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说机会吧,比如某市场推出一批新潮女装,这对年轻的女性而言自然是购物的好机会,而这种机会与男人何干?与儿童又何干?再比如有一个绝对能挣大钱的机会来了,前提条件是要投资,这对有钱人来讲无非“钱生钱”,容易得很,可是对穷人呢,那就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富人更富了。
  我们再来看机遇——同样也不能胡乱地生套在“人人平等”的概念里。比如前两年国家教委颁布新政策,同年高校招生名额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20%,这对挣扎在录取线边缘的应届高考生当然是难得的机遇,而这种机遇与参加高考以外的人们又何干?如此看来,不论是机会还是机遇,都是有类统性的,我们在机会或机遇面前,应该多一个心眼好好想想,什么样的机会或机遇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不适合自己,当弃则弃,否则你就会迷路。
  如上我和诸位讲了关于多个心眼看机会及机遇的问题。现在把我的话做一下浓缩。
  第一,机会是具有两重性的东西。当机会来临时,它既会带来成功的希望,同时也会带来一路的坎坷,一路的艰辛,一路的风尘,一路的磨难。机会只偏爱能看准它,把握它的有心人,而对那些平常对机会缺乏心理准备或是准备不足的人,机会是不会凭空而至的。
  第二,机会只是成功的催化剂,但并不能主宰你的成功。
  第三,机会不等于机遇。但彼此又相互联系。机遇中潜藏着无数的机会,而成功的机会则会推助机遇的产生。把握一次机会能做成一件事,把握一次难得的机遇则改变人一生的命运。或者是:机会成事,机遇成人!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智慧。然而智慧何来?
  一是用心实践;二是用心思考。二者相辅相成,这就是智慧的源泉。
  常听人说,心眼里外,智慧两重天,命运也各异。此言的意思是,心眼是产生真知灼见的第一门户。打得开打不开这扇门户,始于心眼,同时也决定命运的去路。
  心眼之外,智慧贫乏,如果遇到一件好事,肯定错过;如果遇到一件坏事,必然发生。心眼之内,智慧生成,如果遇到一件好事,肯定抓住;如果遇到一件坏事,必然躲过。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各异,陷阱和机会鱼目混杂。要厘清混珠的鱼目,解开生活的麻花,无疑就得多用个心眼去督导、去发挥、去利用智慧的效能。就像加拿大罗特曼商学院院长罗杰·马汀教授所说,比他人多个心眼的关键,就是“比别人更好还不够,你必须和别人不一样”。无疑,这里所指的“别人”,就是那些居安不思危,创造力低下的没心没肺之徒。
  以下我就分四个小部分,来进一步证明本次的命题:心眼里外,命运各异。


一、没心眼的骂街,有心眼的逛街


  街是用来干什么的?我用句比较形象的话说,街是用于来来往往的人们摩肩擦踵的。然而中国的街却还有一项“特色功能”,即让众人泄愤的。
  记得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他的《闲话中国人》中就把中国人评作“一盘散沙”,为什么是一盘散沙?易中天阐述了很多理由,其中不乏有自私自利、贪小便宜、欺软怕硬、排斥异己、懒惰成性等,更要命的一点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不思进取,对社会却要用心索取。
  请诸位别用“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之类的政治术语界定我的话。你想,现在社会上从大街到小巷是不是处处都存在着不满情绪?其中有多少人对自己不满过?你再看,几乎每个不满者在泄愤时,那张头头是道的嘴都敢妄称自己代表着正义,其实谁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正义,充其量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画皮,一经推敲,里面包藏着的却是五花八门的私心杂念呀!
  但凡私心重者有两大心理特征:一是最好地球只围绕着他一个人转;二是既不思进取又贪得无厌。换句话说,他们打心眼里压根儿就没有正义,只有没完没了地索取。然而事实证明,地球绝不可能只围着一个人转,贪得无厌者也必穷极一生。这个道理虽然明摆着,但私心重者到死都不愿意用平和的心态接受这种事实。因此他们浮躁,他们沉不住气,他们通过发牢骚、讲怪话来冲淡心中的烦闷。结果呢,你越是骂骂咧咧,心情就越糟糕,心情越糟糕,就越骂骂咧咧,如此恶性循环,你要有所作为那才叫怪!
  我不知道是谁给当今社会惯出来的一个怪现象:人人都可以侃国家,侃政府,侃企业,侃高官,不侃则已,一侃就骂声不绝。诸如骂富人的绰绰阔气、骂贪官的品德败坏、骂小姐的为钱卖身、骂直销员的商品欺诈、骂上司的狗仗人势、骂朋友的背信弃义、骂拾荒者不讲卫生、骂乞讨者家中盖洋楼、骂小人的背后捅刀子、骂社会的世风日下,假若都没东西骂了,也能捕风捉影地找些不实之词咬牙切齿地痛骂一番执政党。至于骂的形式,那更是不拘:家里骂,街头骂,私下里骂,公开的辱骂,电话里骂,网络上骂,不爽也骂,爽了也骂,总之,只要不上主流媒体,都算言论自由,不用为被扣“反革命”帽子或戴铁锁镣铁链而惴惴不安,骂得在理不在理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骂,风头出了,气也提了,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了,就能感受到好像地球在围着自己转的快感。但有多少“骂街”者能多个心眼想想看,在这种所谓的意念快感的身后,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呢?
  话说到这儿,我倒要提一提我挺佩服那些在“骂街”者大行其道的大环境里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消极因素所干扰地坚持做自己的事的人。我想无论什么行业,能得天下者,大抵都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但在理念上却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无愧为比众人多了个心眼的实干家,这种心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周边的浮躁风气,众人用于骂街所耽误的时间,都是他赢取机会的空档。这种人,你若不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是找不到他非同凡响之处的。
  我记得2005年有一次和几个同行在一家饭店聚会,由于大家都是朋友,没有上下级之分,说话也就比较自由。不知是谁带了个某某贪官的一个案件,结果聚会一下子就变成了声讨会。
  正当大家热火朝天时,我猛然发现坐在我身边的那位一直少言寡语的吴君“掉到洗手间”里去了,于是我便上洗手间去找他,结果没找着,我就在餐厅里转悠一圈。你说这位仁兄在干什么?在吧台和一个女领班“勾勾搭搭”!
  我迎上去说:“喂,你怎么脱离群众了?”吴君回过头来,很含蓄地说:“大家谈大事,我不掺和,我还是趁此机会踏踏实实地去做些该做的事吧!”接着他举着一张VIP卡在我眼前晃了晃说:“你看,我利用这个机会和那个领班一‘套瓷’,就搞来了饭店的打折金卡。”
  我说:“就你心眼多!”他诡秘地一笑说:“见笑了,我是因为大家谈的话题我插不进嘴,所以只好找个地方散散心。”
  散散心?有这么散心的么?诸位能从吴君的这种散心方式中解读到怎样一番含义呢?
  说实在的,当时我脸是火辣辣的,有点自惭形秽。我不知道平常动辄就容易暴怒,并习惯以骂街来解决问题的人在听到我这位仁兄的“散心”自白后,心里作何感想?脸上是否也有点儿发烫?
  要知道,吴君正是凭着他的沉稳和机智,以及他那处处多留心眼的职业嗅觉,现在可是我们这拨人当中干得最出色的首席律师哟!而我们呢,其中一部分人仍在骂着街。


二、没心眼的信天,有心眼的信自己


  不知为什么?有一种早就被批臭了的宿命论最近在社会上又流行了起来。说的正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论调死灰复燃,并赢得风卷残云般的受众体,这说明什么呢?是科技进步和生活条件提高背后必然出现的产物?还是“天命”真的很灵验?我实在难以说得清。
  现在政策相对比较宽松,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这就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命交由谁来安排大抵都由自己说了算,别人也没有权利强制你信谁不信谁。然而对“天命”的崇拜和信仰却在悄然中被提升到历史最高度,这就有点儿让我匪夷所思了。
  但凡对“天命”矢志不渝者多是始出于对“命好命坏天注定”的诱导,因此每做一件事情不是先问自己行还是不行,而是先问天。天说行就行,不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