城市周围逐个地区地派遣小部队进行扫荡,以肃清解 

放武装力量,扩大安全区域;在农村广泛推行绥靖计划,重点肃清民族解放 

阵线的基层组织,扩大控制区域;在政权和军队系统内部也积极肃清民族解 

放阵线的秘密组织。随着战争越南化政策的推行,南越军队的武器装备有所 

改善,火力和机动作战能力有所增强。由于新春攻势的军事后果,解放武装 

力量一度处境困难,在1969—1970年间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和反绥靖斗争, 

主要根据地得以保存,并积极对南越军队目标发动小规模袭击。1969年7月, 

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同年,临时革命政府 

代表和南越政权代表一同参加越美巴黎会谈。 

     老挝和柬埔寨在越南战争中处于特殊地位。越南北方通往南方的主要交 

通线胡志明小道在老、柬两国境内;解放武装力量在柬境内设有军事集结地; 

老挝爱国阵线长期开展反对亲美右翼政权的武装斗争,柬埔寨在西哈努克领 

导下长期保持中立。美国军方长期要求采取军事手段摧毁胡志明小道和柬境 

内的解放武装力量集结地,约翰逊仅批准轰炸老境内的胡志明小道。尼克松 

则支持军方的主张,认为在老柬境内采取军事行动是推动战争越南化政策和 

巩固南越政权地位所必需。1969年初美空军对柬东部地区进行持续的秘密轰 

炸。1970年3月柬右翼军人发动政变,建立亲美政权。4月30日,近10万 

美军和南越军队进入柬东部地区,企图清除解放武装力量集结地。这一行动 

遭到世界各国、美国国内舆论以及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7月1日入侵军队 

被迫撤离柬境。1971年2月初,数万南越军队在美军策划和支援下进入老挝 

境内,企图通过控制老境内的9号公路切断胡志明小道。越南人民军主力部 

队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