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们来看看(a)、(b)、(c)三种情况。在(a)组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应的产出范围中是下降的;在(b)组中则是水平的;在(c)组中它是上升的。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差别 
    我们已经讨了递增、不变和递减的规模报酬。这些现象同所有投入的成比例变化与相应的产出变化之间的技术关系有关。换句话说,规模报酬仅与厂商内部发生的技术现象有关。把投入组合成更有效率的形式的能力,使产出率增加,就是厂商内部技术现象的一个例证。而在讨论厂商外部可能的变化情况时,则是指譬如要素价格变化的可能性,它属于厂商外部。如果所有厂商都扩张生产,那么,在每个价格和所有价格水平上都需要更多的要素,要素的价格就可能变化。在考虑到这类外部变化时,我们所讨论的就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个厂商在行业扩张时可能对外部规模经济的效果感兴趣,因为这时行业购买的投入数量更大,这就使得厂商的投入价格较低。在另一方面,当行业的生产扩张时,投入的价格上涨,就会发生外部规模不经济。 
    所以,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是有关系的,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后者是前者的技术基础。既然规模经济能够单纯地来自于投入的价格影响,所以,在行业(或厂商)生产规模扩张时,如果厂商必须购买的投入价格上涨,就有可能是规模报酬递增,但没有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递增  这里我们列出了一个厂商为何会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几条原因。 
    1  专业化  随着一个厂商经营规模的扩大,所投入资源的专业化使用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有时,这就被称为对任务或作业的进一步分工。正如亚当·斯密在他的著名的别针制造厂的例子中阐明的那样,从此类分工或专业化程度提高得到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研究时,我们同样发现大企业能够把专业化程度更高的人员集中在一起,大企业具有更好地发掘管理技术的能力。 
    2  维度因素  大规模厂商常常使用较少比例的投入生产单位产出,显然这是由于产出量的加倍并不需要投入量的加倍。例如,让我们来看着石油的储藏成本,它的储藏成本大体上与建造储油罐使用的钢材成本相关。但是,钢材用量的增加小于储油罐体积的增加。 
    3  运输因素  在市场范围扩大时,单位运输成本可能会下降。市场规模扩大xr2倍,r为区域半径,xr2就是圆形区域面积公式。圆心到圆周的运输距离为r。在市场范围扩大4倍时,运输距离只增加2倍。 
    4  生产设备改进  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得益于大型设备的使用。小厂不能使用大型设备,是因为在大规模产出水平上使用大型设备才是有利可图的。 
    规模报酬减少  在厂商这一层次上,我们最终可望观察到规模报酬递减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管理的有效功能是有限的。再者,雇用的工人越多,就需要比例更高的管理人员,这就引起单位产出成本的增加。例如,可能雇用1到10个工人,给他们每人发一把鍬去挖沟,但是,一旦雇用了10个工人,就得再雇用一个监工协调他们的挖掘工作。所以,直至雇用10个工人使用10把鍬时,规模报酬仍是不变的,然后,规模报酬开始减少。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信息和通讯的成本增加的比例更大。 
    在工厂层次上的规模报酬  我们已讨论了为何可在工厂层次上观察到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的一些隐含的原因,这里不进一步展开。我们仅仅指出,在工厂层次上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来源于生产的经济性。一个大的厂家在使用投入资源时专业化程度越高, 
对生产任务的分类越细。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的行业 
    刚才我们讨论了单个的厂商,现在来看看整个行业。在所有厂商都增加产出时,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这就是成本不变的行业。但是,假如平均单位成本曲线上升,这就是成本递增的行业。最后,在行业增加产出时,单位成本曲线下降,那就是成本递减的行业。在图16.3的(a)、(b)、(c)中,长期供给曲线的斜率就表示了这三种可能情况。    
    我们先来分析成本不变这一较普遍的情况。在图(a)中,需求曲线为DD,供给曲线为SS,均衡价格为Pe。市场需求有一个变化,DD移至D’D’。在短期内,供给曲线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至P’e,这给那些已在该行业中的厂商带来了正的经济利润,这些经济利润诱导资本流向该行业。现有的厂商发生扩张,新厂商进入该行业。供给曲线移至S’S’,它与新的需求曲线交于E”点,新的均衡价格仍为Pe。连结不同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B、E”,即可得到长期供给曲线,记为SLSL。它是水平的,斜率为零。长期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的,需求的任何变动最终都会引起供给的等量变化。所以,长期价格保持在Pe点不变。这就是成本不变的行业。 
    在图(b)中,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SLSL表示成本递增的行业。图(c)则表示成本递减的行业。为了检验你对SLSL曲线导出过程的理解程度,请在图(b)和图(c)画出相应的短期市场需求曲线和行业供应曲线。 
规模不经济和规模经济 
    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时,一个行业就不可能是成本不变的。前者会使长期供给曲线如图16。3(c)所示,后者使长期供给曲线如图16。3(b)所示。外部规模不经济外部规模不经济是引起成本上升的因素。对于这种成本上升,单个厂商是无法控制的。最显而易见的外部规模不经济就是行业的生产扩张对资源价格的影响。随着所有厂商的生产同时扩张,就会引起一种或多种投入的价格上涨,这就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增加产出的外部不经济不能由单个厂商来控制,也不会在厂商本身内部发生。制造业密集程度的增加可能会引起外部规模不经济,它是所有工厂一起扩张导致的结果。 
    外部规模经济 
    整个行业的产出增加使得供应商能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这就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这将导致图16.3(c)所示的向下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例如,一两个厂商在一个很小的住宅区内开展业务,他们都需要一台复印机。但他们的需求还不足以购置或租借一台复印机。他们得把原版本送到其他地方去复印。如果许多厂商进入这个区域,那么在附近开一家复印社就是有利可图的。对原先那两家厂商来说,这至少减少了到较远的地方复印材料所花费的时间。另外,复印社可以使用较大的、单位成本较低的复印设备,这样,每次复印的实际货币价格就会下降。这就是厂商外部规模经济的又一例证。这种外部规模经济是厂商无法控制的。 
    自然垄断 
    如果规模经济足够大,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应范围内(由需求曲线决定)向下倾斜,那么,就仅有一家企业能够生存下去。这个幸存者就会把产出扩张到最大,并因而达到平均总成本的最大下降。它可用“廉价出售”的方法来竞争,最终把对手都挤出该行业。图16.4描述了这种自然垄断。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LAC曲线在相应的产出范围内是向下倾斜的。现在假定市场需求曲线是DD,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产出率在MR=LMC处,即产出率为Qm,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要价为Pm。显然,对价格-产出决策的竞争性解决方法不能通行于该产业。竞争性的解决方法要求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P1,这个产业中的厂商(指自然垄断者)销售每一单位产出都将承受一定的损失。其原因在于;当产出率为Qc时,LAC曲线位于DD曲线之上,每单位销售量的损失就是图18。4中C1和P1之间的垂直距离。一些理论家出于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的愿望,建议对在这种自然垄断情况下销售的每单位产出给予相当于C1和P1之间距离的补贴。有了补贴后,就可能使得每个消费者为产品支付的零售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但是,综合来看,产品消费者的总支出不等于被消费商品的真实社会机会成本;他们从全体纳税人那里得到了补贴。    
    多重定价  另一种研究方法也可应用于自然垄断的情况。可以想象,自然垄断者会乐意接受多重定价政策。否则,如果接受固定价格P1,垄断者将承受损失。那些需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