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装修方对这些花花草草并不看好,在将信将疑中开始施工。后来见到他每天端出去几盆花,回来就大把大把地数钞票,禁不住诧异地问道:“你那点儿苗苗还那么值钱?”冯光贵答道:“嘿,别小看我这些宝贝,装修款我全指望着它呢!”
正文 第39节:利用自己的爱好赚钱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8 本章字数:2230
兰花果然没有让冯光贵失望,两万多元的装修款也很快凑足了。
兰花不仅帮助冯光贵重新踏上就业之路,而且还帮助他和家人搬进了新家,开始了焕然一新的生活。
2000年,冯光贵一家人搬进了新房。房子比过去的老屋多了好几十平方米,明亮宽敞。不过,一下子住到半空中,离开了地面,冯光贵的养兰事业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
放弃吧,多年的辛勤劳动和客户网络付诸东流实在可惜,再说还得重新寻找活路;继续养花吧,单元房里场地条件实在是个问题。
左思右想之后,冯光贵决定:因地制宜,哪怕悬在半空中也要继续养兰。他仔细环顾了一下房间,发现卧室、客厅和卫生间外的4个窗台还可以利用。于是,他把这些窗台全部安装上金属防护栏。
为了安全起见,提高防护栏的承重力,他还特别在接口处增添了一些螺丝钉和铁丝。然后,冯光贵又在防护栏下面铺上薄薄的一层不锈钢板,总面积达7平方米的“窗台花园”就这样建成了。跟冯光贵一样,一盆盆兰花也在高楼上找到了“新居”。
策划家指点迷津
利用自己的爱好赚钱
冯光贵的成功之路与利用广告风筝发财的吴大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自己的爱好上无意中走上了致富之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爱好,很多人为爱好痴狂。有些人爱足球,他们可以为了追球搞得妻离子散;有些人爱收藏,他们可以为自己心爱的藏品搞得倾家荡产……太多太多的人为追求爱好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事无成,成了人们眼中不折不扣的败家子!而冯光贵和吴大龙的精明在于,他们巧妙地将爱好转化成一种致富的手段,边玩边轻松赚钱,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好日子。希望冯光贵和吴大龙的成功之路能给有着各种爱好的下岗朋友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关链接
城里下岗,农村上岗
家住厦门特区,却跑到漳州乡下,在山间田头挖个池塘养鱼养鸭,或栽片果园养鸡养牛,然后将这些土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厦门,甚至于斥下巨资,建设生态村。如今,在享有厦门特区“后花园”称誉的长泰,这种特殊的“农夫”还真不少。
在距长泰县城4公里的兴泰开发区积山村,厦门下岗工人阮先生在这里就干得挺欢。1996年,阮先生同3位下岗伙伴来此租赁了一片面积近百亩的老果园,投入资金进行改造,一口气栽下1000多棵荔枝、龙眼等果树,盖起一座2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建起两个300多立方米的储水池,在此扎下了根。后来,他获知乡下饲养的“土鸡”在厦门很好销,又投资盖了两座大鸡舍,养了6000多只河田鸡、三黄鸡。这些“土鸡”一投放厦门市场就被抢购一空。
到漳州养牛、养鸡、养鱼、种果、种茶,将漳州的农业优势与厦门的资金、技术、营销优势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厦门人说,到漳州当“农夫”,既可享受田园生活乐趣,又能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
厦门泛华集团有限公司看中了长泰天成山脚下的1000多亩山地,准备投资2.4亿元,建设生态世纪村,项目包括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生态农业等。公司负责人对这一决策踌躇满志:“从这里开车到厦门国贸只需40分钟,而从前埔到轮渡也需要40分钟。在这里,我们可以为每幢别墅配套上百平方米的果园、庭院,房价却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下。”
漳州市政府一位官员说,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可以说明到底有多少厦门企业外移至漳州,多少厦门人到漳州创业,但可以肯定地说,漳州是厦门经济结构调整时最好的产业转移腹地。漳州与厦门相距不过数十公里,却有着厦门稀缺的广阔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漳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益完善。据悉,不仅仅是在农业领域,就连工业领域,厦门部分产业的生产基地也已经出现向漳州转移的迹象。今年5月,厦门灿坤集团与漳州正式签约,创办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美元在漳州建设可容纳2万劳力的生产基地就是一例。
第五章在第三百六十一行当状元
——创业人员怎样找寻市场空白点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新的行业随着新的市场需求的产生而不断涌现。于是,幸运就降临到了那些先知先觉的捷足先登者的头上。
或许你有门路有关系搞些便宜货,可以当一次小商贩;或许你有一技之长,可以换点零用钱……这种种选择都是一些现成的职业,但是还有一些下岗工人在就业时,偏偏要有所创造。他们认真观察生活,发现和寻找人们的潜在需要和潜在市场,然后大胆开拓,闯出一个新行当,干起了“第三百六十一行”。
“小保姆”的竞争者
家住东城一个大杂院里的一对老夫妇都已年近古稀,几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别的都不愁,就是少一个帮着干家务活的。家里地方小,虽说能请得起个小保姆,但却没地方住。另外,老两口还对小保姆有点不放心:一个外人弄到家里可怎么过?他们就想请人每天来帮着那么几个小时,打打水、扫扫地、洗洗衣服……
胡同院子里住着一对小夫妇带着一个孩子。丈夫是个大公司的公务员,隔三差五地要出差,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的。家里剩下这母子俩,有些家务活就有点忙不过来。平时还好说,孩子上幼儿园,可星期天孩子一回来,家里就要乱了:看孩子都看不过来,怎么能再忙别的家务。这家人就想在星期天雇个人来几小时给她搭把手。
正文 第40节:人家是按钟点雇你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8 本章字数:2133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家务渐渐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再加上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需要找个帮手的人家实在太多了。
于是一些人就在这上面想出了新点子:入户计时服务、定时上门做家务,每小时收费一元。参加这种服务的有许多下岗工人。
英子是一家鞋厂的下岗工人,在家闲着没事,于是她就加入了服务队,每天抽几个小时到几家邻居家去给人家帮忙。
做小时工可比当小保姆累多了。人家是按钟点雇你,你去了就不能在那儿闲着。有的人家的活是固定的,比方说做顿饭了、洗洗衣服了。而有些人家只是让你做家务,是有什么活干什么活。英子手脚麻利,往往三下五除二就给人家干完了给她指定的活,看一看表为时尚早,有的邻居就叫她歇歇,吃点东西。可英子却不好意思歇,满屋找活干,擦门窗,拖地板,扫阳台,就连楼道门也给擦得干干净净。人家给她准备的吃喝,她除了喝点水,别的都一概不动。“人家请我来干一个点的活,不是让我来当客人的。也没谁家是什么大款,出钱雇个人也不容易,咱哪能偷懒呢?”话说得实实在在。
英子的主顾对她十分满意:“我和老头离休在家,子女住得又远,家里许多活实在干不了。请个小保姆吧,要管吃管住,相处时间多了难免可能有矛盾,那可成了花钱买气受了。前一阵子找了个小保姆,一到家就嫌这不好那不好,活没干多少,摆的谱倒不少。简直不知是来干活的,还是来当大小姐的。英子这孩子可真不错,每天来两三个钟头,不但把眼前的活都干完了,还到处找,有些地方自打我们搬来都没收拾过,这丫头都帮忙着给打扫了。我觉得居委会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给英子这样的勤快人找了个活,也替我们帮了个大忙。下岗工人再就业也不一定要到大街上去摆摊,或者非要去干那什么麦当劳,身边打工的机会多着呢。”
“我干这行赚点钱是一方面,另外也是为邻居帮点忙,有些家里没个帮手还真不行。干这些活虽然累点,但那些主顾对我那么客气,那么感激,心里一高兴,累点也就没什么了。另外咱们多干几家,每月能挣出几百块的收入,手头也就能宽裕些,花钱可方便多了。”
“其实我干这行背后说三道四的人也不少,什么做‘老妈子’了,‘侍候人’了说个不停。这些人就是喜欢说这说那的,你在家里闲着吧他说你懒,说你日子穷酸;你找点