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去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到了麦当劳餐厅,那种独特的氛围立刻感染了他。作为推销员,克罗克接触过无数的餐厅,但只有麦当劳,那种独特的快餐风格,立刻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当时,快餐业在美国只是刚刚露头,虽然麦当劳已经创立了25年,但只是当地一个生意兴隆的餐馆,除了它所在的洛杉矶东部,还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克罗克敏锐地意识到,在一个大工业时期,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正是潮流所在,何不利用洛杉矶的现成模式,克隆出遍地的麦当劳呢?他立即找到麦当劳兄弟,提出他的扩张计划。麦当劳兄弟并不很感兴趣,就凭着洛杉矶的这一个店,一年已经能够稳赚10万美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字,他们已经很满足了。经过艰苦的谈判,克罗克才获得条件苛刻的授权,开始在美国各地推销麦当劳连锁店的加盟权。
当年的克罗克已是53岁。他不仅放弃了熟悉的工作,还得自己承担连锁店的作业费和行销费,四处奔波而赚钱又少,以至于结婚39年的老婆也终于离婚而去。
损失惨重,但克罗克仍然没有放弃。
在他的努力下,6年之后,麦当劳在全美国的连锁店达到200多家,克罗克已经看到了一个快餐帝国的前景。他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向一些学校基金与退休基金借了270万美元,把麦当劳这个商标全部买断,他终于成了麦当劳的主人。从此以后,麦当劳的事业蒸蒸日上,仅仅过了10年,美国的麦当劳连锁店就达到700多家,股票也上市,成为股神巴菲特长久持有的赚钱机器。
现在,麦当劳的商标价值是253亿美元,谁也不能否认,当年克罗克借钱买断商标,确实是英明之举。
麦当劳兄弟创立了麦当劳,最后却又失去了麦当劳,他们可以经营好一个店,却没有战略的眼光,看不到未来的趋势,所以经营了25年,一个店还是一个店,直到克罗克的出现,才把麦当劳打造成了一个王国。
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是时务,就是形势,就是趋势,就是对事物现在和未来的准确判断。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它会怎样。看清了它的将来,坚定不移的去做,事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把碗做大
如果把生意场比喻成大粮库,里面有许多路径,门、窗,墙,也有许多粮食。要取出粮来必须熟悉道路,懂得规则,付出努力。然后当你打通所有的关口,站在粮食堆前,有碗的人舀出来的是一碗米,有桶的人取出的是一桶米,有车的人拉出的是一车米,而只有一双手的人则只能得到一捧米。
买碗、买桶、买车对于各种不同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不小的投资,而且有了这些工具不一定能找到米装进去,这种投资实际上带有很大风险。所以大多数人宁肯买米,一点一点屯积起来,最终也能成一个小财主。这种人,在企业中他们会是一个很好的员工,靠双手勤劳致富,但却不是具有发展前途的老板。
另一种人只要有了多余的钱,就不断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建立新的组织机构,把碗换成桶,桶换成车,车换成车皮,以求装到更多的米。当然结果也有两种,一是他的容器确实都装满了,那么他是一个成功的大老板,二是容器装不满,铺了很大的摊子,收获很小的利润,入不敷出,那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空架子,投资也就是失败的投资,最多得到一个悲壮的评语。
要想在生意场上出人头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碗做大。要不要把碗做大,是个战略问题;如何才能把碗做大,则是个战术问题。显然,战略问题任何时候都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快鱼不如慢鱼
突然有一句话很流行了:“现在不是大鱼吃掉小鱼,而是快鱼吃掉慢鱼。”让那些自己觉得发展速度慢了点的老板,想起来就寝食不安。
其实上帝是公平的,他从来不会把所有的宠爱集于一身。大鱼有大鱼的生存方式,小鱼有小鱼的生存空间,快鱼要活,慢鱼也要活,谁能够活到最后,还说不定呢。
自然界里,行动缓慢的动物,往往寿命更长,从科学的观点看,是因为消耗少,代谢慢,节省了能量。如果能量是有限的,慢慢用当然比快快用更长久。
人们恐惧“慢”,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快”的时代,信息技术就像一个巨大的加速器,使社会生活的每个齿轮都发疯一样地高速运转。据权威部门统计,近30年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科学数据量已经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总和。在这样一个时代,发现的速度,发展的速度,发财的速度,都是惊人的。
由不得人停下脚步,仿佛一停下,就会被时代的快车远远抛在脑后。这样的时代,你想不浮躁都难。
但是我们却很少去想,如果没有过去5000年文明的积淀,最近30年的飞速发展从何而来。没有能量的积蓄,就没有凶猛的爆发,一味只求速度,难免后劲不足。
过快的发展,本身就潜伏着危机。
开车的人都知道,车开快了危险,但当路况不错时,眼见得一辆又一辆比自己还孬的车超到前面,大多数人都会心痒,脚下一踩,油门就不知不觉加上去了,越跑越轻松,越跑越飘然,等到出现意外,想处理也来不及了。
办企业的人,在艰难困苦的创业时期,往往并不会出大的问题,反而是发展壮大以后,经不起身边那些超常规发展的榜样的诱惑,头脑一热,就放弃了稳健的经营,去和开飞车的人较劲。殊不知速度可以产生极大的杀伤力,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再坚固的庞然大物也是脆弱的,任何一点小小的意外,都可能导致其重创甚至毁灭。
世界上每天都有企业倒闭,其中不乏举世瞩目的超级巨星。有些司机总爱夸耀从未出过事,那是因为出了事的人已经永远闭嘴。有些事,不出也就罢了,一旦出了,只需一次,就让你彻底下课。
有关资料证明,1970年全球500强,12年后的1982年就消失了三分之一。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是因为企业家的决策失误造成。
决策为什么失误?往往和浮躁有关。
人生犹如马拉松,做企业也是如此,浮躁的心态,盲目的速度,只不过是一时痛快,对长远的发展并不一定好。很多时候,挺住就是胜利,人到底能够跑多远,不在于你速度多快,只要你一直不停地跑。
做大不如做好
人都想把事情做大,这是一种本能。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历史的进步,这已经是定论。最近有联合国官员说,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很大程度上要归罪于家庭的小型化。想想也是,过去一家几代住在一个屋檐下,煮饭只需要一口锅。现在分成了好几家,凭空就多增了几个屋顶几口锅,更不用说屋子和屋子之间的道路、光缆、电线,总之,因为家庭增多,地球的负担必然地加大了。
有人说,巨型公司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动态创新的发动机。没错,大企业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无论对老板本人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件好事。
但毕竟小家庭还是成了现代社会的主流,家大业大,虽然风光,年轻人还是要分开过,为什么?因为它更灵活自由,更加个性化。
很多时候,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并不完全成正比。
有经验的人说,炒股要炒盘子小的股,外行人未必知道其中的道理,而经商办企业,很多人栽在贪大求洋上,例子却不胜枚举。
规模的无限扩大,很容易引起组织成本升高,内耗增加,管理效率降低,反而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一只麻雀只需要几颗米就能维持生存,要喂饱一只老虎却必须准备一头牛。大企业的开支很难控制,成本增大就等于利润减少。麻雀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大象转身就比较难。大企业一旦盈利困难,财务的窟窿就很难填满,垮起来就像雪崩,撑都撑不住。
人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以为曾经成功地经营一家小公司,就可以在经营另一家大公司时获得同样的成功。但事实是,你也许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超过峰顶就该下坡了。
把企业做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当你扩大企业规模或涉足新的领域时,必然面临新的学习和新的适应,这个阶段,既充满希望,又充满危机。
所以,如果不是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